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 97872141413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 978721414133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0.16 4.6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修平

出版社江苏人民

ISBN9787214141330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1208759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儒家篇
第一章 儒家思想家与儒家思想文化刀
第一节 先秦儒家思想家与先秦儒学
一、孔子仁学的建立
二、孟子的“性善论”与“天人合一”思想
三、荀子的“礼论”与“知论”
第二节 汉唐儒家思想家与汉唐儒学
一、董仲舒的神学化儒学思想
二、韩愈与李翱的性情论.
三、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天论
第三节 宋明理学家的新儒学思想船
一、周敦颐、邵雍、张载的思想及其特色
二、程朱的理学新说
三、陆王的心学体系
第四节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家与儒学基调的转变
一、明末清初智识主义的兴起与儒学基调的转变
二、从李贽到戴震
第二章 儒家思想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第一节 儒家思想家与中国传统伦理
一、“圣性”与圣人人格
二、礼乐文化与伦理本位
三、儒家的道德修养论
第二节 儒家思想家与中国传统心性论
一、早期儒家的人性论
二、心性论与本体论的交涉
第三节 儒家思想家与中国教育思想
一、先秦儒家教育思想
二、汉唐时期的教育思想
三、宋明时期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儒家思想家与中国王道政治
一、为政以德与民本主义
二、从内圣到外王
三、宋明的书院与乡约
第三章 儒家思想与中国思想文化之基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与中国人文精神
一、中国思想文化的人文精神
二、儒家思想与中国人文精神
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中国思想文化
一、儒家仁德文明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
二、德性伦理、内在超越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特质
三、儒家传统与中国思想文化的走向

佛教篇
第一章 中国佛教思想家与佛教的中国化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的开始
一、道安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二、慧远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三、僧肇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四、竺道生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上)
一、智颉的佛学思想与天台宗的形成
二、道绰、善导与净土宗的形成
三、法藏、澄观的佛学思想与华严宗的形成发展
第三节 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下)
一、玄奘、窥基与法相唯识宗的形成
二、神秀、惠能与禅宗的形成发展
三、宗喀巴与藏传佛教改革
第二章 中国佛教思想家与中国佛学
第一节 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
一、佛教心性本体论讨论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佛教心性论范式的比较
三、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佛学的思维特点
一、吉藏与中道思维
二、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
三、相即相入与唯心回转
第三节 中国佛教道德修养论
一、天台宗的道德修养论
二、华严宗的道德修养论
三、禅宗的道德修养论.
第三章 佛教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
第一节 中国佛学对儒家思想的影响与渗透
一、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与宋明理学的道德形而上学
二、中国佛教思想与宋明理学的人性论
三、中国佛教心性解脱论与儒家道德修养论
第二节 中国佛教思想对道教思想的影响
一、中国佛学与道教心性论的历史形成
二、中国佛学与道教道体论
三、中国佛学与道教道性论
四、中国佛学与道教内丹学
第三节 中国佛学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佛教因明逻辑
二、佛教思维方式
三、佛教人生观
四、佛教生死观与命运观
五、佛教伦理观

道家道教篇
第一章 道家思想家与道家思想
第一节 先秦秦汉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老子与道家学派的创立
二、庄子与道家思想的发展
三、稷下道家与汉初黄老之学
第二节 玄学家与魏晋玄学
一、何晏、王弼与正始之音
二、阮籍、嵇康与竹林风度
三、裴颇、郭象与元康之学
第三节 道家思想家与道家的思想品格
一、宇宙的思者与道家哲学
二、文化的清流与道家精神
第二章 道家思想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第一节 开放的胸襟与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一、文化源头活水与文化主脉的形成
二、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外来文化的融通
第二节 玄远的品格与文化的哲思和精神
一、传统哲学思想的主干构成
二、传统文学艺术的精神韵质
三、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
第三章 道教思想家与道教文化
第一节 道教思想家与道教的形成发展3盯
一、道教的创教与早期道派
二、葛洪神仙道教与南北朝道教改革
三、隋唐道教思想家与道教的兴盛发展
四、钟吕金丹道与张伯端金丹派南宗
五、南宋金元道教与王重阳全真道
第二节 道教思想家与道教的信仰理论和实践
一、道教思想家对道教信仰理论的发展
二、道教思想家对道教宗教实践的推动
第四章 道教思想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演进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
一、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建构
二、生命超越观的凸显及其文化意义
第二节 对民间社会和古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影响
一、对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影响
二、自然的探求与古代的科学技术
结语:道家道教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在“绪论”之后分设“儒家篇”、“佛教篇”、“道家道教篇”三部分,分门别类地叙述了三教各自的简要发展过程以及与其他二教相融合共发展的历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