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文化史(精) 978751046480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战国文化史(精) 9787510464805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1.54 4.8折 6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文郁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64805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66元

货号30183915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吕文郁著的《春秋战国文化史(精)》详细记述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该时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以及在思想、学术、教育、典章制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礼仪风俗、衣食住行等各文化层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及其发展演变情况。本书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整体风貌和发展历程。

目录
导 言 轴心时代与轴心文化
第一章 深刻剧烈的社会变革
  第一节 从统一到分裂
  第二节 土地公有制的崩溃
  第三节 分封制度的瓦解
  第四节 血缘纽带的松弛
第二章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 多元政治下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区域文化格局与学派特色
  第三节 士阶层的崛起
  第四节 百家起源论
第三章 诸子人物及其著作
  第一节 儒家人物
  第二节 儒家著作
  第三节 道家人物
  第四节 道家著作
  第五节 墨家人物
  第六节 墨家著作
  第七节 法家人物
  第八节 法家著作
  第九节 名家人物
  第十节 阴阳家人物
  第十一节 纵横家人物
  第十二节 兵家人物
  第十三节 兵家著作
  第十四节 杂家人物
  第十五节 杂家著作
第四章 教 育
  第一节 官学的没落和私学的勃兴
  第二节 私学与士阶层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
第五章 礼仪风俗
  第一节 婚姻
  第二节 丧葬
  第三节 祭祀
  第四节 宴飨
  第五节 朝觐
  第六节 聘问
  第七节 会盟
  第八节 蒐狩
  第九节 节日
第六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天文学
  第二节 历法
  第三节 医学
  第四节 数学
  第五节 光学和声学
  第六节 地理学
  第七节 生产工艺与技术
  第八节 建筑

内容摘要
 吕文郁著的《春秋战国文化史(精)》揭示了春秋战国时代剧烈的社会大变革及其对制度文化的深刻影响,论述了促成“百家争鸣”文化景观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记述了各学派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评价了各学派流传至今南重要著作,同时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教育、科学技术、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及文学成就等一各个文化层面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叙述,使读者可以从宏观赏了解春秋战国时代基本的文化风貌。

精彩内容
 第一章深刻剧烈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一变革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剧烈的震荡,经过数百年的震荡、整合,中国的国家形态、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阶级关系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使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第一节 从统一到分裂
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形成于西周。周人推翻了殷商的统治之后,在政治上实行大分封制度。原来殷商的盟国、属国都接受了周人的统治,他们都承认周王为天下共主,向周王俯首称臣。周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大规模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使那些战略要地都由周王的亲信直接统治、管理。这样,周王就成为全部统治区域的最高主宰。所有的诸侯及其臣民都是周王的臣属。故《诗经·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西周时代的大一统局面。
大一统局面的破坏是从王权的衰落开始的。《史记·周本纪》说:“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汉书·匈奴传》说:“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允之故’;‘岂
不日戒,猃允孔棘’”。周懿王之孙周厉王暴虐而又好利,他宠信奸佞小人荣夷公,不听召穆公和芮良夫等人的劝谏,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民怨沸腾,厉王乃派官吏监视国人,有出怨言者则杀之,结果“诸侯不享,王流于彘”。周厉王被国人赶跑,十四年后死于彘,其子周宣王即位。宣王号称中兴之主,他力图重振周室权威,然而已回天无力。他不听大臣劝阻,强行立鲁武公之庶子戏为鲁国君位继承人,是为鲁懿公。鲁国人根本不买宣王的账,杀了鲁懿公而另立其兄伯御。宣王因鲁国不听王命而擅自立君,出兵伐鲁,另立懿公之弟孝公为鲁国之君,“诸侯从是而不睦”。更有甚者,周宣王因得罪诸侯杜伯,杜伯挟嫌报复,结果周宣王被杜伯用箭射死。周王的威风简直扫地以尽。西周初期周天子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王室东迁以后,由于西部王畿全部丧失,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还不及西周的二分之一。王畿缩小了,王室的财政收入大大减少。随着王权的衰落,很多诸侯不再向王室缴纳贡赋,王室的经济来源几近枯竭,财政状况日益拮据,就连祭祀、庆赏、丧葬、嫁娶等基本费用都难以筹措,以致不得不向诸侯求借。《春秋·隐公三年》:“武氏子来求赙。”《春秋·桓公十五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春秋·文公九年》又说:“毛伯来求金。”《春秋》中记述的武氏子、家父、毛伯都是周王派去求借的使者。堂堂周天子,竟然不得不向自己的臣属伸手求借,其财政之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