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官与治民(清代律例法研究) 978756209122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治官与治民(清代律例法研究) 978756209122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73.68 7.5折 9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乾

出版社中国政法

ISBN9787562091226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0700544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乾,历史学搏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清史编委会典志组专家、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等。著有《传统中国的权与法》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会典、则例与国家治理
  清会典、则例的性质及其与律例的关系
  五朝《清会典》纂修与清代行政法制
  从《清会典馆奏议》论《会典》的性质
  巡按制度罢废与清代地方监察的缺失
  清代吏治腐败的法律诱因——以“完赃减等”例为中心的考察
  清朝以法治边的经验得失
  清代宫廷管理法制化初探
刑部例之教唆犯罪、聚众犯罪及旗人特权法
  讼师对法秩序的冲击与清朝严治讼师立法
  从叶墉包讼案看讼师的活动方式及特点
  一个讼师家庭的两代上诉史
  刑部郎中成“讼棍”——嘉道严惩“讼师”的扩张解释
  清代聚众行为的法律控制——以讼师庄午可聚众抗法案为核心
  聚众定例:清代法律重刑化的转折
  清代乾隆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及其效果考察
  因灾致变:乾隆朝群体性事件高发的“灾害”诱因及类型分析
  新喻漕案与包世臣罢官——探究文献背后的真相
  清代旗、民法律关系的调整——以“犯罪免发遣”律为核心
  论清代前期澳门民、番刑案的法律适用
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
  《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探源
  《户部则例》的法律适用及其他
清代律例法的价值及其他
  传统中国法的“人道”意涵——以清代“犯罪存留养亲”为中心的考察
  清代赦宥制度的特点
  清朝对民众的法律教育
  丁日昌抚吴期间的司法变革
  沈家本与满汉“一法”
  《刑案汇览》的编撰及其价值
  论传统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
后记

内容摘要
 治官与治民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治国理政的两大基本方面,也是保障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石。清朝通过不断修改律例,极大完善并丰富了治官与治民的法律体系。在法律实践中,特别强调治官之法的系统化建构,以及严于治官的法律适用,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即法律极为详备与臣僚束身奉法。
本书通过监察体系的嬗变、完赃减等例的实施与废止等呈现治官之法的多重面向;通过教唆词讼罪、聚众罪等历次修定特别是法律实践,透视治民之法的展开
及其效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