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彩图馆 978751135894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治通鉴彩图馆 978751135894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6.26 4.1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司马光|编者:崔雪娇|总主编:刘凤珍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58943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541194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目录
周纪
  三家分晋
  围魏救赵
  胡服骑射
  即墨之战
  长平之战
秦纪
  李园乱楚
  王翦伐楚
  荆轲刺秦
汉纪
  韩信破赵
  四面楚歌
  诛灭诸吕
  飞将李广
  大将卫青
  巫蛊之乱
  昆阳之战
  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
魏纪
  政归司马氏
晋纪
  桓温废立
  淝水之战
宋纪
  刘裕受禅
  元嘉之治
齐纪
  魏迁洛阳
梁纪
  侯景之乱
陈纪
  杨坚篡周
  隋军灭陈
隋纪
  杨广篡位
唐纪
  玄武门之变
  贞观治道
  中宗复辟
  韦后乱政
  李林甫为相
  安史之乱
  马嵬事变
  张巡守城
  子仪破吐蕃
  元和中兴
  雪夜袭蔡州
  甘露之变
  黄巢进京
后梁纪
  朱温之死
后唐纪
  后唐灭梁
后晋纪
  割让幽蓟
后汉纪
  严酷之政
后周纪
  高平之战
  世宗征淮南

内容摘要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无论是在史学史,还是在文学史上,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学双璧”。全书卷帙浩繁
,共294卷,300余万字,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民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
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的青睐,视之为必读之书。
然而,读完30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需要坚强的毅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资治通鉴》一书的精华,崔雪娇编的这本《资治通鉴彩图馆》精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且精彩的篇章,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并绘制了大量精美插图,力求更加真实、直观、全面地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精彩内容
 【译文】燕国军队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大小城池望风崩溃。乐毅整肃燕军纪律,禁止侵掠,寻访齐国的隐士高人,致以荣誉礼待。还放宽人民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恢复齐国过去治理国家的良好传统,齐国人民都十分喜悦。乐毅于是就调左军在胶东、东莱渡过胶水;前军沿着泰山脚下向东到达渤海,进攻琅邪;右军顺着黄河、济水而下,屯扎在东阿、鄄城,与魏国军队相连;后军靠近北海,安抚千乘,中军占据临淄,镇守齐国国都。他还亲自到城郊祭祀齐桓公、管仲,旌表齐国贤良人才所住里巷的大门,赐封王蝎的陵墓。经过收敛人心,齐国人接受燕国的封号、领取俸禄的有二十余人;接受燕国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个月之内,燕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都设立郡县治理。
【原文】初,燕人攻安平,临淄市掾田单在安平①,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转。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转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②。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③,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
得全④,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令曰:“城中民出者勿获,困者赈之,使即旧业,以镇新民。”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日:“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呼吸之间克七十馀城,今不下者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今齐人已服,所以未发者,以其妻子在燕故也。且齐多美女,又将忘其妻子。
愿王图之!”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⑤:“先王举国以礼贤者,非贪土地以遗子孙也。遭所
传德薄,不能堪命,国人不顺。齐为无道,乘孤国之乱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故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以求报雠⑥;其有成功者,尚欲与之同共燕国。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夷其宗庙,报塞先仇,齐国固乐君所有,非燕之所得也。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赐乐毅妻以后服,赐其子以公子之服;辂车乘马。后属百两,遣国相奉而致之乐毅,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由是齐人服其义,诸侯畏其信,莫敢复有谋者。
【注释】①田单:临淄人,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市掾(秘书),后来到赵国作将相。市掾:管理市场的官员。②即墨:今莱州。③“独莒、即墨未下”句:只有莒城、即墨没有沦陷。莒城,又称莒州,位于山东省东南部。④“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句:田单是齐国田氏远房的贵族,曾在临淄做过小吏,齐国都城临淄被攻陷时,田单携家乘车逃到安平。一路上见到逃难的车辆十分拥挤,他估计燕军还要
来追,就把车轴用铁皮包起来。过了不久果然燕军追来,齐人争相逃命,一路上许多车辆为夺路互相碰撞,车子撞断了车轴,无法行走,只有田单的车顺利地逃到了即墨。⑤引:拉。⑥雠:同“仇”。
【译文】当初,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安平时,临淄市一个小官田单正在城中,他预先让家族人都用铁皮包上车轴头。到了城破的时候,人们争相涌出城门,都因为车轴相互碰断,车辆损坏难行,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一族因用铁皮包裹车轴得以幸免,逃到了即墨。当时齐国大部分地区都被燕军占领,仅有莒城、即墨未沦陷。乐毅于是就集中右军、前军包围莒城,集中左军、后军包围即墨。即墨大夫出阵战死。即墨人士说:“安平之战,田单一族人因铁皮包轴得以保全,是因为田单足智多谋,熟悉兵事。”于是共同拥立田单为守将来抵御燕军。乐毅包围两城,一年未能攻克,于是就下令解除包围,左军、后军都退到即墨城外九里处修筑营垒,下令说:“城中的百姓出来不要抓捕他们,有饥饿的赈济他们,让他们各操旧业,以安抚新占地区的百姓。”过了三年,两城还未攻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拨说:“乐毅智谋过人,进攻齐国,一
口气攻克了七十余城。现在只剩下两座城没有攻破,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未攻克,是他想倚仗兵威来收服齐国人心,自己好南面称王呀。如今齐国人心已服,他之所以还不行动,是因为他的妻子、儿子在燕国。况且齐国多有美女,他早晚将忘记妻子。希望大王早些防备!”燕昭王听罢下令设置盛大酒宴,拉出说此话的人斥责道:“先王倡导在全国礼
待贤明的人。不是为了多得土地留给子孙。他不幸碰到继承人缺少德行,他不能完成大业,使国内人民怨愤不从,无道的齐国趁着我们国家动乱之机残害先王。我即位以后,对此痛心疾首,所以才广泛邀请群臣,对外招揽宾客,以求报仇。能使我成功的人,我愿意和他分享燕国大权。现在乐毅亲自征战,为我大破齐国,平毁齐国宗庙,报了旧仇,齐国本来就应归乐毅所有,不是燕国该得到的。乐毅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成为大周的诸侯国,两国结为友好邻邦,共同抵御其他诸侯国的来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说这种话呢!”于是将那人处死。又赏赐乐毅妻子以王后的服饰,赏赐他的儿子以王子的服饰,配备君王车驾乘马,及上百辆属车,派宰相送
到乐毅那里,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谢,写下辞书,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从此齐国人敬服乐毅的德义,各诸侯国也敬畏他的信义,没有敢再来算计乐毅的了。
P19-2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