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纪行 978751438046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孔子纪行 978751438046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0.83 4.2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80460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30789638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蔡志忠,1948年生人, 1983年开始创作四格漫画,已有100多部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过了4000万册。近几年,蔡志忠和现代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多本漫画国学作品,如《史记》、《老子》、《西游记》等,广受读者好评

目录
孔子传
十五而有志于学
三十教书于阙里
四十退而修诗书礼乐
五十出而仕之
七十而从心所欲
仲尼弟子列传
品德高尚者
善于政事者
擅长言语者
精通文学者
其他弟子

内容摘要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书中,蔡志忠按照时间顺序,将孔子一生各个阶段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讲述出来,并配以插图。并将孔子知名弟子的事迹整理为“仲尼弟子列传”。

精彩内容
 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化与教育制度,开创了东方儒家思想,他就是至圣先师“孔子”。
太史公司马迁说:自古以来,天下君王、贤人也够多的了,活着时荣耀
显贵,死了之后什么也没了。
孔子以一介布衣传世十多世代,学者们无不以孔子为宗师,天子王侯全国谈及六艺的人,都把孔子学说用来作为最高准则。孔子真可算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像高山一样令人景仰,像大道一样令人遵循。
虽然我无法达到这种境界,内心却非常向往。
鲁襄公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出生时,鲁国建国已经将近三百年了。
孔子的父亲孔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勇士,身长十尺,武力绝伦,曾担任陬邑大夫。原配生九个女儿,妾虽生
一个儿子孟皮,可惜腿部残障。六十四岁以后,又娶颜氏,夫妇两人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之后才生了孔子。
孔子刚出生时,头顶凹陷,因此取名为丘,字仲尼。
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岁。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孔母颜征带着孔子从陬邑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五六岁时,曾看过一次郊祭会,从此他玩游戏时常摆弄备种祭器,学大人祭祀的礼仪动作,扮演主祭的角色。
母亲颜氏问:“你怎么玩这种游戏?”孔子说:“我在学习啊。”母亲说:“你长大之后要去当管庙的官吗?”孔子说:“我不做管庙的官,我要像父亲一样,做个人人敬仰的大夫。”鲁襄公三十年,孔子九岁。
这一年,郑国名相子产执政,进行由上而下的改革,限制贵族的特权,整顿田制,并以实施宽猛相济的怀柔政策和严刑峻法管理百姓。
子产执政第一年,众人歌唱道:“把我家的衣帽没收来贮藏,把我家的田亩收来查编又丈量。谁去杀子产,我愿意帮他忙!”到了第三年,众人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来教诲;我有田池,子产来栽培。子产如果死了,有谁来继位?”子产执政三年有成,郑国大治。
后来他又“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法铸在鼎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刑法的先例,人民守法。孔子长大后,子产成为他极为尊敬的偶像。
鲁昭公五年,孔子十五岁。
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贵族,曾在宋国宫廷职司上卿,后来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迁到鲁国,到了孔子这一代时,家道已经没落。由于父亲曾当过陬邑大夫,所以孔子有资格
进乡学读书。
孔子长得跟常人不同,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
孔子十五岁时,便立志学习。
他说:“我十五而有志于学。”“学习知识能应时实行,不是令人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令人很快乐吗?不见知于人,心里也不怨恨,不就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必会有像我这样忠信的人,只是没像我这样好学罢了。”“如果能于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了也没遗憾!
”孔子非常喜欢学习,每当进太庙,对祭典之礼的程序和细节都问得清清楚楚。
有人说:“谁说陬邑来的那小子懂得古礼?他进入太庙,事事都问。”孔子听了之后说:“这就是礼啊!”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
孔子说:“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到了极点,就能够感
动神祗,感化四面八方的人,这说的就是舜哪!”孔子在他的故乡一心一意地孝敬寡母,他住在阙里,阙里的年轻人们分配打来的野味、捞到的鱼虾,就多分一
些给有父母的人,这是孔子的孝心感化的结果。
孔子说:“里中风俗应该仁厚,如果居住不选择风俗仁厚之地,怎算明智呢?”孔子十七岁时母亲过世,灵柩置于五父之衢,没有立刻埋葬。他希望把母亲、父亲合葬,但找不到父亲的坟墓。陬邑人袂父之母,告诉孔子父亲所葬的位置,但弄不清楚父墓是殡,还是葬?
问见过父亲丧礼的乡人,他们都以为是葬。最后问到曼父的母亲,才知道是殡。于是孔子才把父母合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
孔子说:“我曾听说古人造墓不在墓上堆土筑坟,我是四处奔波的人,不在墓上做标志。”于是推土埋墓,高四尺。孔子便先回去,葬墓的人留下来处理后事。下了一阵大雨,墓塌了,葬墓的人修好墓才回来。
孔子问他们说:“为何你们回来这么迟呢?”葬墓的人回答说:“防山的墓塌了。”孔子默默不出声,葬墓的人连续说了三次。
孔子流下眼泪说:“我听说过,古人不在墓上堆土啊!”孔子为母亲的丧礼举行大祥祭,五天后,孔子弹琴仍不成声调。到第十天,孔子才用笙吹笙歌。P4-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