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精) 978755029016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史(精) 978755029016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2 3.7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思勉|责编:徐秀琴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90167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800974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目录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汉族的由来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系统
  第三章  三皇五帝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社会进化的状况
    第二节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第三节  尧舜的禅让
    第四节  禹的治水
  第四章  三王时代
    第一节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第二节  夏殷的兴亡
    第三节  商朝的事实
    第四节  商周的兴亡
    第五节  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春秋
    第二节  战国
  第六章  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  獯粥
    第二节  东胡
    第三节  貉
    第四节  氐羌
    第五节  粤
    第六节  濮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  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教育和选举
    第五节  兵制
    第六节  法律
  第九章  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商业和货币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第三节  东周以后的学派
第二篇  中古史(上)
  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
  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一节  豪杰亡秦
    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斗争
  第三章  汉初的休养生息
  第四章  汉朝的武功
    第一节  匈奴
    第二节  西域

内容摘要
 《中国史》又名《白话本国史》,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开创了通史写作的新纪元,与钱穆的《国史大纲》双峰对峙。本书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详细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现代史五个不同的时期,并按政治、地理、社会、文化等做了全面梳理,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料丰富,笔调流畅,是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优秀版本。

精彩内容
 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现在世界上,固然没有真正单纯的“民族国家”。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之上,究竟民族宜乎单纯,还宜乎复杂?假如说复杂,可以复杂
到怎样程度?自然也还是一
个问题。然而一个国家建立之初总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然后渐次吸收其余诸民族,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然则要晓得一个国家最古的历史,必须要晓得他最初的民族,也是毫无疑义的了。
建立中国国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汉族”,这个也是讲历史的人没有异议的。近来有人说:“汉”字是一个朝代的名称,不是种族的本名,主张改称“华族”或“中华民族”。殊不知“汉”字做了种族的名称,已经两千多年,警如唐朝用兵,兼用本国兵和外国兵,就称“汉蕃步骑”,这就是以“汉”字为种族之名的一证。而且现在还是一句活语言—譬如现在称汉满蒙回藏,岂能改作华满蒙回藏?况且“种”“族”二字,用起来总得分别。汉族不能改作“华种”,若称“华族”,这两个字,有时候当他贵族用的,不免相混。若称“中华民族”,四个字的名词,用起来怕不大方便。而且现在“中华”做了国号;中国又是五族共和,这四个字,用到最近的时代,意义也容易混淆。总而言之,把臆定的名词,来改通行的语言,极难妥当。所以本书仍旧用汉族两字。
然则汉族还是从“有史以前”久已在中国本部的呢?
还是从他处迁来,入“有史时代”,其形迹还有可考的呢?这便是“汉族由来”的问题。
关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