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哲学主干说(精)-陈鼓应著作集 97871011618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家哲学主干说(精)-陈鼓应著作集 978710116181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1.73 5.3折 60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鼓应|责编:刘浜江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61816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31755453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一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
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此次出版的“陈鼓应著作集”系列,是他学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

目录

导言
  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方法论
  从“得意忘言”的诠释方法到谱系学方法的应用
    一、前言
    二、得意忘言的诠释方法
    三、谱系学方法的应用
    四、从谱系上探讨哲学史上三大重要议题
    五、结语
    六、后记
概论
  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
    一、前言
    二、老庄道的义涵
    三、老子的道与物关系
    四、庄子的道与物关系
    五、结论
  “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
    一、前言
    二、庄子首次赋予“理”以宇宙论意涵
    三、《说卦》“穷理尽性”在主客架构下的哲学意涵
    四、王弼、郭象对于“理”的阐发
    五、成玄英将“理”提升为本体论最高范畴
    六、程朱理本论的提出
    七、结论
  三玄四典的学脉关系——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一
    一、前言
    二、三玄的主题与主体思想
    三、《易》古经与《老子》思想的内在联系
    四、老子与易传思想发展的脉络关系
    五、《彖传》的自然观及其道家观念丛
    六、《系辞》的易道观及其道家观念丛
    七、结语
  老、庄及《易传》的重要哲学议题——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二
    一、前言
    二、三玄共同的哲学议题
    三、结语
史论
  郭店简本《老子》所呈现的重要哲学问题——由改写哲学史的观点谈起
    一、哲学理论的突破始于老子
    二、老子“有”、“无”的本体论意涵
    三、老子伦理思想的重新思考——老子仁义观的重估
    四、结论
  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
    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特质
    二、道家的思维方式成为历代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三、从道论看哲学的主干地位
    四、先秦道家各派的内圣外王之道
    五、早期儒家的道家化

内容摘要
 《道家哲学主干说》,是“陈鼓应著作集”的收官之作。全书由作者之前所发表的论文合集而成,“形散而神不散”,以《老子》、《庄子》、《易经》、《易传》、
《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王弼、周敦颐、
张载等论著或人物为重点,着重论证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描述的主要是“一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