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97875480598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978754805981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8.42 4.6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宋洁

出版社江西美术

ISBN9787548059813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0237873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子  当妈妈之前要上的预备课
  当妈妈从认识自己开始
  你研究过孩子这本书吗
  好妈妈是学出来的
上篇  爱子心经——孩子,妈妈会这样爱你
第一章  审视你给孩子的爱
  溺爱的心理真相不是牺牲自己,而是宠爱自己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大人永远都是为了你好”是谬论
  慈母让孩子无限扩张,严母让孩子无限萎缩
  自我“牺牲”换不来孩子辉煌的未来
  不自觉地虐待——代代相传的心灵创伤
  “非爱行为”是伤人的爱
  妈妈的爱,为孩子埋下温柔的陷阱
  畸形的母爱,成为孩子自私的源泉
第二章  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爱
  妈妈宠爱孩子有方法,要宠不能惯
  被孩子接受的爱才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爱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
  封闭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伤害
  过度呵护会引发孩子的“母源病”
  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得宠”
  掌握向孩子表达爱的途径,不要忽视爱的表达
  “逗”孩子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
  而不是以你的快乐为目的
  别拿孩子的自尊当儿戏,爱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
  与孩子保持适当距离,也是对孩子的爱
  给孩子合适的心理预期,
  帮助他们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值得妈妈担忧
第三章  爱从认真带孩子开始
  孩子出生头三年没有产生母子依恋,
  以后三十年都难补回
  没有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孩子人格发展就有障碍
  不被照顾的新生儿,易形成人格分裂
  不要轻易让老人或保姆帮带孩子,
  母亲的工作不能由别人代替
  “亲生后母”比后母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孩子的成长需要妈妈的陪伴
  “双生涯”妈妈的带孩子哲学
  不让孩子做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将孩子委托给“高技术”产品,是最不负责的爱
第四章  孩子成长需要一个幸福温暖的摇篮
  家庭温暖来自家人的呵护,而不是金钱的温度
  富裕文明不是指标,
  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才是好环境
  幸福的家是送给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
  房间的布置渗透妈妈的爱意
  幸福之家不能有“瘾君子”妈妈

精彩内容
 溺爱的心理真相不是牺牲自己,而是宠爱自己一般人富贵了想到的是封妻荫子,给子孙留下一
笔可观的财富,自己享受了一辈子,也让子孙享受一
辈子或者半辈子。但是,我们从历史上看,很多人虽然留了很多财富,子孙都不会享受一辈子的。名门之后,还想高人一等,结果是连普通人都不如,享受少而受苦多,有出息的更少。在东南亚的华侨,有很多人发了大财,但是传到第二代,就破产了。
溺爱,对孩子和妈妈来说,不是幸福而是灾难。
因为溺爱,不知多少青少年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和人格魅力;不知多少妈妈为宠爱出孽子而痛心疾首。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相信大多数妈妈已经从无数的前车之鉴中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还是有那么多妈妈控制不了自己的溺爱行为,甚至那些通情达理的高素质知识分子,一面对楚楚可怜的孩子也不禁变成疯狂给爱的妈妈。这是为什么呢?母爱真是如此伟大吗?
其实,溺爱不仅仅出于妈妈本能的母爱,还出于妈妈对自己的宠爱。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即我们现实中的父母角色与理想中的父母角色的内化,当我们为人父母时,这个“我”也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即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溺爱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原因,就是妈妈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
她把现在的孩子,当作自己,按照自己潜意识里的意愿给孩子爱,她根本看不到孩子的成长需求,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例如
那些从小生活贫困的妈妈,就会在物质上大量满足孩子,因为她潜意识里极端排斥贫苦的日子,她给孩子大量的物质,其实是在满足自己“内在的小孩”的物欲。所以,妈妈无节制地给予孩子爱,其实是在无节
制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溺爱表面上是牺牲自己满足孩子的需要,其心理真相却是宠爱自己。
每个妈妈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爱,你是不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爱孩子,你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和孩子一样的童年呢?如果是,请注意了,你也许正在有意无意中溺爱孩子。
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多缺陷,比如他喜欢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在家中依赖父母,日后在外面宁愿依赖同事、依赖上司,也不愿自己创造,不敢表现自己,害怕独立,又或者他喜欢做一个“小霸王”,自私自利,不尊重父母兄弟姐妹,脾气暴躁,性格极端。这些都意味着他的人格还没有趋于成熟和健全。
对孩子真正的爱其实是一种理智的爱。比如,当和孩子一起外出游玩时,孩子发现了很多精美的玩具、美味的糖果、漂亮的衣服……妈妈可以买,但一定要有个节制,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妈妈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