• 国际劳工组织 978752019548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劳工组织 9787520195485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63.03 4.9折 12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西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95485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31437188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莫纪宏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际法研究所原所长。
《国际劳工组织》一书系统介绍国际劳工组织成立的国际法依据及其主要职能、组织机构及其议事规则,论述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国际劳工公约的制定程序、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报告与监督机制,探讨国际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同时本书还概述国际劳工组织进入第二个百年面临的挑战及其提出的应对倡议。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参与国际劳动治理和国际劳工规则制定过程中体现中国主张,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方面。就此而言,该书的出版将产生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首先,在国际体系变革中,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劳动治理领域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然涉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劳动治理体系,并在促进生产性就业、扩大基本社会保护、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减少不平等和实现体面劳动、减贫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发挥更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国际劳工组织法,可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劳动领域的治理能力。其次,剖析国际劳工组织的议事规则,介绍该领域的发展和相关实践,为我国参与国际劳工规则的制定,并在此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体现中国主张,提供法理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动员、影响和利用国际劳工组织机制的能力,有效借助该国际机制建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进而对全球劳动治理体制的发展走向和形成产生影响,可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制度建构领域的影响力。后,该书从国际组织法的视角,对国际劳工组织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内学界深化此领域研究提供大量可资参考的国际劳动法资源、理论观点和相关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为相关部门决策......



 
 
 
 

商品简介

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的专门机构。其组织机构主要为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目前有187个成员国。其宗旨在于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本书系统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与概况、行动领域、多边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西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工标准、社会保障法、妇女社会权利和卫生法。TheProtectionofWomen'sSocialRightsfromthePerspecofChineseandInternationalLaw(2016)第一主编、《妇女社会权利的保护:国际法与国内法视角》(2013,中英文)第一主编、《法治新视界:比较法的分析》(2011)副主编、《少数人的权利》(2010,中英文)主编之一、英国内维尔·哈里斯著《社会保障法》(2006)第一译者、《社会保险改革与法制论文集》(2005)副主编。在《环球法律评论》、《法学》、《法学杂志》、《人权》、《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劳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妇女社会权利的保护:国际法与国内法视角》(2013)、《法治新视界:比较法的分析》(2011)、《少数人的权利》(2010)、《亚洲法沦坛》(2006)、《死刑案件的辩护》(2006)、《社会保险改革与法制论文集》(2005)、《21世纪与法制》(2004)等期刊和文集中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翻译文章。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国际劳工组织成立的国际法依据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制定及其修订历史
  第二节  《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性质与主要的内容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特点
  第四节  《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解释
  第五节  《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下成员国的义务
第二章  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及其法律地位
  第二节  加入、退出和重新加入国际劳工组织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职能
  第四节  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
  第五节  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
  第六节  国际劳工组织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三章  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
  第一节  国际劳工大会
  第二节  理事会与国际劳工局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四章  国际劳工标准
  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简介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及其分类
  第三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特征
  第四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
第五章  国际劳工标准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国际劳工公约
  第二节  建议书
  第三节  对设立国际劳工标准形式的思考
第六章  国际劳工公约的制定程序
  第一节  国际劳工公约的制定
  第二节  国际劳工公约的修订
  第三节  与国际劳工公约制定相关的问题
第七章  成员国提交报告制度
  第一节  已批准公约的报告制度
  第二节  未批准公约和建议书的报告制度
  第三节  对未能履行报告义务问题的解决
第八章  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
  第一节  常规监督机制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特别监督程序
  第三节  国际法院
  第四节  国际劳工组织监督机制的特征
第九章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措施》
  第一节  1998年《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1998年《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后续措施”
  第三节  1998年《宣言》的性质及其意义
  第四节  关于1998年《宣言》的思考
第十章  国际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
  第一节  《章程》关于国际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关系的规定
  第二节  在联合国系统内从社会视角审查国际经济政策的努力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第四节  加强国际机构之间的协调

内容摘要
 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的专门机构。其组织机构主要为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目前有187个成员国。其宗旨在于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
;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本书系统
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与概况、行动领域、多边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