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丰辛夷/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旅丛书 978755920349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旱丰辛夷/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旅丛书 978755920349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7.96 4.3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池|责编:董维东|总主编:苑利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

ISBN9787559203496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1016717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主编寄语  苑利
序言  张池
1  一个“花痴”的爱花情结
2  初向“吴山”行
3  吴家后山——吴三桂后人的山?
4  吴家后山的地理状况
5  道家仙所与村民习俗
6  “靠天吃饭”——吴家后山上的种植业
7  江油地区的药材种植分布
8  “青山尽种辛夷树”
9  辛夷的药用价值
10  辛夷树的栽种与其花果采摘方法
11  运输与交易模式的变革
12  辛夷药材的营销与发展状况
13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4  “拍电影”与“进京赶考”
15  “舒适区”
16  吴家后山赏花行
17  花儿、少女与小木屋
18  “6000微视觉”
19  “网红”李子柒
20  高校与农业文化遗产
后记

内容摘要
作为“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其一的《旱丰辛夷》,记录了作者在四川省江油市旱丰村吴家后山调查“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所思。
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作为背景,介绍了旱丰村吴氏宗族的迁徙史与语言;并梳理了辛夷树的主要生长地吴家后山的地理状况、矿产资源以及自然灾害;这里是吴三桂后人的居住地?接下来立足当地,以叙述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揭示人的精神内核与辛夷栽培之间的联系;吴家后山上为何形成了辛夷花为主体、农业为辅的传统生产模式?在剖析其后,不由忆起江油自古以来就形成的“药市”;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书中集中展现了吴家后山辛夷树的分布状况及成因、种植与采集方式,还原了吴家人在药市中与计划经济时代所处的位置与交易行为;并着重挖掘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的价值所在以及“申遗”之路。

精彩内容
 20世纪80年代,有部香港武侠电视剧《再向虎山行》风靡内地。而从未去过考察地的我,就将第一次进山行动命名为“初向‘吴山’行”。早在我去江油考察前,一
些朋友就跟我说:辛夷花林所在的吴家后山区域山高坡陡,一定要小心调研。言语中似乎带着“上山打虎”的悲壮之气。无论如何,既然决定要去做,我还是满心希望在未来的调查中不要见到“大老虎”,而是能够捡到“宝”,完成这本书的写作。然而,刚到江油,我就碰到了颗“大钉子”。
趁着开具介绍信的间隙,我决定上山走一趟,熟悉下当地情况。8月8日清晨,简单解决早饭后,我准备先去吴家后山所属的大康镇。 大康镇位于江油市西北十
多公里处,去那的班车价格
很便宜,只需要3元钱。到了大康镇,本想在路边找个三轮“蹦蹦”把我带上吴家后山,怎知山路太陡,而“蹦蹦”马力不足,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山。无奈之下,我只得独自步行上山。正值秋收季节,秋高气爽,吴家后山下风景宜人。
吴家后山是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东南部、属大康镇管辖的一座孤独的山脉。它的山下就是2008年“5·12大地震”核心区之一的北川县。
后来坐在搭载的摩托车后座上,我看到很多崭新的悬崖,就是因地震垮下来的。上山的路异常陡峭,不时能看到垮塌的路基与山石,不少路段的道路倾斜度估计能达到75度。由于地震的原因,山体不少地方的植被至今还未恢复,一旦下雨就极易引发泥石流。据说,有一年山上突发暴雨,洪水穿过村子,卷走了一切接触到的东西。很多人来不及撤离,葬身于湍急的泥石流之中。而路边的山崖似刀劈斧凿,更是加深了我的恐惧感。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快速降低,飕飕的冷风冻得我直打哆嗦。由于空气稀薄,摩托车动力也大打折扣,速度好像乌龟爬行似的。但越往上走,风景越发优美。
站在路边,我能看到脚下广袤的川西平原、茂密的树林以及天上一朵朵白云,一瞬间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大约50分钟后,我到了山顶。
眼前出现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坝子”,这就是吴家后山了。
说实话,我真佩服当地居民的祖先,能找到这个山窝窝里生活。躲在这里,外人肯定是找不到了。摩的师傅介绍,虽然这是山里,但是村民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可以说是家家有车,因此山下的姑娘们还是愿意嫁过来的。
时值8月,然而对于吴家后山这样的高寒山区而言,已经是凉风习习。下车后,我赶紧来到事先联系的农家乐,点上一份农家餐,喝杯土酒暖暖身子。所谓“农家餐”,其实就是老板自己家平常的吃食。老板娘做了午餐,我给点儿钱顺便搭个伙而已。值得称道的是,即使地处深山,老板娘的厨艺还是很不错的。菜不成不辣,刚刚好。
在所有的菜里面,最美味者当数餐桌上的猪头肉。
脆脆的,嫩嫩的。也许是老
板看出了我吃相有点“狼狈”,就笑着介绍说这可是山里农户养的香猪。除此之外,土鸡、土鸭、山羊等动物也
都是当地特产。尽管吴家后山山高坡陡,村民们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掌握了一套养殖技术,以弥补药材生产的不足。山上草木茂密,能够为土猪提供丰富的猪草。
而鸡、鸭等家禽散养在林间,以食昆虫为生。山区冬季长夜漫漫,气候湿冷,这些动物能够为山民们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丰富的蛋白质,帮助他们熬过寒冬。
在过去,每到冬夜,全家人就围坐在堂屋里的火塘旁取暖。火塘中央的铁架子上的锅里煮着饭食,屋内则挂满了腊鸡与腊肉。而自从开展多元化种植,地里全是杜仲、天麻等药材,农户们颇担心散养会破坏药材园。
随着近些年来生态改善,山里还出现了黑熊、麂子和野猪等动物,牲畜就更不敢散养了。因此,他们就在房子后面用竹片和塑料网圈出一
片地,圈养牲畜。尽管现在养殖业都以圈养为主,出产的肉类仍肉质鲜美,品质与放养的毫不逊色,富有原生
态气息。例如村民们养猪,较少使用饲料,基本上不会打各种抗生素。他们都是在每天农活结束后,将在山林里用镰刀割下的“猪草”装进背篓,喂给猪吃。有时也会喂人吃过的剩菜剩饭,作为营养补充。其实这些猪草多含有草药成分,加之特殊的山地气候,导致土猪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强,也极少生
病。养出来的猪肉质紧实,肥而不腻,算是当地的优质食品。
土酒也是地方特产。曾经山里有烧酒坊,如今村民们则去大康镇购买“苞谷烧”。带回家后就将天麻泡在酒里,制成“天麻酒”。要是吃饭时倒上一口,那可真是爽口又“巴适”。吃午饭时,老
板给我倒了一杯,让我尝尝鲜。看着略带昏黄的酒水,估摸着约有50多度。为了暖身子,抵御寒风,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还真别说,酒的味道还不错,回甘中带着
一丝丝的药香。仅仅喝了一
小杯,我就感觉酒的后劲实在是太大。大约十多分钟后,我的脑袋晕乎乎的,脚也
站不稳,身上倒也变得暖和起来了。
P8-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