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锢败局 9787214255648
  • 党锢败局 9787214255648
  • 党锢败局 9787214255648
  • 党锢败局 978721425564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党锢败局 9787214255648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6.07 4.4折 59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兴无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55648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219389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兴无,1964年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文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著有《刘向评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等。

目录
第一章孝灵皇帝1
享国最久的帝国2
占星术的失误3
孤儿、天子、母后4
士大夫与宦官12
北宫政变21

第二章大放逐39
被出卖的将军40
御座上的青蛇42
党人与太学生45
李校尉与郭处士55
党狱62
黑暗中的对话78

第三章风雨如晦81
胡太傅82
李太尉85
段将军89
蔡议郎94
鸿都门学97
酷吏102
鲤鱼腹中书109
卖官鬻爵112
法治的失败113
屠夫的女儿成为皇后118
焦尾琴120

第四章太平道123
难民的幻觉124
岁在甲子129
大赦133
战场137
五斗米道145
机变与隐患147

第五章烽火狼烟155
凉州156
两都赋161
夷夏之分163
羌族史诗166
羌乱180
鹰犬与豺狼193

第六章北邙山207
天子的发明208
州牧与校尉210
大行皇帝214
大将军217
引狼入室221
黑夜暗流225
董卓进京230
天子别姬236

第七章东京西京239
军阀240
关东联军242
天子西迁245
曹操奋一军之勇252
西蜀割据255
荆州割据257
辽东割据261
江东英雄262
冀、幽争夺战270
刺杀董卓279

第八章蒿里行283
蔡邕之死284
南行的诗人285
长安变局287
青州黄巾292
屯田令293
赵太仆296
孙策据有江东298
死里逃生300
天子还都305
易京楼319
代汉者当涂高320
挟天子以令诸侯322
蒿里行331

第九章日蚀苍黄333
征讨袁术334
排除异己336
兵不厌诈338
绞杀吕布339
逐鹿中原343
煮酒论英雄350
官渡之战355
梦兆龙蛇358
攻克邺城362
东临碣石有遗篇366
三顾茅庐369
丞相专制371
赤壁之战373
平定凉州376
天下三分379
皇帝与编年史381
文姬归汉384
禅让386

第十章遗响389
天下大势390
墓穴诅咒391

附录 东汉帝王列表392
初版后记393

内容摘要
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国,开创并发展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是中华本土文化孕育出来的强盛时代。然而自东汉和帝以后,君主幼弱,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士族崛起,庄园经济等现象比肩接踵,至桓、灵以後,这些矛盾爆发。本书截取了大汉帝国灵帝、献帝两朝52年的时间段,全景式地展示了这个帝国走向灭亡的过程,揭示了汉帝国灭亡的多重原因,并由此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些根本矛盾。作者史学功底深厚,基于各类史书及史料,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记录了东汉王朝衰落下来的历史过程,并对其间的关键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均有很到位的剖析,探索导致这个强大王朝走向末路的错综复杂的原因。一幕幕帝国王朝的兴衰成败、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为后人理解政治兴替的潜规则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资料。

精彩内容
 享国最久的帝国冬天,是死亡的季节,夕阳透着惨白,沉沦于西山。
孝桓皇帝永康元年(167)的冬天,是本朝世祖光武皇帝中兴以来的第一百四十三个冬天,大统延嗣了十一位君主。倘若上溯到高皇帝开
辟大汉基业的那一年,这便是第三百七十二个冬天了,大统之中,也得再上溯十三位君主。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单凭这样的年龄,就足以在历史学家的笔下赢得美好的声誉。这不仅是对在本朝之前只有十五年的秦帝国而言,就是对直至公元1911年的中华帝国历朝历代而言,本朝也是享国最久的帝国。事实上,在史学家的心目中,能和本朝共享最高荣誉的帝国,仅仅是7世纪到10世纪的大唐帝国而已。本朝的国号“汉”,成了所有中国人的代称。
当然,久盛必衰,是中国哲学中丝毫不用证明的道理。先哲云:“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老子》)因而本朝的灭亡也在所难免。可是,对于每一个生活在本朝现实中的人来说,偌大一个--帝国的衰亡,绝非是一件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事件。
占星术的失误二百多年前,占星家们就预言本朝的灭亡了。那是在汉武帝崩后,刚刚达到极
盛的王朝,因为和匈奴连年开战,又陷入了困顿之中,民间便开始怀疑朝廷的气数。有位叫路温舒的方士,从小跟他的祖父学天文历算之学,认为汉家有“三七之厄”,也就是说,汉家的天命只有三七的乘数,即二百一十
年。宣帝朝,他做到了I临淮太守,便向朝廷上了道密奏,汉家叫“封事”,将他的预言备案以为警戒。到了成帝朝,因为孝成皇帝的性欲很强,经常在后妃怀孕时行房事,导致其多次流产,所
以一直没有皇子诞生,朝廷的统嗣出现了危机。此时,另一位叫谷永的文士再次提起这个预言。汉家的天子们对这些警告充耳不闻,但孝成皇帝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的一位娘家侄子王莽却铭记在心,他不仅要利用这一预言,而且刻意要使预言
兑现。孝平皇帝元始五年(5)冬天,在安汉公王莽的安排下,平帝开始生病,到十#I的一天,安汉公又安排了平帝驾崩归西。这一天,大汉帝国的年寿恰满二百一十岁。
预言实现之后,安汉公便成立了一个国号叫“新”的王朝,自己做了天子。但他谋杀汉家天子的事引发了地方大臣和民众的起义,人们似乎还是期望做大汉的臣民,于是,王莽的帝国几乎同秦帝国一样的短命。大汉帝国在世祖光武皇帝的手中得以光复,起死回生。史家郑重地将世祖以前的朝代叫作“前汉”,将世祖光复的朝代叫作“后汉”。至今,人们谈起世祖光武皇帝带兵收复长安时的情景,仍是绘声绘色,仿佛目睹亲历:世祖光武皇帝和他的部下们穿戴整齐,大冠、宽衣、博带,朴素中显出无与伦比的高贵与庄重。那些年迈的前朝官吏们恭候在道边,流着眼泪庆贺道:“没想到今天又见到汉官威仪!”时至今日,占星家们似
乎不再公布耸人听闻的政治预言了,因此,永康元年的冬天,就被他们粗心地放过。可是,一切关心本朝命运的官吏和人民,都感受到了异样的寒冷。事实上,后代的历史学家们正是把这个冬天,当成了我们大汉帝国的最后一个季节,当作本朝寿终正寝倒计时的开始。
孤儿、天子、母后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八丁丑日,本朝帝都洛阳城中那座最大的宫殿,笼罩在不祥的氛围之中。不久,京城的吏民都被告知:天子崩于德阳殿。
有一个事实,是让任何朝代的吏民们都难以接受的,那就是天子崩逝时年仅三十六岁。不过,对于本朝的吏民来说,这已经不以为怪了。本朝列祖列宗皆不永年:世祖光武皇帝年六十二,孝明皇帝年四十八,孝章皇帝年三十三,孝和皇帝年二十,殇帝年仅二岁,孝安皇帝年三十二,孝顺皇帝年三十,冲帝年仅三岁,质帝年仅九岁。这些天子向世人显示着血脉基因的退化,此乃天命,非人力所能为也。
按照惯例,臣下们必须用道德的标准评价这位刚刚宾天的天子,为他上一个谥号。天子太年轻了。他十五岁登基,可直到他三十岁时,才从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梁
冀手中收回大政。然而,由他做主的六年,同样使人失望。
对此,天子生前不是没有自知之明。在他三十一岁
那一年,有一天,为了不使臣下惊慌失措,他故意作出放松的姿态询问近侍大臣爰延:“依卿看来,朕是什么样的君主?”爰延答道:“和我们大汉的列祖列宗相比,陛下算是位中等的君主。”汉家的吏民品评事物,喜欢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中还可再细分上、中、
下三等,共为九等,或称九品。在本朝最伟大的史家班孟坚的著作《汉书》里,便将自有人类以来的历史人物依九品等第评论了一番。中等的人物,是在圣人之下,不肖小人之上的平常人。爰延的意思是说:像陛下这样的君主,自己不可能有所作为。如果被贤臣辅佐,天下就会大治;如果被小人包围,天下就会大乱。这个评价直切而不落阿谀之嫌,可更多的还是对天子的期望。天子是个聪明的年轻人,为此,他提升了爰延的官职。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