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碎金文丛 9787100120074
  •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碎金文丛 9787100120074
  •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碎金文丛 9787100120074
  •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碎金文丛 9787100120074
  •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碎金文丛 9787100120074
  •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碎金文丛 978710012007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碎金文丛 978710012007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0.32 7.0折 58 全新

库存5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0074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1126069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绛,本名杨季康,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生于9年,江苏无锡人。于东吴,曾先后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949年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先生的主要作品有《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译有《堂吉诃德》《小癞子》等。她还亲手整理钱锺书先生的遗著,先后出版了《钱锺书集》《钱锺书手稿集》等。...

目录
自序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前言
一  神和鬼的问题
二  有关人的问题
  (一)人有灵魂
  (二)人有个性
  (三)人有本性
  1.本性的意义
  2.什么是人的本性?
  3.每个人都具有双重本性
三  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一)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斗争,必有统一
  1.斗争的双方
  2.灵与肉怎样斗
  (二)灵与肉的统一
  1.灵性良心占上风
  2.灵性良心被弃置不顾
  3.灵与肉的妥协
  (三)灵与肉的斗争中,谁做主?
四  命与天命
  (一)人生有命
  (二)命理
  (三)人能做主吗?
  (四)命由天定,故称天命
五  万物之灵
六  人类的文明
  (一)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二)天地生人的目的
七  人生实苦
八  人需要锻炼
九  修身之道
十  受锻炼的是灵魂
  (一)人受锻炼
  (二)在肉体和灵魂之间,“我”在哪一边?
  (三)锻炼的成绩
十一  人生的价值
结束语
注释
  一  阿菊闯祸
  二  温德先生爬树
  三  劳神父
  四  记比邻双鹊
  五  三叔叔的恋爱
  六  孔夫子的夫人
  七  《论语》趣
  八  镜中人
  九  他是否知道自己骗人?
  十  穷苦人三则
  (一)路有冻死骨
  (二)吃施粥
  (三)“瞎子饿煞哉!”
  十一  胡思乱想
  (一)胡思乱想之一
  (二)胡思乱想之二
  十二  她的自述
  十三  韩平原的命
  十四  良心
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

内容摘要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
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精彩内容
一神和鬼的问题现在崇尚科学,时髦的口号是“上帝已经死了”。说到信念,就是唯心,也就是迷信了。唯心,可以和迷信画上等号吗?现在思想进步的人,也讲“真、
善、美”。“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从“知”到“悟”,有些距离,但并非不能逾越的,只是小小一步飞跃,认识从“量变”进而为“质变”罢了。是不是“迷”,可以笨笨实实用合理的方法和逻辑的推理来反证。比如说吧,假如我相信大自然有规律,我这点信念出于我累积的知识。我看到一代代科学家已发现了许多规律。规律可能是错误的(如早期关于天体运行的规律),可以推翻;规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补充。反过来说,大自然如果没有规律,科学家又何从探索?
何从发现?又何从证实呢?大自然有规律这点信念,是由知识的累积,进一步而领悟的。然后又由反证而肯定。相信大自然有规律,能说是迷信吗?是否可以肯定不是迷信呀?
科学愈昌明,自然界的定律也发现得愈多,愈精密。一切定律(指经过考验,全世界科学家都已承认的定律),不论是有关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每一学科的定律,都融会贯通,互相补充,放之四海而皆准。我相信这个秩序井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该是有规划、有主宰的吧?不然的话,怎能有这么多又普遍又永恒的定律呢?
有人说,物质在突发的运动中,动出了定律。但科学的定律是多么精确,多么一丝不苟,多么普遍一
致呀!如果物质自己能动出这么精密的定律来,这物质就不是物质而有灵性了,该是成了精了。但精怪各行其道,不会动出普遍一致的定律来。大自然想必有神明的主宰,物质按他的规定运动。所以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是由累积的知识,进而成为信念,而这个信念,又经过合理的反证,好像不能推翻,只能肯定。
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我觉得是合乎理性的,能说是迷信吗?
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按我国熟悉的称呼,就称“天”,老百姓称“老天爷”或“天老爷”,文雅些称“上天”、“天公”、“上苍”,名称不同,所指的实体都是相同的。
例如孔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十七》)“吾谁欺,欺天乎?”(《子罕第九》)“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十四》)“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第三》)“天生德于予……”(《述而第七》)以上只是略举几个《论语》里的“天”,不就是指神明的大自然或大自然的神明吗?
有人因为《论语》樊迟问知,子日:“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第六》)就以为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但孔子对鬼神并不敬而远之。《中庸》第十六章,子思转述孔子的话:“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日:‘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又,《中庸》第一章:“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所记的话,我按注解解释如下。第十六章说:“祭祀的时候,鬼神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万物都体现了神灵的存在;祭祀的时候,神灵就在你头顶上,就在你左右。”接着引用《诗经·大雅·抑》之篇:“神来了呀,神是什么模样都无从想象,我们哪敢怠慢呀。”这几句诗,表达了对神的敬畏。
《中庸》第一章里说:“最隐蔽的地方,最微小的事,最使你本相毕露;你以为独自一人的时候没人看见,就想放肆啦?小心呀!君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特别谨慎。”P23-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