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神保町(日本旧书街通史日本文化奇异街区的诞生到现在) 9787514228816
  • 漫步神保町(日本旧书街通史日本文化奇异街区的诞生到现在) 9787514228816
  • 漫步神保町(日本旧书街通史日本文化奇异街区的诞生到现在) 9787514228816
  • 漫步神保町(日本旧书街通史日本文化奇异街区的诞生到现在) 9787514228816
  • 漫步神保町(日本旧书街通史日本文化奇异街区的诞生到现在) 9787514228816
  • 漫步神保町(日本旧书街通史日本文化奇异街区的诞生到现在) 97875142288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漫步神保町(日本旧书街通史日本文化奇异街区的诞生到现在) 978751422881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2.78 4.3折 76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鹿岛茂

出版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422881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6元

货号30809337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想写写关于神田,尤其是关于神保町的故事。不过,本稿并非散文式的叙事,而是站在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展开叙述。言下之意,我会将这条全世界绝无仅有且独树一帜的“旧书街”重置于经济、教育、饮食、居住等宽泛的人文坐标之中,从社会发展史的高度鸟瞰神保町。我既希望能提炼出神保町的独特性,也期许着通过其自身的独特性映照和反观日本近代本身。
国内首部全面介绍神保町历史的著作独立书店、文教社区、文化产业的思考

作者简介
鹿岛茂:法国文学的研究者。明治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19世纪法国文学。1949年出生于横滨市,197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国文学专业,1978年修完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现任明治大学靠前日本学院教授。曾凭借《巴黎各职业风俗》一书获读卖文学奖评论、传记奖等诸多奖项。拥有大量的旧书收藏,在东京都港区开设了书斋工作室“NOEMA images STUDIO”。著有新书《“恶智慧”的逆袭》(清流出版)、《圣人366事典》(东京堂出版)等。

目录

1 地名“神保町”
神保町的地理感觉  
2 设立蕃书调所
晶平黉与两所官立学校  
护持院原究竟在哪儿?  
蕃书调所更名为洋书调所,再转型为开成所  
3 东京大学诞生
高等教育起步  
从外国语学校说起  
读《高桥是清自传》  
东京大学诞生的背景  
4 《当世书生气质》中描绘的神保町
花街与丸善  
淡路町的牛肉火锅店  
书生们的个人生活  
-目录-
002

5 明治十年前后的旧书店
催生旧书店街的法令  
有斐阁  
三省堂书店  
富山房  
东京堂书店  
东京堂进军书籍经销领域  
中西屋书店的回忆  
中西屋的威廉·布莱克  
6 明治二十年代的神保町
白桦派与东条书店  
流窜贩子 高山清太郎  
跑腿帮事业勃兴  
《衣鱼的往事 明治大正篇》  

7 神田的私立大学
明治大学  
中央大学  
专修大学  
日本大学  
法政大学  
东京外国语学校与东京商业学校  
003
共立女子职业学校诞生  
8 漱石与神田
成立学舍与漱石  
哥儿与东京物理学校  
9 神田的预备校、专门学校
骏台预备校  
百科学校、东京显微镜院、邮轮俱乐部自行车练习场、
东京政治学校、济生学舍  

内容摘要
世界书业史上绝无仅有的旧书店街,鼎鼎大名的“神田神保町”是如何形成的?本书网罗了云集于此的书店、出版社、经销商、大学、语言学校、
专门学校、预备校、电影院等一众业态不为人知的兴衰史,通过翔实的史料唤醒过往的缤纷记忆,勾勒出孕育了日本近代知识与文化的这一“奇异街区”之全貌!

精彩内容
神保町大火与岩波书店截至目前,我花了较大篇幅讲述神田地区各种学校的不同来历与起源,暂时还未论及本稿的核心主题—书肆街,所以接下来我将加快速度,从明治三十年代后半段到大正初年,也就是城市区划调整后,现在的靖国大道一带开始通行电车的那个时期(二十世纪十年代前半段)讲起。
几乎所有的历史类书籍都将大正二年(1913)二月二十日半夜发生的那场神田大火作为时代划分的一个重要节点。这场从三崎町燃起来的熊熊大火一夜之间吞噬了神保町、猿乐町,北神保町、南神宝町的部分区域也未能幸免。
关于这场神田大火,永井龙男在小说《石版东京图绘》(中公文库)中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小说主人公由太郎在本乡新花町(现汤岛二丁目)一位有名的木匠师傅家中做学徒,学习木匠手艺,大火爆发后,师傅旋即命其赶到自己在猿乐町的父母家中看看情况。当走到汤岛明神下时,由太郎看到对岸的天空已被冲天的火光染得赤红。
“从三崎町燃起来的这场大火火势越来越猛。周围的人们纷纷议论,着火点正好位于城北,随季节的风势蔓延,一定会烧到住满了人家的猿乐町、神保町一带来。
大火从头天晚上八点一直烧到翌日清晨。
远远望去,熊熊的火势‘轰隆隆’地冲上夜空,火光四射,定睛一看,明暗摇曳的火势如同在呼吸一般。(中略)走到顺天堂医院的转角处,由太郎惊到几乎失语。
过了深深的御茶水河渠,对面的天空如一面金色屏风一般蔓延天际,高处一户接一户的民房屋顶就像衣服下摆,在冲天而上的火焰中被烧成灰烬。这是由太郎第一次亲眼目睹此般大火。(中略)由太郎行至自己儿时的‘领地’电车车库地界,不过此时这里已经成为明治大学。听旁人说前面已是一片火海,由太郎不由地双膝打颤。(中略)一早在回本乡的途中,由太郎一路观察着过火后的痕迹。自己读书六年的学校已被大火烧成灰烬,他环视四周一片狼藉,不禁感叹,原来自己曾经住在如此狭窄的地方。”这所由太郎“读书六年的学校”就是夏目漱石也曾就读过的锦华小学。大正元年(1912)十二月新校舍才刚落成,不料行课仅三个月就遭此厄运,学校在大火中毁于一旦。
事实上,小说作者永井龙男也曾就读于锦华小学。虽然当时入读了锦华小学,但由于要重建校舍,所以每天下午永井都到小川小学上课。好不容易新校舍建好了,却又被大火烧毁,于是永井只得继续到小川小学上下午的课程(中小学校在教室或教员不足的情况下,将学生分上、下午两部分轮流授课)。永井曾回忆过这段经历。
“这样一来,每天下午的下课时间就变成了四点之后。尤其是日子越来越短的深秋到初冬,一放学我就往街上跑,总想趁天黑之前与近邻的伙伴玩一会儿。可能有人会说,只下午上课的话,上午就可以尽情地玩呀。可小孩子上午玩儿过头,下午再去上课的话会感到疲乏,精神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我也曾深受其害。”在小川小学没怎么学到东西,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锦华小学与小川小学的学生水火不容,经常发生争执。永井曾这样描写锦华小学与小川小学的对立。
“‘你小子,是锦华五年级的吧,你过来下。’顺造知道叫他的那人是谁,可突然被叫过去还是有些心慌。(中略)小川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都视锦华的学生为眼中钉。”同毕业于锦华小学的高山书店少东家曾讲过,两校的这种敌对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不过,平成五年(1993),锦华小学、小川小学以及西神田小学三校合并为御茶水小学,我想两校间长期的对立关系应该也就此消解了吧。抑或由于出身校不同,双方学生之间依然常有冲突?
闲话休矣。回到大正二年(1913)的神田大火。
说起这场大火对神田旧书肆街的形成有何重要影响,其实就在于大火之后,旧书街的中心从今川小路(南神保町)转移到了神保町十字路口附近。其次,大火过后,新兴的书店陆续登场。《东京旧书合作社五十年史》中对此有如下记述。
“这场大火给神田地区带来了新变化,书店开始大迁移。大火之前,神保町路口以西的南神保町是繁华的中心,那时在神保町开店普遍不需支付转让费,但租南神保町的铺子就必须得支付一百八十元左右的转让费,大火改变了这一惯例。
城市重新分区规划后,神田一带铺设起电车,于是神保町大道周围逐渐发展为中心繁华地带。此外,大火过后,不少经营者陆续退出这一带,于是原位于九段一带的旧书店纷纷向东迁移,搬至此处,松村书店开了一家足有四间店面的书店,一诚堂也在这一时期开业。总之,主要书店纷纷云集至现在的神保町一丁目一带。
这场大火之后,神田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著名旧书商开业了,这就是岩波书店与一诚堂。”因此,本节接下来将对神田大火后于大正二年(1913)登场的岩波书店这一旧书街的新面孔进行详细介绍。言下之意,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选修课班、后担任了神田高等女子学校教导主任的岩波茂雄,在神田大火发生的那一年,也就是大正二年八月开了一家旧书店,该书店不单经营出版业务,还为整个旧书行业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那么,这位以非学士身份在帝大选修班就读的知识分子为何会投身旧书行业呢?我们必须得先解开这个疑问。最近,岩波茂雄在一高时代的好友安倍能成纂写的《岩波茂雄传》新装版再版发行了,因此,我们先参考这部《岩波茂雄传》一起走进这家见证了神田神保町发展历史的活文物、出版行业的龙头老大“岩波书店”的世界。
明治十四年(1881),岩波茂雄出生在长野县诹访郡中洲村中金子的一户农家。父亲义质饱读经书,文笔甚佳,故出任村吏,担任村长助理,不过因罹患哮喘,当茂雄还在诹访实科中学读书时便早逝,父亲去世时茂雄不过十五岁。母亲阿歌迫于来自亲戚的压力,决定让长子茂雄退学回家继承家业,不过,这只是母亲声东击西的一个策略。事实上,母亲猜到儿子一直想到东京求学,让其退学后便直接送往了东京求学。
那么,怀抱着青云之志的岩波茂雄究竟想进入哪所学校继续学习呢?这就是由杉浦重刚担任校长的日本中学。
“在岩波心目中,像神一般地崇拜着杉浦。他给杉浦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渴望转学至杉浦的日本中学,以及愿意担任杉浦的学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愿望。”(安倍能成《岩波茂雄传》)杉浦似乎从信中感受到这位粉丝少年的真挚,回信说到虽不能承诺收其为门生,但建议他可先来东京参加日本中学的入学考试。
可是,岩波到东京参加了日本中学的入学考试却遗憾落榜。原因是英语未能及格,为此岩波绝望透顶,不过他始终不肯罢休,多次向杉浦明志求情,“我如此仰慕杉浦先生,可学校却容不下我,若是如此,我宁愿去死”,最终杉浦被其说服,让其重试并让他及格了。这是关于岩波茂雄这号人物流传甚广的一则逸事。
一年之后,他以百人之中排名二十五位的成绩从日本中学毕业,参加了第一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遗憾落榜。后继续备考一年,明治三十四年(1901)再次参考,这次终于考上了。名正言顺地成为一高秀才的岩波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一是因为他沉迷于划船运动,荒废了学业,但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受明治三十六年发生的一高学生藤村操“华严瀑布自杀事件”的影响,岩波本人也陷入了“青春的苦闷”。安倍能成还推测与其当时失恋也有关系。总之,在一高期间,岩波既不去上课,也不参加考试,连续留级两年,最后被开除了学籍。
不过,正因为留级他才结识了安倍能成并结下深厚的友谊,甚至过世之后还有后者为其纂写传记,所以,人生呀,祸兮福兮。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生活大逆转多次发生在岩波身上。例如,备考一高时,正因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考上后才得以与阿布次郎、荻原井泉水成为同学,几人同住一高向丘寮时结下的情谊在彼此后来的人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倍能成也曾指出“虽然明治三十七年六月岩波的一高生活就此终结,但其在一高时代与多人结下的友谊却愈渐深厚”。
在经历了此番青春的苦闷之后,岩波茂雄重振信心,决定报考帝大文学院的选修课班。所谓选修课班,其实就是现在的成人自考班。岩波认为选修课班与正式的学士学历班“实质上是一样的”,打算报读这个班以获得一个最低程度的职业文凭。私生活方面,他与还在共立女子职业学校读书的房东家的女儿两情相悦并结婚,终于,从苦闷、烦恼与迷茫中彻底走了出来。
从帝大选修课班毕业后的第二年即明治四十二年(1909),岩波得到了到神田高等女子学校担任教导主任的机会,生活总算安定下来。担任教导主任时期,岩波是位货真价实的热血老师,深受学生拥戴,不过,热血老师往往无法适应学校官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主义以及盈利主义指导思想,于是大正二年(1913)他决定辞职。
那么,从女子学校辞职之后打算干什么呢?说起来,好像岩波并非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要开旧书店。在当时的他看来,做什么都可以,反正就想做点生意。自传中安倍引用了岩波的个人剖白。
“即便是商人,也在竭力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着力量,所以绝不是什么可耻的下等职业。以低廉的价格为人们提供需要的商品,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保障,所以做生意并不低人一等,通过做生意也能达到一种完全不同于官吏或教师的另一种自由独立的境界,因无须伤害他人,所以始终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我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决定通过商业活动参与到市民生活中去的。”其中关键在于“以低廉的价格为人们提供需要的商品”这一句。可以说对一路从一高读到帝大选修课班,后又成为女子学校教师的岩波而言,自身“最需要”且希望“最廉价”的东西自然就是“书”,所以,岩波将此理论推而广之,决定“开一家旧书店”,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开旧书店似乎也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岩波开设书店绝不仅仅是因为上述内发性的理论原因。安倍能成认为这与神田大火的影响不无关系,在自传中他做了如下推测。
“只是,岩波之所以会选择经营旧书店,这其中还得益于一次偶然事件的影响。大正二年(1913)二月二十日,神田突发大火,被大火烧毁的旧书店尚文堂在重建店铺时打算顺便在自家店铺旁多建一座房子用于出租,并把出租事宜交代给了店里的二掌柜伊东三郎去办。伊东三郎常进出神田高等女子学校卖书送书,又与岩波来自同县,两人熟识。伊东早就听岩波说起过想做生意,便把尚文堂多修的房子推荐给岩波。房子离神保町十字路口很近,地理位置绝佳,又是二层新房。换作今天,生意场上的新手绝对租不到这样的好房源。”岩波赶紧终止了订好的夏季旅行计划,七月二十九日从神田高等女子学校辞职。随后直接跑到旧书市场采购了满满一大板车的旧书,八月五日书店顺利开业。据说,之所以将店名取作“岩波书店”,是因为其夫人说“我不喜欢大家只知道店名,却不知店主人是谁”。
然而,尽管在神田大火后开店确实占了不少便宜,但租金、人工酬金、店铺的改造装修费,还有进货款等加起来,这笔最低预算的生意本金也不是个小数目,据说岩波甚至回乡卖了家里的祖田才筹够了钱。据说变卖祖田换得八千五百元(换算成今天的货币约八千五百万元),所以可想而知岩波家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资本家。
虽然过程曲曲折折,但岩波总算在南神保町十六番地开起了这家“岩波书店”。开店当时,岩波送至相关各方的新店开张问候帖也很有意思,因为帖子中出现了如下文言。
“鄙人亦曾变卖古书,尤苦于与商家辩价,故自此往后,吾将以诚意真挚之态度,能力以内尽力高价收购低价售出,不以利为先,身为一介独立市民唯求不弄虚作假之真实生活。”如帖中所言,岩波也曾在学生时代因缺钱去旧书店变卖过自己的书,书店老板多以超低价格买走他的书,这一度让他悔恨不已。所以他想着,如今自己也做了这旧书生意,尽量高价收购变卖者的书,尽量低价售予买家,始终保持“诚意真挚”,以不弄虚作假、不虚伪谋利为生活的第一要义。
不过,每家旧书店都打着“诚意收购旧书”的招牌,但若真这样做,利润将大幅减少,长此以往,书店必然倒闭。事实上,相邻的几家旧书店都曾预测由知识分子开的这家“岩波书店”一定挺不过三个月。
然而,书店开业之后,岩波主张的“诚意真挚”反倒给店里带来了不少生意。
那么,为何这利润极低的“岩波商法”却能抓住顾客的心呢?
这是因为岩波书店自开店之初就喊响的“明码标价销售”的口号正好赶上了时代潮流。
自古以来,能做到压低价格买入再抬高价格卖出的商人才被认为是“优秀的商才”。这一传统评价标准在今天的中国与印度等地仍然盛行。而十九世纪由阿里斯蒂德布西科一手打造的巴黎Bonmarche廉价商场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破这种传统的经商模式。布西科创造了商品规模大、品种全、利润低的“薄利多销”商业模式,倡导无虚价的明码标价销售与退换货自由,坚持“诚信第一”,被誉为现代商业模式的改革先驱。作为旧书店主,岩波实践的正是布西科创造的“诚实销售”这一经商模式。
“诚实才是最畅销的商品”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只有像岩波这般拥有独特人格与品格的人才能坚持做到。安倍能成也强调了这一点。
“尽管岩波这个人周身都是缺点。但我始终认为他也是个极少见的伟大的人,这种感觉在他去世之后越发强烈。其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坚持并倡导旧书明码标价销售。要做到这一点,既需要果敢的勇气,但若骨子里没有极度厌恶虚假的性格以及顽强的道德信念也是断然做不到的。为此,必须毫不妥协地勇往直前,还需要具有始终勇往直前的耐力与毅力,更需要一颗足以应对勇往直前过程中与他人发生纠纷的强大心脏。坚持旧书明码标价销售,最多被人嘲讽两句‘傻里傻气’,可它却能全面颠覆东京,甚至全日本的商业习惯。不惧冷眼与嘲笑,岩波在自己的旧书店中果敢地实践了这种商业模式。由此,明码标价销售才渐渐普及开来,成为现代商业的基本销售模式。”当然,岩波的“旧书明码标价销售”模式并非一开始就顺利走上正轨。事实正好相反,因为当时人们的普遍思维是交易旧书就得讨价还价,不管店家给出什么虚假报价,都得在此基础上讨价还价一番。所以明码标价,不接受讨价还价的岩波商法总是碰壁,他也为此常与顾客发生争执。例如,《路德传》的作者、学者村田勤曾从岩波书店赊账买了一本三省堂的百科事典带回家,没过多久就又带回岩波书店问价“这本书能帮我多少钱卖出去”,岩波回答“书上标价多少就是多少,一分也不少”,气得想赚个差价的村田勤愤愤而归,可岩波却说“您因为价格不合您意就不想卖了,可当初又何必欢欢喜喜地赊账把它买回去呢,既然这样,还是请把书还给我们吧”,随后便差遣车子上门收书,老先生反而感到理亏,不住地道歉“请就按标价帮我卖了吧”。
岩波的这种“直来直去的商法”究竟是“讨人喜”,还是“讨人嫌”呢,虽然各方意见多有分歧,但正如安倍所言,若没有岩波“始终勇往直前贯彻明码标价销售的耐力与毅力”,就不会形成今天日本旧书界明码标价销售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岩波无疑是“伟大”的。
此外,岩波之所以能在一年之后的大正三年(1914)顺利进军出版业,并深得夏目漱石信任,成为夏目漱石自费出版的长篇小说《心》的唯一出版商,可以说其“诚实真挚”的商业理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言下之意,“诚实真挚”不仅仅是一种商法,书籍作为拥有内容与思想的特殊商品,其本身也完全适用“诚实真挚”这一理念,所以岩波书店不仅作为旧书店在旧书销售中贯彻了这一理念,更作为出版社,正面实践着“诚实才是最畅销的商品”这一商业理念。从那之后的百年之间,岩波书店始终坚持贯彻这一理念,直至今日。不管人们是肯定这种坚持,还是否定这种执拗,唯一不可撼动的共识就是,岩波书店始终是令人仰止的一座高山。
岩波书店有朝一日失去创始人“始终勇往直前的耐力与毅力”之时,就是这座高山轰然坍塌之时,同时也意味着日本出版、书店文化的诞生地神田神保町的终焉。
正好不久前传来经营岩波书籍中心的有限责任公司信山社倒闭的消息,据说是因为二〇一六年十月公司董事长柴田信会长去世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虽然岩波书店与信山社并无资本关系,但由于岩波书店经营着信山社的大部分书籍,所以近来认为岩波书店危矣、神田神保町危矣的声音甚嚣尘上。
挺住!岩波书店!加油!神田神保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