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精神 9787511565594
  • 延安精神 978751156559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延安精神 978751156559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7.5 5.7折 48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建波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5594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1164982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的“精神谱系”。其中,延安精神就是这个谱系中承上启下的历史枢纽,它对中国革命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书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程,如大生产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党的七大等重大历史事件,并围绕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内涵、影响和当代意义进行深入系统的梳理分析。本书史论结合,深入浅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地了解、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对学好党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陈建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与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历史、党的建设。出版专著有《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研究》《国家治理与和谐社会》《科学民主与规范高效的统一:民主集中制的决策与执行体制》等。



目录
第一章  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延安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与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论延安精神
第二章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一节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节  坚定必胜信心敢于斗争
  第三节  坚持团结统一,凝聚抗战力量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  延安整风之前的中国共产党
  第二节  伟大的思想解放:延安整风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节  党的七大和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与党的群众路线
  第二节  延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三节  延安的党风政风
第五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艰苦环境与大生产运动的起步
  第二节  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及其重大意义
第六章  淬炼灵魂:延安的精神文化世界
  第一节  一场精神盛宴:延安文艺座谈会及其影响
  第二节  革命乐观精神的海洋:延安的文体活动
第七章  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第一节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枢纽
  第二节  延安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研究与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要传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和发展实际相结合,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不断在实践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本书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剖析延安精神,深入阐释延安精神赋予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价值。

主编推荐
1.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中承上启下的历史枢纽。本书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剖析延安精神,深入阐释延安精神赋予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价值。
2.大生产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党的七大……本书系统梳理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现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的伟大历程。

精彩内容
 第一节延安的基本状况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
的中南地区,古称肤施、延州。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再出发之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革命在这里又重新燃起了新的烽火和希望。 一、延安的地理与历史延安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黄土高原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
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黄土高原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
黄土所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黄土高原的苍凉与雄阔,给那些海内外到延安追求
革命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德国著名反法西斯女战士王安娜在《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中,这样描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貌以及延安的风光:“渭水的对岸,有一
个尘埃滚滚的小城镇,名叫中部。中部的近郊,有一座被针松环绕、耸入云霄的高山,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巨大陵墓。金黄色琉璃瓦屋顶的寺院,以及为表彰某人的英雄行为或超群的品德而建造的巨大石牌楼,给这座光秃秃的山平添了几分秀
色。我们乘的货车,在秃山的蜿蜒曲折的小道上颠簸行进。分散在山上的小城堡群的灰色壁垒到了山顶便汇集到一处,那就是曾被成吉思汗的军队当做信号塔来使用的望楼。只不过今日的望楼
已成废墟。在已现黑色的山脊上,这些古代的城堡废墟
,巍然屹立,壮美如画。群山耸立,形状变幻多端,显现出粗犷的美,令人感到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座山脉奇形怪状,像是被一只巨手撕裂一样。忽地,一座座丘陵出现在眼前,它们好像是一个个精心巧制的巨型圆蛋糕。这些变幻的景色,简直把人引进一个浪漫主义的世界。这里的山山岭岭,和华北肥沃的平原一样,都是黄土构成的。”“延安坐落在延水的两岸。我们到达延安时,因为不是雨季,从峡谷流
下来的延河水并不多,易于涉渡。夕阳的余晖,映照着
黄土岩的绝壁,反射出淡淡的光,与蓝天交相辉映,风景如画。那远处可见的高高的宝塔,是延安的象征。黄色的宝塔,屹立在黄土的山上,色彩非常调和,构成了奇丽的风光。”作家陈克惠(笔名陆地)回忆1938年10月初刚到黄土高原的情景:“午晌,雾散天开,一眼看去,尽是黄土高原。附近地里,庄稼已经枯黄,等待开镰;远望是重重叠叠的土岭,见不到一片绿叶,也听不到了水声。……只有仰首高瞻,那倒是奇迹,不由使人叫绝: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美极了,在南方哪里去见到这般明净、纯洁、柔和,蓝缎似的苍穹啊!”还有青年革命者这样写道:我们“住的这个黄土山坡,是个英雄的山坡,绵延着中华民族抗敌御侮的爱国传统的山坡。……我守着它,爱它,为它付出劳动,为它去寻觅,去探索,去取得个人生命的光源和热能。在这条路上,有时我被山上尖利的酸枣刺刺伤,我忍住痛,向远远近近的许多黄土山坡眺望,感受许许多多顽强的生命的跳跃,就有了力量,觉得真理像以太那样无处不在,它和生命的热流,汹涌着,跳跃着,鞭策鼓励我前进。”也有爱国华侨在奔赴延安时写道:“进入陕北,我只觉得顿时浑身轻松、畅快:看天,湛兰、高远;看山,雄伟、挺拔;空气清新,野花芬芳;路旁的庄稼和山顶的大树,都象在欢迎我们。就这样,历时一年,行程万里,冲决阻挠,尝尽辛苦,我们终于从异国他乡来到延安,投进母亲的怀抱。”总之,黄土
高原的风土,给那些来到延安的人们产生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是巨大的。
从建立高奴县城算起,延安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延安南门历经战乱与水患,经多次修葺,业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据记载,早在981年至984年之间,延安南川河发生过特大洪水,使延城南端多次遭到洪峰冲击,由于河道西改,军民大受其害。到了1787年前后,南河再次泛滥,又将已经内移的城垣冲毁,发生
了“水推半个延安城”的惊人灾患。当地群众经过数月努力,才重新筑成现存的这段城垣,并在南门上增加了一
个巨幅匾额,上书“安澜”二字,意思是“安水镇澜”。当年很多青年辗转来到延安,有些“一进城门,看见安澜两个字,眼泪就掉下来了。
”安澜门也是延安的象征之一。有白区工作者回忆:“1940年春,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延安。在白区工作多年的我,如今就象真正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到非常亲切。”到了延安,人们油然产生一种到“家”的安稳感觉。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