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钱眼儿里的皇朝) 978720115393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说明(钱眼儿里的皇朝) 978720115393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4.47 3.6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长江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3933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869695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者从税收演进和明王朝的兴衰关系进行了论说,揭示了明代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历史和文化传承、政治和社会生态变迁、统治者性格和偏好等复杂因素与赋役间的内在联系。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借用严肃的史实和学界最新成果搭建内容,用通俗化、思辨化、适度趣味化、轻度文学化的语言讨论治乱得失,以求用现实点亮历史,用历史观照现实。全书基于严肃的史实,文风洒脱爽利,诙谐幽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
李长江,男,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副研究员,中国税务报记者。1964年1月生于河北围场,1983年毕业于承德地区财贸学校,1983年参加工作,历经乡、县、市、省四级行政机关磨砺。主要从事中国税制、税史和税收文化研究。

目录
序 没见过这样写的税史曹钦白
第一章  大国丰歉:谁的田园谁的歌
  第一节  朱元璋是个精算师
  第二节  我是宗主我怕谁?
  第三节  一帖两册:人间正道耕与读
  第四节  哥赏的不是土地,是税基
  第五节  地主家真的有余粮
  第六节  赋改预备势:金花银和均田均粮
  第七节  赋改进行时:从周幹周忱到张居正
  第八节  见证奇怪:羊毛出在猪身上
  第九节  大明皇朝是穷死的
  第十节  咱是皇族,能不能靠点谱儿?
  第十一节  太监、言官、党争:误国不分先后
  第十二节  历史周期律和税收周期律
第二章  大国征纳:谁的篮子谁的菜
  第一节  盐课和盐专卖:一桌霸王餐
  第二节  茶课和茶专卖:买尽青山当画屏
  第三节  关市之征:因地设税,靠山吃山
  第四节  关市之征:从简而轻到苛而乱
  第五节  关市之征:天朝上邦的涉外税收
  第六节  杂色:渔课和渔贡
  第七节  杂色:香税、酒醋课和契税
  第八节  管理收入:赃罚银里的天理人心和恩怨情仇
  第九节  管理收入:捐纳及奖劝事例
  第十节  管理收入-僧道度牒费:谁的奶酪?
  第十一节  管理收入-桩朋银:索赔的手法和艺术
  第十二节  四类八瓣:明朝财政收入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  大国盛衰:谁的平坦谁的弯
  第一节  “开骂”是一种工作模式
  第二节  民变:狗血剧情和无耻嘴脸
  第三节  喋血:谁的失败,谁的成功?
  第四节  骂太监,还是骂皇帝?
  第五节  四箴疏和聚敛图
  第六节  摇摆中的矿税
  第七节  万历想自己养鸡
  第八节  乱拳打不死老师傅
  第九节  做思想工作,我们曾经很专业
  第十节  谁也不服输,谁也别想赢
  第十一节  熊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第十二节  民无能名曰神:神!
第四章  大国安危:谁的长剑谁的犁
  第一节  舞弯刀还是荷木犁,这是个问题
  第二节  明时明月明时关
  第三节  军屯:种出来的剑犁关系
  第四节  京军专列原来是“过山车
  第五节  迁都和募兵:一件大事和另一件大事
  第六节  卫所逃亡:三十六计走为上
  第七节  勾军:一瓢舀进漏桶的远水
  第八节  当杀人成为一种职业
  第九节  “花钱买和平”有时只是一厢情愿

内容摘要
 《说明:钱眼儿里的皇朝》是一部讲述明代财政税收的通俗读物。作者通过相关史料,以明代十七帝为节点,全景式地展现了整个明代由税收财政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变迁的全貌。书中勾画了统治者性格和偏好等复杂因素与赋役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推导出税收演进和王朝兴衰具有密切相关性和高度一致性,揭示了一个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政权是如何在财政支出的扩张中不断吞噬自我的。

主编推荐
1.中华帝国的大多数王朝都是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自我吞噬的,此书以大明王朝为个案,揭示了众多王朝兴衰背后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2. “枪杆子”“笔杆子”“钱袋子”哪个和政权的关系最铁?本书作者告诉你优选之“子”是哪一个?

精彩内容
 第一节朱元璋是个精算师“予本淮右布衣”,朱元璋时不时拎出这句话当开场白,一半是为了炫耀,另一半还是为了炫耀。
这话的意思是:想当年老朱我过五关斩六将……“淮右布衣”是个精算师。在承继元政(本质上是秦政)优秀和合理成果的基础上,他极富创意地设计明朝的制度和规范,建立起一个看上去精致、完美、安全、妥帖的社会模型。
特务政治、废除宰相不说了,离可歌可泣远了点。
《大明律》不说了,说说《大诰》。这是一部比《大明律》重要得多的法律文献,可圈可点之处很多。
以判例法成书,英美法系倾向明显,开风气之先。处心积虑的误打误撞,竟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司法新路,说来也算神奇。
一万多个案例全部来自本朝司法实践,犯罪过程和处罚方式全景再现,包罗万象,分门别类,有名有姓,具体生动。平民百姓没本事熟记晦涩枯燥的律令条文,却有兴趣听专业人士绘声绘色的以案说法。在芸芸众生的潜意识里,那些滴血的纷争就发生在邻家牛栏、村西破庙和东山林地……纷争的当事人就是走乡串户的锢漏匠、偷鸡摸狗的二埋汰和饥寒交迫的刘寡妇……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底层民众的猎奇感和求知欲。
不厌其烦、津津乐道地展示抽肠、剐皮等多种酷刑,以鲜血淋漓、触目惊心的特殊行为艺术警示民众,前车之鉴的作用一再放大。
犯人家里能不能找到《大诰》,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有《大诰》罪减一等,无《大诰》罪加一等。看上去匪夷所思的奇葩规定,蕴涵着朱元璋普及《大诰》的良苦用心。只有农民,才有这般厚道实在、直来直去、立竿见影的智慧。
说说明朝的皇室。对朱家子孙,朱元璋举手投足都是满满的、足足的溺爱。他把所有皇室成员小心翼翼地放进蜜罐,还在他们的左手右手各塞一个馒头,身前身后各放一碗红糖、一碗白糖。
为防止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被人轰下台,一向以“杀尽江南百万兵”标榜自己雄武豪霸的首任皇帝果断举起屠刀,将开国功勋杀得七零八落、七荤八素,以至于朱棣起兵“靖难”那天,建文帝派不出像样的将帅御敌。
皇室人丁的雪球越滚越大,本该成为社会标杆、道德楷模和政权中流砥柱的皇族却因学识、胆识、能力和品行越来越差,形象越来越坏,被全社会看不起。如同扶不上墙的一摊烂泥,他们渐渐退化成七扭八歪、尸位素餐的家国拖累,成为全社会最大的负能量和最大的不良资产。
这个结果,肯定不是朱元璋期盼的。倘若地下有知,他一定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太闹心了,这都些什么瘪犊子玩意儿?说说身份固化。在封建社会,身份固化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熟悉的说法是世袭制、铁帽子,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就是皇族和功臣对爵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