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菜花(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9787570226108
  • 苦菜花(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9787570226108
  • 苦菜花(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9787570226108
  • 苦菜花(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9787570226108
  • 苦菜花(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9787570226108
  • 苦菜花(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978757022610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苦菜花(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9787570226108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7.16 3.8折 45 全新

库存1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德英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26108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31590528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德英(1935—2022),山东牟平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济南市文联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等职,被山东省政府授予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等。

目录
目录

楔子 / 1
第一章 / 4
第二章 / 23
第三章 / 38
第四章 / 54
第五章 / 71
第六章 / 88
第七章 / 105
第八章 / 129
第九章 / 151
第十章 / 172
第十一章 / 199
第十二章 / 219
第十三章 / 242
第十四章 / 264
第十五章 / 285
第十六章 / 300
第十七章 / 323
第十八章 / 347
第十九章 / 370
第二十章 / 393

内容摘要
《苦菜花》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同日寇、汉奸、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在这里,有双双受难、至死不屈的夫妻;有在敌人面前,忍痛牺牲自己的丈夫,去挽救八路军干部的农村妇女;有忠贞坚定、在艰难困苦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英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为我国红色经典人物画廊增光添彩。

精彩内容
楔子在山东昆嵛山一带,到处是连绵的山峦,一眼望去,像锯齿牙,又像海洋里起伏不平的波浪。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繁茂稠密的草木,人走进去,连影儿也看不见。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茬子,又野性茁壮地抽出了嫩芽。不用人工修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普照下,生长起来。这时,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花卉,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大,深深地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夏天一到,这青山一天一个样,经过烈日的曝晒,骤雨的浇淋,那草木就窜枝拔节很快地长起来,变得葱茏青黑了。这时,山地里一片青纱帐起,那些狼呀山猫子呀野兔子呀……逍遥自在地活跃在里面,就像鱼儿游在海洋里那样。
到了秋天,几阵凉风,几场大霜,草木枯萎了,但它们成熟了的种子,却随风到处散播,传下了后代。
一场大雪,给山野盖上了被子——过冬了。唯有松柴树不怕寒冷冰雪,依然苍葱地站在白皑皑的雪地里,随着凛冽的西北风,摇晃着身子,发出刺耳的呼啸,像是有意在蔑视冬天。人们传说:松树所以四季常青不怕冬,是因为当年唐僧取经时路过山上,急着逃避妖怪的追赶,不小心被松树枝划破了胳膊,松树针上沾了唐僧的血,从此它就长生不老了。
在数不尽的山洼里,山坡上,山麓下,点缀着如同星星一般的村庄。村子大小不一,有一两家三四家的,有十几家几十家的,也有少数一百家以上的。村子的周围都长满了树木,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看到远处一片灰蓬蓬的树林,那就是个村庄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真是一点不假。这里的人们一天到晚同山打交道,就连说话也离不了“山”字。他们称打架叫“打山仗”;孩子丢了东西就会告诉母亲:“我满山找也没找到。”母亲责备调皮的孩子,就会喝道:“你满山跑什么呀!”然而,尽管这么多的山,这么多自然生长出来的财宝,就像这么大的地球而仍然有人没有立足之地那样,有的人还是没有柴烧。难道说,这荒山还有主吗?奇怪得很,就是有。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任意在肥沃的山地上,繁密的草木中,埋上一块石头,做下一个记号,就可以庄重地宣布:这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几千个山岭,属于他私有了。从此,别人再休想去动一草一木,掘一筐土、搬一块石头。
这就是法律!天经地义的法规啊!
人们苦,苦难的人们啊!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深山里,用双手在乱石荆棘中开拓求生的每一寸土地。父亲折断了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汗,儿子从那双干瘪如柴的手中,接过残缺的镢头,继续着前辈的事业。
这样一代一代经过了许多年岁,才在笔直的巉岩上,开垦出和螺丝纹似的一块一垅的土地。这土地是人们的血汗浸泡而成的!这堤堰是人们的骨头堆砌起来的!
人们像牛马一样的劳动着。赤着双脚,在荒芜嶙峋的山峦上,踏出一条条崎岖的小道。他们用麻袋将粪料一袋一袋扛到地里,用泥罐子提水,浇灌着青苗。这一切都是和浑浊的血汗交融着进行的呀!在漫长的岁月里,孩子很少能见到父亲。因为当他还在睡梦中时,父亲就起身顶着满天星星上山去了,晚上父亲伴随着月亮的阴影回来,那时候,抓了一天泥的孩子,早又紧紧地闭上了困乏的小眼睛。可是劳动所得的果实,却要大部分送给主人,因为这山是人家的呀!
长期痛苦生活的磨难和有权势人的不断迫害,使这些贫苦的人们具有一种能忍受任何不幸的忍耐力,他们相信该穷该富是命运注定的,自己是没有力量也没有权力来改变的。他们像绵羊一样驯服,像豆腐一样任人摆布。
对于天下大事他们是很少知道,也并不想知道。因为从古至今不管怎么变化,不管哪个派别来,都要纳税交粮,少交一粒也不行。
这里七八个村子为一个乡,人们就知道乡公所是衙门,是决定他们死活的机关。大多数人在受了屈辱和压榨后,就用祖上传留下来的忍受惯了的卑屈性情忍受下来,不敢去告状。他们知道,“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话的意味。他们也看到,有些人在屠刀摁到脖子上的时候,绝望地挣扎着向刽子手扑去。可是得到的下场是何等的悲惨!不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就是走这两条路:一是逃到深山野林里,结合一伙同命运的人当“红胡子”红胡子——是群众对被迫逃到深山野林中和财主作对的人们的称呼。统治阶级则称他们是土匪。,专门打劫富豪枪杀仇人;一是跑到关东关东——即东北。去谋生。
被逼上山的“红胡子”一天天地多起来,在人们忠厚善良的心胸中,慢慢地爬上了一个东西:“懒汉争食,好汉争气”啊!这是争气的好汉子!这东西深深埋藏在他们的肺腑里,不易起动。只有抽动了它的导火线,它才会天崩地坍的爆炸。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