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促进健康凝聚社会/OECD学习科学与教育创新译丛 978756754323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促进健康凝聚社会/OECD学习科学与教育创新译丛 978756754323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9.45 6.1折 32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总主编:任友群|译者:范国睿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67543232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664789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范国睿,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学校变革与发展等研究。曾赴瑞士日内瓦大学(1999)、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2007)、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02)、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2012)访问研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等职。现兼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少工委委员、上海市少工委副主任等职。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校优秀教师奖,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
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等论文150余篇;著有《教育生态学》(2000)、《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2003)、《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2008)、《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2011)、《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本土探索》(2016)、《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国际视野》(2016)等;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2002)、《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2007)、《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2009)、《奥巴马的教育蓝图》(2010)等;主编“教育政策观察”、“新世纪教育管理与学校发展”等丛书。

目录
概要
第一章  导言
  1.1  政策背景
  1.2  教育的作用
  1.3  “学习的社会产出”项目
  1.4  评估“学习的社会产出”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证框架
  2.1  引言
  2.2  教育系统绩效的全面评估
  2.3  辨识运行中的教育系统的特征
  2.4  辨识教育对谁的影响更大
  2.5  额外的考量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教育与“公民和社会参与”
  3.1  引言
  3.2  教育与“公民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
  3.3  因果路径
  3.4  家庭和社区的作用
  3.5  社会地位的作用
  3.6  总结:已知与未知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教育与健康
  4.1  引言
  4.2  教育与健康的关系
  4.3  因果路径
  4.4  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4.5  社会地位的作用
  4.6  同时应对多种路径和背景的干预措施
  4.7  既有研究成果总结:已知与未知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通过经济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高健康水平
  5.1  引言
  5.2  经济评估与政策制定
  5.3  教育干预肥胖的成本效果分析
  5.4  结论
  附录5.A1  流行病模型
  附录5.A2  世界卫生组织的干预选择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议题
  6.1  引言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启示
  6.4  经合组织的作用
  6.5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内容摘要
 今日之全球政策趋向凸显了国民幸福与社会进步等非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如公众健康、社会凝聚力、
公众对政治的兴趣和犯罪率。教育对这些关乎社会进步的因素作用显著。然而,我们对教育与这些因素的因果关系、因果路径以及不同教育干预措施的影响。
都知之甚少。
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主编的《教育--促进健康凝聚社会》旨在综合现有证据、原始数据和政策议题来评估“学习的社会产出”。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培养认知、社交和情感技能,促进公民养成健康的生
活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可以改善健康,凝聚社会。当家庭、社区与教育机构所做出的努力保持二致时,这些努力最有可能取得成效。这就要确保在各个教育阶段、各社会领域的政策连贯统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