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寺: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 978757320308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陶寺: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 978757320308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68.59 5.4折 128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努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3083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1596709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总 序 ……王 巍 1

弁 言 …… 1

第一章 陶寺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 …… 1
 第一节 中国文明起源模式的理论概说 / 1
 一、 “中原中心论”说 / 1
 二、 苏秉琦先生的“满天星斗”与“多元一体”说 / 2
 三、 严文明先生的“重瓣花朵”说 / 6
 四、 张光直先生的“相互作用圈”说 / 7
 五、 李伯谦先生的“神权、王权两种模式”说 / 8
 第二节 各文明起源中心发展概况 / 9
 一、 长江下游地区 / 10
 二、 长江中游地区 / 13
 三、 海岱地区 / 17
 四、 西辽河流域 / 22
 五、 黄河中游地区 / 24
 六、 晋陕内蒙古交界地区 / 26

第二章 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学术简史 …… 29
 第一节 陶寺遗址概况 / 29
 第二节 考古发掘与研究历程 / 30
 一、 第一阶段(1958 ~ 1998年) / 30
 二、 第二阶段(1999年至今) / 31
 三、 陶寺遗址研究历程简述 / 33

第三章 陶寺都城选址 …… 37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37
 一、 地貌 / 37
 二、 水系 / 39
 三、 土壤 / 39
 四、 矿产 / 40
 五、 古气候微环境 / 41
 第二节 顺乎宇宙:“风水”和宇宙观的因素 / 42
 一、 塔儿山“祖山” / 42
 二、 微地貌与宇宙观方位 / 43
 第三节 陶寺都城选址的政治因素推测 / 54

第四章 陶寺早期都城遗址 …… 59
 第一节 早期都城遗址概况 / 59
 第二节 早期宫城 / 60
 一、 早期宫城围壕与城墙 / 60
 二、 宫城城门 / 63
 三、 早期“凌阴” / 67
 第三节 早期“下城” / 69
 一、 早期下城城墙 / 69
 二、 下层贵族居住址 / 71
 第四节 早期王族墓地 / 72
 一、 早期王族墓地的概况 / 72
 二、 墓葬的等级再分析 / 73
 三、 祼禘礼器组合 / 77
 四、 龙盘上蟠龙的解读 / 79
 五、 墓志石分析 / 90
 六、 毁墓现象 / 91
 第五节 早期仓储区 / 92
 第六节 早期普通居民区概况 / 94
 第七节 陶寺早期都城的水系概述 / 97

第五章 陶寺中期都城遗址 …… 101
 第一节 中期都城遗址概况 / 101
 第二节 中期宫城 / 103
 一、 中期宫城城墙的改建与扩建 / 103
 二、 中期宫城的给排水系统 / 104
 三、 核心建筑IFJT3的基本情况 / 106
 四、 东厨 / 111
 第三节 外郭城 / 112
 一、 外郭城城墙 / 112
 二、 西城门 / 115
 第四节 中期王族墓地 / 117
 一、 中期王族墓地的基本概况 / 117
 二、 王墓标本IIM22 / 117
 三、 官僚墓葬标本IIM26 / 123
 四、 墓葬的等级 / 126
 五、 墓志石现象 / 128
 第五节 观象祭祀台 / 130
 一、 建筑结构 / 130
 二、 地平历历法分析 / 133
 第六节 工官管理手工业区 / 137
 一、 手工业区基本概况 / 137
 二、 核心总领建筑IIIFJT2 / 138
 三、 陶寺中期工官管理手工业分析 / 139
 第七节 陶寺中期城址普通居民的生活 / 141

第六章 陶寺晚期遗址殖民地社会 …… 144
 第一节 陶寺文化与石峁邦国关系的简单梳理 / 144
 一、 都城的沦陷 / 145
 二、 政治报复 / 150
 三、 殖民社会状况 / 154
 四、 殖民经济特色 / 155
 第二节 昙花一现的复辟与最终覆灭 / 157
 一、 宫城的复建 / 157
 二、 地坛的复建与再次摧毁 / 159
 第三节 陶寺晚期的日常生活 / 160
 第四节 陶寺晚期洪水问题 / 162

第七章 陶寺遗址与尧舜之都的考古证据链 …… 164
 第一节 考古证据链与文献证据链拧合 / 165
 一、 陶寺出土文字自证 / 165
 二、 与《尚书?尧典》的拧合 / 166
 三、 陶寺圭尺与“允执厥中” / 174
 四、 “豮豕之牙”与文德之治 / 174
 第二节 考古证据链与人类学证据拧合 / 176
 一、 陶寺蟠龙与“尧诞传说” / 176
 二、 陶寺文化核心区与“尧王”方言分布 / 177
 三、 陶寺地名的由来 / 177
 四、 考古发现古唐国线索 / 178
 第三节 “尧舜并都”的分析 / 179
 一、 陶寺早中期都城与“尧舜禅让” / 179
 二、 浮山尧庙村遗址与“丹朱食邑” / 181
 三、 双头龙玉佩与舜诞的传说 / 182
 四、 彩绘勾连纹与“舜” / 183
 五、 有关舜的物用在陶寺的发现 / 183
 六、 洪洞万安遗址与“妫汭” / 184
 七、 洪洞历山遗址与“舜耕历山” / 188
 八、《尧典》与《舜典》的关系 / 190

第八章 陶寺文明成就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 …… 195
 第一节 陶寺文化物质文明成就及其特征 / 195
 一、 陶寺文化物质文明成就 / 195
 二、 陶寺文化物质文明特征 / 196
 第二节 陶寺文化精神文明成就及其特征 / 197
 一、 陶寺文化精神文明成就 / 197
 二、 陶寺文化精神文明特征 / 202
 第三节 陶寺文化制度文明成就及特征 / 203
 一、 陶寺文化制度文明成就 / 203
 二、 陶寺文化制度文明特征 / 212
 第四节 陶寺文明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 213

注 释 …… 215

后 记 …… 237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系统阐述陶寺邦国文明的论著。该书在介绍陶寺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陶寺都城选址因素、陶寺早、中期都城基本状况、陶寺晚期殖民地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展示了考古、文献、人类学证据链绳论证陶寺都城“尧舜并都”的观点,最后总结陶寺邦国的文明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
该书最终试图强调,“中国”概念最初诞生时有明确标准的,即“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以圭尺“地中”刻度为物化标志。中国文明是指“中国”概念诞生之后、中华文明的核心也就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之后的文明。中华文明则不仅包括中国文明,还包括“前中国”时代的文明。所以,陶寺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而非中华文明的起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