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研究 978752039899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研究 978752039899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7.34 5.9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河成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8992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505642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河成(1979.12-),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近期关注的研究课题是“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研究,并将此原理性议题推演为“中国审美公共性的现代起源”研究。2011-2013年参与完成教育部青年项目一项,2014-2019年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各一项,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参与、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参与完成)、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主持在研)、陕西省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主持在研)各一项。在《文艺理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集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目录
导论:审美共通感的公共性问题与政治美学话语——现状审视、选题意义、研究的脉络
  第一节  程序宪政学与公共世界的反思
  第二节  从统合到公共:审美公共性问题的问题性和议题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节  秩序的心性至求:间性与感通研究的基本脉络
  第四节  间性与审美感通议题的延展:现代中国审美公共的感性生成、主体建构与社会逻辑
第一章  通感的“看”与“听”——从感通的身体观谈起
  第一节  比喻的醒世与通感的醉态:以《荷塘月色》为案例的阐释
  第二节  看的原罪与听的拯救:中西文化的互动
  第三节  “醉”之为“常”的本原初探
  第四节  通感补录二则——由“感应”而思
第二章  符码:想象的公共表象——维科论想象与共同意识、阿伦特论想象与公共交往论心性——秩序的融合是如何可能的
  第一节  维科从人类学的角度论“想象性的类概念”:共同体秩序的心性描述
  第二节  阿伦特论想象力、范例说服与交往:共同体心性秩序的生成及其公共性
  第三节  想象符码的共通性分析
第三章  常识:推导向公共治理的道德感秩序——论苏格兰自然神论对现代法政的贡献
  第一节  自然论证与自然权利:德性生成与技艺制造的现代分化
  第二节  沙夫茨伯里论“常识”的情感体制与公共治理
  第三节  常识的运行逻辑:休谟论“同情”作为协定之源
  第四节  常识的“同情”逻辑及其契约政治的超越
  结语
第四章  审美共通感:主体间性与同理心生成的心性基础——康德“审美共通感”议题述评
  第一节  判断力与先验的方法
  第二节  多元主体与审美共通感
  第三节  非功利:走向他者的预设
  第四节  审美共通感的生成性
第五章  马克思的感通概念及其公共困境
  第一节  马克思论自然与社会的同构及其感通政治学
  第二节  马克思论私有财产扬弃中的感知解放
  第三节  理解“感知结构”的方法:符码生产的公共批判
  第四节  劳动世界的福利正义与公共批判
第六章  绽现“德艺”,与人沟通——阿伦特“政治审美论”的公共哲学意义
  第一节  恶问题与美学判断
  第二节  德艺的展现与行动自由
  第三节  美的生成与共通世界
  小结:判断力和行动的始终一贯
结语:审美作为弥补程序宪政的感通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鉴于公域的形式化和私
域的原子化弊端,本书立足“公共性”的阐释视角,聚焦社会治理的心性基础,通过“审美共通感”的观念史梳理,以史带论,提取“审美公共性”的自然结构、情感技
艺及其生活秩序。“通感”的肉身感通学、想象的“符码”、自然神论的“常识”观、康德反思性判断力的先验设定、马克思“感知结构”的反思、阿伦特的“德艺”交往……展现为“审美共同体”自然生
成论式和社会制造论式的理论变奏及其公共心性的秩序建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