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2023版) 978722013456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2023版) 978722013456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2.53 5.7折 39.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责编:石云//冯珺|校注:刘开扬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134562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1887306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开扬(1919-2014),四川成都人,文学作家,原名庸愚,曾用笔名庸禺、江夏等。历任北京《学习》杂志社通联部主任,人民出版社编辑,四川财经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教授,四川省作协第二届理事,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古典文史研究,先后出版了《杜甫》《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唐诗通论》《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唐诗的风采》《柿叶楼文集》等著作。

目录
目录

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和词
蜀道难 李白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上三峡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送友人入蜀 李白
剑门 杜甫
蜀相 杜甫
水槛遣心二首(选一首)杜甫
赠花卿 杜甫
野望 杜甫
狂夫 杜甫
客至 杜甫
登楼 杜甫
绝句四首(选一首)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
秋兴八首 杜甫
登高 杜甫
白帝城最高楼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 杜甫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岺参
幸蜀西至剑门 唐玄宗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成都曲 张籍
松滋渡望峡中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 白居易
马嵬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 李商隐
筹笔驿 李商隐
筹笔驿 罗隐
魏城逢故人 罗隐
巫山高 李贺
锦城曲 温庭筠
菩萨蛮五首 韦庄
荷叶杯二首 韦庄
洞仙歌 并序 苏轼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成都书事 陆游
归次汉中境上 陆游
楼上醉书 陆游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渔家傲 寄仲高 陆游
诉衷情 陆游
谢池春 陆游

明朝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
长江万里图 杨基
读贾谊王粲传 李延兴
宿金沙江 杨慎
三岔驿 杨慎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 杨慎
送余学官归罗江 杨慎
春兴二首 杨慎
武侯庙 杨慎
寄外 黄峨
从军行寄赠杨用修 皇甫汸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李攀龙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 谢榛
巴女词 谢遴
朝天峡 费密
汉昭烈 吴骐
邺中 陈恭尹
蜀中 陈恭尹
题明妃出塞图 黄幼藻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亲自圈选的唐宋明朝诗人歌咏四川的诗词,共计65首。诗词依唐、宋、明朝顺序编录,包括诗词原文、作者简介、题解、注释等部分。这些诗词,或描绘巴山蜀水,展现风土人情,或怀古咏志,送别思乡,内容丰富多彩,注解简明易懂,将唐宋明不同时代四川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人物风貌和地理环境悉数展现,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华诗词“四川篇章”,在思想、内容、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我们再版了这本诗词集,也希望读者能从中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品味巴蜀诗韵,感受经典之美。

精彩内容
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幼年随父亲迁到四川彰明县清廉乡(今名青莲镇,属江油市),在县西的大小匡山读过书(大匡山又叫戴天山)。后来到了成都。开元十三年(725年),东游襄汉(今湖北)、金陵(今南京)、扬州等地。又北游太原、东鲁(今山东),南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天宝元、二年(742、743年)间到长安,以所作《蜀道难》等诗呈老诗人贺知章(时为秘书监),贺读后很是赞赏,称他为“谪仙”。玄宗召见命他作乐章,很重他的诗才。因为得罪于宦官高力士和杨贵妃,二人进谗言于玄宗,赐金放还。他便再游东鲁、广陵(即扬州)、宣城。至德元年(756年),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起兵失败,李白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东),至巫山遇赦得还。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病故于当涂。唐文宗以李白诗歌、裴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今存诗歌1044首(有些诗系他人诗误入),其中有不少关于四川的诗。
题解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名,写蜀道铜梁、玉垒之险,说蜀地不可久留,梁简文帝、刘孝威都曾作过。李白这首《蜀道难》也是拟作,描写由长安到四川道路的难行,劝人不要久居四川,也有反对藩镇割据的意思。作于天宝元、二年间。
注释〔噫吁嚱〕噫音衣,嚱音希,蜀人见物惊异即说“噫吁嚱”,李白用这方言。
〔蚕丛及鱼凫〕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这里用蚕丛、鱼凫称蜀国最古的君王。
〔茫然〕其时不晓文字,渺茫难知其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来,此来。从这时到如今。据《蜀王本纪》: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这里说的四万八千岁,通计蚕丛到唐朝,极言年代久远。
〔秦塞〕秦四塞之国,秦地在今陕西省。
〔西当太白有鸟道〕太白山在陕西郿县(今改名眉县)东南五十里。当唐朝都城长安(今西安市)之西。鸟道,说高山相连,略低缺处只有飞鸟经过,人迹不能到。
〔峨眉〕西南名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
〔地崩山摧壮士死二句〕传说秦惠王嫁五个美女给蜀王,蜀王派遣五个力士去迎亲,回到梓潼时,见一条大蛇入洞,一人拉住蛇尾,五人相助,大呼外拽。山崩,五个力士和五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然后才修起梯栈,互相勾连。天梯,指高峻的石磴;石栈,山崖间架木为阁道。
〔六龙回日之高标〕传说日乘车,六龙驾着,羲和为御(驾车人)。高标,峰巅。这句说日车来到山巅也只好折回,形容山高。
〔冲波逆折之回川〕河流旋转,水势很急。
〔黄鹤〕也叫黄鹄,大鸟,一举千里,传说为仙人所乘。
〔猿猱欲度愁攀援〕猱,也名狨,猿类。体矮小,被黄色丝状软毛,尾长,俗称金线狨。度,越过。攀援,牵引上升。
〔青泥何盘盘二句〕青泥岭,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为入蜀要道。盘盘,曲折。百步九折,形容道路迂回难行。萦,旋绕。峦,山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参,音森。参、井,二星宿名。参是蜀的分野,井是秦的分野。这句形容山高,在上面可以摸着参宿,挨着井宿。胁息,屏住气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抚膺,抚胸。叹,叹息,音滩。
〔西游〕蜀在秦的西南,所以叫西游。
〔畏途巉岩〕畏途,可畏惧的险阻的道途。巉岩,高峻的山岩。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见,只见,说别无所有。悲鸟,当指鸿雁之类。用古木衬出人迹稀少。
〔子规啼夜月〕传说蜀王杜宇称帝,号为望帝,更名蒲卑。其相开明,治水有功,便委以政事,后杜宇禅位隐于西山,化为杜鹃鸟,也叫子规,到春二月啼鸣,臣民思念他,闻声常常感到悲恻。按子规鸟春夏昼夜啼鸣,声似“不如归去”,很哀切。
〔连峰去天不盈尺〕连绵的山峰距天不满一尺,极言其高,与上面的“扪参历井”意同。上面写行人,这里写山岩。
〔飞湍瀑流争喧豗〕湍,急流。瀑,悬流,瀑布。湍音团,瀑音仆。喧豗,哄闹声。豗音灰。
〔砯崖转石万壑雷〕砯,水击岩石声,音烹。壑,坑谷,音活。万壑雷,形容声音很大。
〔胡为〕何为,为什么。
〔剑阁峥嵘而崔嵬〕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栈道三十里,凿石架空为飞阁以通行,名为剑阁。据《华阳国志》说始于诸葛亮相蜀时。峥嵘,山高峻的样子。崔嵬,山石高而不平。嵬音煨。
〔一夫当关四句〕晋朝张载的《剑阁铭》说:“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李白用其语而加以变化。匪亲,不是亲近的人,不是拥护朝廷的人。狼与豺,指割据谋叛的人。
〔朝避猛虎四句〕魏晋乐府常用“猛虎”等形容道路难行和政治昏暗,李白写这四句也在于说蜀道难行,对藩镇跋扈表现很大的忧心。
〔锦城虽云乐〕故锦官城在蜀郡夷里桥南岸道西,因泛称成都为“锦城”。这是蜀中的首善之区。云,说。
〔侧身西望长咨嗟〕侧,不正,有反侧,忧不自安的意思。咨嗟,忧叹声。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题解这首绝句所以称歌,是因为绝句也从乐府民歌中来。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第二年李白就出夔门到江陵去了。这首诗是借峨眉山月写离别怀人。
注释〔平羌江〕即青衣江,自宝兴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合流入岷江。本诗所指当在乐山西北、峨眉东一段。
〔夜发清溪向三峡〕清溪,应在平羌江边,过去说是犍为清溪驿,或说在纳溪西,都不可靠。三峡,指明月峡、巫山峡、广溪峡(即瞿塘峡)。一说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渝州〕今重庆市,为唐朝渝州治所。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题解蜀僧名晏。中京指长安,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改西京长安为中京。这诗大约是李白因永王璘事流放夜郎遇赦归至江夏时作,即乾元二年(759年),时李白为59岁。这是一首送别诗歌,表现出诗人遭流放后的失意心情。
注释〔巴东〕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分夔州秭归、巴东二县置归州,后为巴东郡。
〔三峡〕见前首注。
〔西看明月忆峨眉〕三峡在川东,对峨眉山月说“西看”。看音刊,读平声。
〔沧海〕沧通苍,海青色,所以叫沧海。
〔黄鹤楼前月华白〕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西,传说费祎登仙,常乘黄鹤在这里憩息。月华,月光〔长安陌〕长安的市街。陌音墨。
〔长安大道横九天〕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街14条,南北街11条,朱雀门大街纵贯南北,约有140米宽。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九天,本谓九方之天,这里指京城或宫禁。
〔秦川〕从大散关(周朝散国之关隘,在今宝鸡市南)以北到岐雍(今陕西境内),夹渭水南北岸,沃野千里,叫作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据《法苑珠林》:“龟兹王造金狮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令鸠摩罗什升座说法。”因狮子兽中无畏,能伏一切,佛于外道一切也能降伏,故称人中狮子。凡佛所坐不论床地都叫狮子座。乘,升。
〔白玉麈尾谈重玄〕麈,音主,即驼鹿,又叫四不像。麈尾作拂尘之用。白玉用作柄。重玄,即《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佛家常借用道家之说来张大自己的教义。
〔我似浮云滞吴越〕浮云飘忽不定,李白流放前长期在吴越(今江苏、浙江),这时在江夏也这样说。
〔君逢圣主游丹阙〕“君”称僧晏。“圣主”这里指唐肃宗。皇帝的阶上地用丹漆,称为丹墀;宫阙也称丹阙。
〔帝都〕指长安。
〔还弄峨眉月〕还对峨眉山月游赏。
上三峡李白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题解李白于乾元元年(758年)被流放,乾元二759年)二月到巫山,遇赦得释,这首诗是二月前所作,表现诗人的忧郁感情。由湖北入三峡是上水,古代用木船,行驶艰难。
注释〔巫山夹青天〕巫山山高,有十二峰,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所以说“夹青天”。
〔巴水流若兹〕巴水,这里说的是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之水流经三峡。一说因为水流曲折如巴字,所以叫巴水。若兹,如此,说水流也险急。
〔三朝上黄牛二句〕黄牛,山名,在湖北宜昌西北八十里,也称黄牛峡。江水流经黄牛山下,有滩名黄牛滩,南岸山岭重叠,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此崖既高,加以江湍迂回,行船虽两宿后仍见,所以古代行旅的人歌道:“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鬓成丝〕耳边的发叫鬓。丝,白色。说道路难行,使人忧心鬓发变白。鬓,音摈。
剑门杜甫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川岳储精英,天府兴宝藏。)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父杜审言,是著名的诗人,长于律诗,杜甫受到他的影响。开元十九年(731年),杜甫20岁时远游吴越(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又到过蒲州猗氏县(郇瑕,在今山西临猗南),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访问著名的古迹。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到长安应试未中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又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回到洛阳,在偃师西北首阳山下筑陆浑庄土室。天宝三载(744年),李白从长安到洛阳,和杜甫会了面,从此两人成为好友,在诗歌创作上互相学习和帮助。他们去到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另一个著名的诗人高适相遇。三大诗人同游单父的古迹琴台,又到大梁城(今河南开封)的吹台上去,之后还同游齐郡(今山东济南)的大明湖、鹊山湖。杜甫不久再到长安。天宝六载(747年)应试仍未中第。直到天宝十载(751年),向玄宗献《三大礼赋》。天宝十四载(755年),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禄山反叛,攻陷长安后,至德元载(756年)杜甫把家人送到鄜州(今陕西富县),他自己准备到肃宗即位的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去,但是被敌军俘虏,并送回长安。次年夏天,他逃到肃宗进驻的凤翔(今陕西凤翔),任为左拾遗。因为宰相房琯被罢职,杜甫上疏营救,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也被贬黜,到华州任司功参军。第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年底到成都,寓居西郊浣花溪草堂。此后与诗人高适(先后任彭、蜀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时有往来和作诗唱酬。宝应元年(762年),杜甫到梓州、阆州、汉州(今四川三台、阆中、广汉)。广德二年(764年),剑南节度使严武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年)辞去。不久严武病死,杜甫去到云安(今重庆云阳),大历元年(766年)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大历三年(768年)春到荆州(今湖北江陵),以后再到公安(今湖北公安)、岳州(今湖南岳阳)、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因乱事而辗转于衡、潭二州和耒阳(今湖南耒阳)等地。最后于大历五年(770年)冬天病死于洞庭湖东岸的北归船中,年59岁。他的诗歌今存1400多首,超过前于他的我国所有的诗人。他的诗能兼备众体,深刻反映现实,政治性很强,艺术价值也很高。他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自来合称为“李杜”。
题解剑门,又叫剑门山,在四川剑阁县北,即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对如门。晋朝张载《剑阁铭》说:“惟蜀之门,作固作镇(说险可为固,大可为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杜甫这首《剑门》是五言古诗,比《剑阁铭》雄肆,寓意也较深厚。作于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由秦州到成都途中经过剑门的时候。
注释〔惟天有设险二句〕《易·坎》说天之为险高远,不可升上;地险为山川丘陵,王公也设险守国。北魏邢峦说“剑阁天险,古来所称”。杜甫兼用二说,以天设剑阁之险,来夸张地表现其地的壮观。
〔连山抱西南二句〕实写剑门形胜。王洙说是“剑门山石,北向如拜伏状”,王嗣奭说是“亦见地形内属,彼并吞割据者,皆违天矣”。本来是不错的。浦起龙却说二句是“曲为彼护”,“显与我敌”,为篇末“欲铲叠嶂”之根,不恰当。
〔崇墉倚〕墉,城垣。高墙也叫墉。倚,依靠。形容山崖壁立。
〔刻画城郭状〕刻画,自然如雕刻。城郭状,山势长亘像城郭。
〔一夫怒临关二句〕张载《剑阁铭》说:“一人荷戟,万夫趑趄。”李白《蜀道难》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杜甫这里增加一个“怒”字,改“万夫”为“百万”,更显得有力。傍,接近,音谤,读去声。
〔川岳储精英二句〕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是见旧人手卷有此二句,浦起龙《读杜心解》也说“杜诗多四名转意,此段独缺两句,且得此一提,文气愈畅,仇氏非伪撰也,脱简无疑”。川岳,河山。精英,精华。天府,形胜富庶的区域,这里指四川。兴,盛。宝藏,宝贵的储藏。
〔珠玉走中原〕走,运至。中原,指朝廷所在的地方。这句即下面说的“职贡”。
〔岷峨气凄怆〕岷峨,岷山和峨眉山。气凄怆,山色悲愁。怆,读去声,音创。
〔三皇五帝前二句〕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神舜。鸡犬相放,不分彼此。那时是原始社会。
〔后王尚柔远〕后王,指夏、商、周的君王。柔远,安定远方。
〔职贡道已丧〕职贡,设置职位和贡献,承上征珠玉说。道,指上古淳朴之道。丧,失去。
〔英雄人〕指下面说的“并吞与割据”的人物。
〔见霸王〕并吞者王,割据者霸。王音旺,读去声。
〔吾将罪真宰〕吾,我。罪,罪责。真宰,指上天。
〔铲叠嶂〕铲去剑门重山,这是泛指,与上“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专写形胜不同。
〔恐此复偶然〕恐又偶然而有这样凭险割据的事,言下应该宽其职贡,停止征敛。
〔临风默惆怅〕登山对风而暗中忧虑。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题解蜀汉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四川和云南、贵州三省人民尤其怀念他。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年)春天在成都访问武侯祠(诸葛亮封武乡侯)时作这诗,表达他对诸葛亮的怀念。
注释〔锦官城外柏森森〕参前李白《蜀道难》诗“锦城”注。锦官城在今成都城南,武侯祠在今城西南约二里。森森,树木茂盛的样子。
〔黄鹂〕黄莺。
〔三顾频烦天下计〕诸葛亮隐于隆中山(今湖北襄阳西),刘备曾经三次相访,故称“三顾”。频烦,连续。“天下计”是说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开济,先主刘备开基,后主刘禅济美。老臣指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曾屡次出师伐魏,在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秋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境内),未获最后全胜。师,军队。捷,胜利。
〔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这里指后世的爱国志士。长使,永久使得。泪满襟,泪满衣襟,形容悲泪涌流。
水槛遣心二首(选一首)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题解轩窗下长木为栏,用板为槛。水槛,水亭的栏槛。在工部祠的西南。遣心一作遣兴,是遣怀的意思。这首五律通篇的句子两两相对偶,但写得并不板滞,用语很自然。这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
注释〔去郭轩楹敞〕轩楹,窗柱。这句说离开城郭很远,水槛窗柱很开敞。
〔眺望赊〕展望旷远。赊,音奢,读如沙。
〔幽树晚多花〕幽僻之地树花迟开而多。
〔细雨鱼儿出二句〕大雨则鱼伏而不出,细雨则出;燕体轻弱,受微风而尾斜。这两句写得很精细,是有名的诗句。
〔城中十万户二句〕据《新唐书·地理志》:成都府共十县,凡十六万九百五十户。这里的“城中十万户”专指成都城中说的,但略有夸张。“此地两三家”指水槛所见,应上“无村”说的。杜甫的邻居,据他的诗中所写有南邻朱山人、斛斯融,北邻县令王某以及黄四娘等。《江村》说:“清江一曲抱村流。”《为农》说:“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又有《到村》《村雨》等诗,那是指草堂一带较广的范围说的。
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题解平辈相呼称卿。花卿即西川牙将花敬定,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叛乱后,恃功骄暴。杜甫另有《戏作花卿歌》,赞颂中有规讽的意思。这诗也是写他喜爱声乐的豪奢生活。也作于上元二年(761年)。
注释〔丝管〕也称丝竹或管弦,指乐器。
〔此曲只应天上有〕此曲,总上所写说。天上,指朝廷。应,读平声。
〔人间〕人世间,指朝廷之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