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故事(权威典藏版欧美中小学通识启蒙读本) 978720111707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的故事(权威典藏版欧美中小学通识启蒙读本) 978720111707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2.71 3.5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总主编:张丽|译者:王乐

出版社天津人民

ISBN9787201117072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869949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VanLoon.H.W.,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目录
第一章  成长环境
第二章  人类始祖
第三章  远古人类
第四章  象形文字
第五章  尼罗河流域
第六章  古埃及的故事
第七章  两河流域
第八章  苏美尔人
第九章  摩西
第十章  腓尼基人
第十一章  印欧民族
第十二章  爱琴海
第十三章  古希腊人
第十四章  古希腊城邦
第十五章  古希腊的自治
第十六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
第十七章  古希腊的戏剧
第十八章  希波战争
第十九章  雅典与斯巴达
第二十章  亚历山大大帝
第二十一章  小结
第二十二章  古罗马与迦太基
第二十三章  古罗马的崛起
第二十四章  罗马帝国
第二十五章  拿撒勒的约书亚
第二十六章  古罗马的覆灭
第二十七章  穆罕默德
第二十八章  查理曼大帝
第二十九章  北欧人
第三十章  骑士制度
第三十一章  中世纪的自治
第三十二章  中世纪的贸易
第三十三章  文艺复兴
第三十四章  表现的时代
第三十五章  伟大的发现
第三十六章  佛陀和孔子
第三十七章  宗教改革
第三十八章  英国革命
第三十九章  势力均衡
第四十章  俄罗斯的崛起
第四十一章  俄罗斯与瑞典
第四十二章  普鲁士的崛起
第四十三章  重商主义
第四十四章  美国革命
第四十五章  法国大革命
第四十六章  拿破仑
第四十七章  神圣同盟
第四十八章  大反动
第四十九章  民族独立运动
第五十章  发动机的时代
第五十一章  社会革命
第五十二章  解放
第五十三章  科学时代
第五十四章  艺术
第五十五章  殖民扩张与战争
第五十六章  新世界

内容摘要
 《人类的故事》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写给青少年的人类历史启蒙佳作。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写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杰作。在书中,房龙以睿智而风趣的语言讲述着着一个又一个文明更替、兴衰的故事,被誉为“最好的历史入门书”。本书自出版以来备受读者赞誉,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中小学人文启蒙必读书目。

精彩内容
 就我们所知,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初始的时候是一个燃烧着的大火球,是浩渺宇宙之海中的一
团小小的烟云。逐渐地,历经数百万年,地球的表面被烧光了,一层薄薄的岩石覆盖在外面,瓢泼大雨始终在倾泻着,敲击着这无生命的岩层,侵蚀着坚硬的花岗岩,并将泥沙冲入山谷。在冒着热气的地球上,高高的悬崖之间隐藏着一些山谷。
当太阳破空而出时,最后的时刻到来了——此时,这个小星球上有几个小水洼,而正是这些小水洼,在后来发展成了横亘东西半球的浩瀚的大海。
最终,伟大的奇迹出现了——原先的无生命之物竟然创造出了生命。
在茫茫大海之中,首批包含着生命的细胞漂浮其上。
在数百万年的光阴里,这批细胞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在经历了漫长的一段时间后,它们产生了一些习性,这让它们可以更容易地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生
存下来。这些细胞中,有些特别喜欢待在湖泊和水洼
的黑暗深处,愿意将根扎在水中沉积的淤泥里(淤泥是被雨水从山顶上冲下来的),于是,它们就长成了植物。
其他的细胞则对到处游荡特别感兴趣,于是,它们就长出了奇怪的、有关节的腿,开始像蝎子一样在海底四处爬行,而植物和如同水母一样的淡绿色生物就在它们的周围生长着。还有另一些细胞(其上覆盖着鳞片)凭着游泳技能,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不断地寻找食物。慢慢地,无数的鱼类充斥在海洋里。
同时,植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为海底空间已经不足以让它们居住,所以,它们开始寻找新的家园。它们无奈地离开水,将自己的新家安在海滩或山脚下的泥岸上。大海的潮汐每天两次将它们淹没。而在余下的时间里,这些植物让自己尽可能地适应不太舒适的环境,努力在覆盖着地表的稀薄空气中生存下来。
历经数个世纪的适应,它们学会了怎样在空气中活得如在水中一样轻松、自在。最后,它们长得越来越大,变成了树丛和灌木丛。接着,它们还学会了开
花,将忙碌的鸟类和大黄蜂吸引过来。这些忙碌的鸟
类和大黄蜂将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到远方的各个角落。
最终,绿色的草原和枝繁叶茂的大树将整个地球都覆盖了。
随后,一些鱼也开始离开大海,试着用肺(像从前用鳃一样)呼吸。它们就是我们所说的“两栖动物”:它们可以在陆地上和水中生活,且都能生活得舒适、安逸。你可以从在你面前跳过的第一只青蛙那里看到,两栖生活对它来说是多么得心应手,多么逍遥自在。
这些动物一旦离开了水,就慢慢适应了陆上生活。有些发展成爬行动物(这类生物爬行时像蜥蜴一样),它们和昆虫一块儿生活在寂静的森林中。为了适
应松软的土地,并在其上更快地移动,它们让自己的腿日益发达起来,个头也长得越来越大。最终,这样的一些庞然大物(生物学手册上说它们是鱼龙、巨龙、雷龙)布满了地球,它们一直长,长到三四十英尺长,甚至可以与大象嬉戏,如同大猫逗弄小猫一样。
某些爬行动物家族的成员开始了树上的生活(当时的树木高100多英尺)。它们已经无须用腿行走,不过,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快速地从一根树枝移动到另一根树枝上。所以,它们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皮肤变成了一种好像降落伞一样的东西,这种东西由它们的体侧一直延展到前脚的小脚趾。慢慢地,这个“皮降落伞”的外面开始覆盖上羽毛,而它们的尾巴则变成了转向杆——最终,它们发展成可以由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的真正的鸟类。
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在极短的时间内,所有的大型爬行动物都灭绝了。我们不清楚原因,或许是由于气候突变,或许是由于它们长得太大、太长,但却不会游泳、行走、爬行,只能在巨大的蕨类植物和树木面前徒然地看着,而无法捕食,最终饿死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持续了数百万年的巨型爬行动物的古老帝国,就这样宣告终结了。
然后,完全不同的生物将这个世界逐渐占据了。
它们的祖先是爬行动物,不过,它们又和爬行动物截然不同,因为它们哺育后代的重要器官是乳房——雌性动物的乳房。所以,它们被科学家称为“哺乳动物”。它们已经褪去了鱼鳞,身上并不像鸟一样长出羽毛。相反,它们浑身长满了毛发。
无论如何,哺乳动物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习性,这让它们与其他动物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母亲在体内孕育胎儿,直到幼崽出生。而除此之外的任何动物(截至那时为止)均是让自己的孩子们暴露在或寒冷,或酷热的环境中,以及受其他野兽袭击的危险之下。
哺乳动物让幼子长时间地跟随在自己身边,在它们依旧太弱小,无法自保和对敌的时候呵护着它们。
如此一来,哺乳动物幼崽的成活率大大增加,因为它们可以从母亲那里学到很多的本领。假如你曾见过母猫教小猫咪怎样照顾自己,如怎样洗脸、怎样捕鼠的,你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关于这些哺乳动物,我就说这些,因为你们已经了解得太多了。在你的周围,生活着很多哺乳动物——它们可能还是你的玩伴。而在动物园的铁栅栏后面,你还可以看见可能比较陌生的、它们的远亲。
现在,我们到了将分界线指明的时候了:人类从各色各样的生物种群的漫长队伍中离开,开始用理性来掌控自己的种群的命运。
有一种哺乳动物,其寻找食物和栖身地的能力要
远胜于其他族类。它学会了在捕捉猎物时使用前脚。
经过长期的练习,它发展出了像手掌一样的爪子;又经过无数次尝试,它学会了将全身的重心放在两条后腿上(这是—个难度极大的动作,尽管人类做这个动作已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不过,每个孩童还是得从头学起)。
这种动物介于猿和猴之间,但比它们都要优越。
它最后进化成最成功的猎捕者,不管在怎样的气候条件下都可以生存下来。为了让自己更安全地生活,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活动。它们还学会了用奇怪的叫声给孩子们发信号,警告它们危险的来临。数十万年之后,它们开始用喉部发出的这些声响来彼此交流。
这种动物(也许你无法相信),就是最早的“类人”祖先。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