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好问集(名家选集卷)/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978780598956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元好问集(名家选集卷)/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978780598956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0.79 5.4折 20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校注:李正民

出版社山西古籍

ISBN9787805989563

出版时间2008-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1462639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序言(姚奠中)

  颍亭留别
  饮酒五首(选二)
  后饮酒五首(选一)
  少林
  种松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
  旷明”为韵赋十首(选三)
  宿张靖田家
  萧寺僧归横轴
  南溪
  西园
  西窗
  邓州城楼
  游黄华山
  巨然松吟万壑图
  松上幽人图
  读书山雪中
  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
  王右丞雪霁捕鱼图
  泛舟大明湖
  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一句
  癸卯岁杏花
  湘夫人咏
  西楼曲
  望归吟
  梁园春五首(选二)
  春风来
  老树
  少室南原
  八月并州雁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秋怀
  横波亭
  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
  昆阳二首(选一)
  颍亭
  楚汉战处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
  春日半山亭游眺
  别程女
  出山
  石门
  渡湍水
  十日登丰山
  岐阳三首
  雨后丹风门登眺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选二)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淮右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外家南寺
  杏花二首(选一)
  出都二首
  石岭关书所见
  晋溪
  山居杂诗六首(选三)
  乙巳九月二十八日作
  杨柳
  梁县道中
  长寿山居元夕
  山居二首(选一)
  家山归梦图三首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选三)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
  论诗三十首(选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散曲
文赋
小说
附录

内容摘要
元好问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活动,有一种矛盾的现象:他积极推荐鼓励其友人、门生担任蒙古政府的官职,并结交一些权贵,而自己却坚辞不出仕。继任其父耶律楚材为蒙古中书令的耶律铸曾多次写信并派人招致元好问。元氏回信说:“断不敢往。”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元好问鼓励儒者做官,是为了行儒道;而他自己辞官不就,则是为了尊儒道。道尊则易行,道行则益尊。同时,他不做蒙古帝国的官,也是忠于金国、金君的表现。他的哥哥元好古就死于蒙军的屠刀之下。
    1257年农历9月4日,元好问卒于河北获鹿,归葬于秀容祖坟(今忻州城南韩岩村),享年68岁。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词方面。他对自己的成就极为自信,自许为李白、杜甫品质,而在秦观、晁补之、贺铸、晏?椎乐钊酥?上。其《天涯山》云:“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游泰山》云:“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遗山自题乐府引》云:“客有谓予者云:‘……且问遗山得意时,自视秦、晁、贺、晏诸人为何如?’予大笑,拊客背云:‘哪知许事?且啖蛤蜊。’客亦笑而去。”“哪知许事,且啖蛤蜊”语出《南史·王融传》,原作“不知许事,且食蛤蜊”,表示不屑之意。这种态度确实大幅度地超越了儒家传统的温良恭俭让的樊篱,正是多民族融会的“中州万古英雄气”孕育的结果。无怪乎他敢于以“诗中疏凿手”自任,宣称“未便吴侬得锦袍”了(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五首》之一)。至于他在中国文学批评目前的地位和他对于形成“河汾诗派”的优选者作用,则是李白、杜甫也不能比拟的。元好问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包括他开创断代诗史新体例《中州集》的功绩,在史学界也早有定评。
    元好问诗今存1381首,词今存384首。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尤其是金亡前后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对人民的疾苦十分关切同情,具有诗史的意义,代表了金元诗词的优选成就。清人赵翼说,元好问的诗,“专以精思锐笔,清炼而出,故其廉悍沉挚处较胜于苏(轼)、陆(游)。”(《瓯北诗话》)刘熙载说:元好问的词,“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艺概》)元好问的散文有26卷,众体悉备。受韩愈、欧阳修的影响,风格清新雄健,语言平易自然。
    元好问还著有小说集《续夷坚志》,有207篇文言小说,是今知金代专享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国小说由雅趋俗的发展阶段,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还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
    元好问的散曲今存9首,对元曲有示范作用。元人陶宗仪说:“[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南村辍耕录》)可见其影响之广。
    元好问还有4篇赋传世。其《新斋赋》中说:“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表现了他经世治国的远大抱负和穷则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格。
    元好问在魏道明、商衡辑录的《国朝百家诗略》的基础上编纂的《中州集》,收诗词作家255人,并为其中253人写了小传。收诗2054首,词114首,实属很早的金代诗词总集。此集开创了以诗存史、断代诗史的新体例,对于研究金代诗词和作者、金代历史和总集的编纂体例,均有重要价值。
    元好问编撰的著作,尚有《锦机》、《杜诗学》、《东坡诗雅》、《东坡乐府集选》、《壬辰杂编》,惜此五种均佚失,《诗文自警》有孔凡礼先生辑佚15则,《唐诗鼓吹集》今存。
    总之,文化巨人元好问是时代的骄子。高度汉化的家学、师友渊源和儒家文化教养成为他思想和学术的根底,又吸收了一些道家和禅学的营养。少数民族的英雄气质和生长云朔的自然天禀,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巨变,则影响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愚忠于一家一姓的腐儒之见,使他能够以宏阔的世界观、人生观顺应时代巨变,以优选文化的传承、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为重,将封建的个人名节置于次要地位,终于作出了不朽的历史性贡献。
    元好问集有多种刊本。全集如清光绪七年读书山房刻本,包括诗文40卷,词和小说各4卷,年谱3种,考证3卷,附录、补载各1卷。199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元好问全集》(姚奠中主编),即以此为底本校补增订而成。诗集有明汲古阁本、清人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等。词集《遗山乐府》有明吴讷《百家词》本,《全金元词》所收较为完备。小说有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续夷坚志)评注》(李正民评注,1999年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