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仁回忆录(上下)/百年中国记忆 978752050537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宗仁回忆录(上下)/百年中国记忆 978752050537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63.06 5.3折 118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口述:李宗仁

出版社中国文史

ISBN9787520505376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30424426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百年中国记忆,记录回忆的是近现代中国史上那些具有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的人物与事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李宗仁回忆录(上下)/百年中国记忆》是一部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史料。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生,饱经沧桑,到了晚年,远适异国,看到社会主义祖国日益强盛,在党的政策感召下,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于是在一九六五年毅然离开美国,回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

目录
上卷
  第一编  少年时期
    第一章  时代、故乡、家世
    第二章  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
  第二编  陆军教育时期
    第三章  陆军小学的教育
    第四章  广西青年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从陆军速成学堂到将校讲习所
  第三编  初期军中生活
    第六章  护国军中的青年军官
    第七章  讨龙之役与初次负伤
    第八章  护法战争
    第九章  护法归来
    第十章  第一次粤桂战争
    第十一章  中山援桂之战
    第十二章  六万大山去来
  第四编  统一广西
    第十三章  孙陈失和与自治军成立的经过
    第十四章  两广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
    第十五章  定桂讨贼军之成立与陆荣廷政权之覆灭
    第十六章  拒唐和讨沈
    第十七章  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
    第十八章  统一后之广西
  第五编  从镇南关到山海关
    第十九章  两广统一与湖南之内讧
    第二十章  亲赴广州,促成北伐
    第二十一章  北伐前夕的革命阵容
    第二十二章  向长沙前进北伐的序幕战
    第二十三章  长沙会议
    第二十四章  汨罗河、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围
    第二十六章  进军江西
    第二十七章  箬溪、德安、王家铺之血战
    第二十八章  肃清江西
    第二十九章  胜利声中的政治暗礁
    第三十章  中央北迁问题与反蒋运动
    第三十一章  顺流而下,底定东南
    第三十二章  清党与宁汉分裂
    第三十三章  两路北伐会师陇海路
    第三十四章  徐州班师始末
    第三十五章  总司令下野,宁汉息兵
    第三十六章  龙潭之战
    第三十七章  宁汉复合的困难与特委会的风波
    第三十八章  唐生智、张发奎之异动
    第三十九章  重建中枢、绥靖两湖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
    第四十一章  善后会议与东北易帜
    第四十二章  编遣会议的纠纷
下卷
  第六编  十年国难与内战

内容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李宗仁回忆录(上下)/百年中国记忆》从李宗仁年少时期、陆军教育时期、军中初期、统一广西、从镇南关到山海关、十年国难与内战、八年抗战、从胜利到溃败等章节,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李宗仁一生。
文后附1965年李宗仁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声明。该书原稿是李宗仁寄居美国期间,于1958-1962年写成,结合1979年其子从海外带回的英文版,进行补充和校订,是目前为止最系统、最详实的介绍李宗仁的长篇读本。

精彩内容
 第一章时代、故乡、家世壹近百年来的中国,实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惨烈悲壮的一段。而逊清末叶内忧外患的情形,在这段史实中,比之其他时期,则尤为沉痛。
自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经过两百年的专横统治,到嘉庆、道光时代,国势日衰。就在这衰势初起时期,新兴的外族遂乘机侵入。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实开其端。由那时起,清朝的弱点全部暴露。外族嚣张,烟毒横流;国日贫、民日弱,遂至于不可收拾。
正当这外患日趋严重的时候,国内由于长期腐化统治的结果,官逼民反,在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爆发了洪杨革命。时历十余年,祸延十余省
,伏尸千余万,形成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浩劫。从此,国家元气大伤,外祸乃益发猖獗。其后,不特西方列强纷起谋我,即新兴的日本也接踵效尤。同治、光绪时,我国四周藩篱尽撤,中华本土,也早晚有被瓜分的恐惧。数千年锦绣河山,至是竟沦为列强共有的殖民地。我华族只是苟延国脉于列强均势之下而已。
国是危险万分了,而清廷的昏聩反有增无已。
朝廷中竟有“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荒谬言论;而地方官吏更是贿赂公行,横征暴敛,以致饥民遍野,盗匪如毛。加以外货倾销,国民经济彻底崩溃,人民的贫困,举世罕有其匹。因而有远见的士大夫,和富于民族思想的秘密会党,遂纷起图谋挽救。有主张变法维新的;有主张申张王权,扶清灭洋的;而图谋揭竿起义,实行民族革命的,更遍地皆是。
广西地邻边陲,对外族侵凌本有切肤之痛。又是洪杨革命的策源地,一般人民的民族思想极为浓厚,对专制、腐化统治所发生的反抗情绪,尤为炽烈。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出生和成长的血性男子,极易受革命风气及抗暴精神的感召,而发为慷慨悲歌的言行。
先祖如玺公、先父春荣公都生活在这国脉民命不绝如缕的时代。对外族的横蛮侵凌,清吏的贪婪苛虐,都曾亲身体验,耳熟能详。平时抑郁之余,也每以叹息悲愤的语调,和家人亲友痛论时事。因此,我家的孩子还未启蒙,便有机会在众人中,旁
听乡国沉沦的各种惨痛故事,油然而生革命抗暴的心理。我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中,于清朝光绪十七年辛卯阴历七月初九日(公元一八九一
年八月十三日)出生于广西省临桂县西乡的。
贰广西当年的政治区划分为十一府和若干直属州、厅。桂林府原居十一府之首,而临桂县则是桂林府的首县。所以临桂县治便是桂林府的府城,同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