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散文小史(精) 978730129771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散文小史(精) 978730129771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5.28 6.1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771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0626763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

目录

绪论  中国散文与中国小说
  一关于“散文”
  二关于“小说”
  三文类边界的建立与超越
  四本书的叙述策略
第一章  史传之文与诸子之文
  一从言辞到文章
  二从直书到叙事
  三百家争鸣
  四诸子遗风
第二章  辞赋、玄言与骈俪
  一两汉辞赋
  二魏晋玄言
  三六朝骈俪
  四山水与纪游
第三章  古文运动与唐宋文章
  一唐代古文运动
  二宋代古文运动
  三赠序、墓志与游记
第四章  八股时代与晚明小品
  一八股文体
  二文必秦汉
  三独抒性灵
  四晚明小品
  五从山人到遗民
第五章  桐城义法与学者之文
  一选本的魅力
  二古文与时文
  三桐城文章
  四学者之文
第六章  从白话到美文
  一报章与白话
  二译文与美文
  三杂感与小品
  四孤独与生机
主要参考书目
书名及人名索引条目
《中国散文小说史》新版序
生命中必须承受的“重”
——《中国散文小说史》新版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散文小史》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散文发展的过程,着重于散文文类演进过程和轨迹的描述阐发,凸现了中国散文历史发展历程和特点,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颇具特色的专题史著作。本书一方面概述秦汉的史传之文与诸子之文、两汉辞赋与六朝骈俪之文、唐宋古文、明清八股文及近代散文的发展历史,一方面又突出中国散文史上的一次次论争,如六朝的文笔之争、唐宋的古今之争、清人的骈散之争、近代的文白之争,行文虽高度浓缩,却也多角度地体现了散文兼及文与学、骈与散、审美与实用的特征,反映了作者独到的眼光与见识,是一部适宜大众阅读的学术普及著作。

精彩内容
一部中国文学史,是在先贤的创造与后辈的阅读中共同完成的。没有庄周的汪洋恣肆、班固班固的法度谨严,也就没有充满魅力的《庄子》和《汉书》;反过来,《庄子》《汉书》的千古流传,又有赖于后世无数读者的诠释与模仿。谈论中国散文的起源与发展,不能不考虑唐、宋、明、清乃至近世文人学者的选择。之所以从唐代说起,就因为自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历代文人大致认可其对秦汉之文与魏晋之文的区别。正如清人方苞在其《古文约选序例》中所说的:自魏晋以后,藻绘之文兴,至唐韩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辨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没有注重藻绘的骈文,也就无所谓“质而不芜”的古文。对古文、骈文的界定与评价历来天差地别,但“八代之文”不同于“秦汉之文”,这点一般不会有异议。韩愈的“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主要还是追求因文而及道;柳宗元之取法五经并参照孟、荀、庄、老,着重点已由明道转为论文。唐宋以下,古文蔚为大观,“追踪秦汉”因而成了取法其上的标志。也有人主张模仿韩柳而不是《左》《史》,可那是因为秦汉之文如远隔大海的蓬山绝岛,非唐宋文做舟楫不能到达。对于明清文人来说,六经子史不但是文章的范围和根基,而且本身便是天下之至文。屠隆对前后七子的模拟剽窃很不以为然,可这不妨碍其在《文论》中对六经子史推崇备至:夫六经之所贵者道术,固也,吾知之;即其文字奚不盛哉!《易》之冲玄,《诗》之和婉,《书》之庄雅,《春秋》之简严,绝无后世文人学士纤秾佻巧之态,而风骨格力,高视千古。若《礼?檀弓》《周礼?考工记》等篇,则又峰峦峭拔,波涛层起,而姿态横出,信文章之大观也。六经而下,《左》《国》之文,高峻严整,古雅藻丽……贾、马之文……屈大夫之词赋……庄、列之文……诸子之风骨格力,即言人人殊,其道术之醇粹洁白,皆不敢望六经,乃其为古文辞一也。尽管《文选》对历代文人影响极大,但其排斥“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六经子史,却没有被后世所接受。同样区分文笔,刘勰的做法无疑妥当些。《文心雕龙》中论文、叙笔各十篇,其中叙笔部分首列“史传”和“诸子”。实际上,后人追慕模仿的“秦汉之文”,也正是这“史传”与“诸子”。因而,本章之论述,以先秦两汉的“史传之文”和“诸子之文”为中心。至于领尽风骚的汉赋,以及魏晋骈散渐分的文学走向,则留在下章论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