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脑中的旅行/散文精品城际阅读/旅伴文库 9787540788933
  • 头脑中的旅行/散文精品城际阅读/旅伴文库 9787540788933
  • 头脑中的旅行/散文精品城际阅读/旅伴文库 978754078893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头脑中的旅行/散文精品城际阅读/旅伴文库 978754078893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4.06 4.0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程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8933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31271716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收入彭程《头脑中的旅行》《漂泊的屋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等精品散文九篇。

 

文章或谈论读书与写作,或追忆过往的人与事,分享着作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与人生感悟。行文优美流畅,真切细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寻。另外,书中提及的作品可做成一个私人推荐书单,感兴趣的读者尽可找来阅读,相信定会收获满满。



作者简介
彭程,河北衡水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担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奖项评委。出版有散文集《急管繁弦》《在母语的屋檐下》《第七只眼睛》等数种。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报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等。
聂震宁,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旅伴文库”总主编。
王剑冰,著名散文家,我社《中国年度散文》《中国年度散文诗》主编,“旅伴文库·散文精品城际阅读”主编。

目录
目录
001 /总序/聂震宁
001 /头脑中的旅行
015 /自由在呼唤——从陶渊明到袁中郎
032 /漂泊的屋顶
055 /在母语的屋檐下
073 /别
092/身边的人们
114 /公园记
145 /把电影当书看
162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195 /后记/王剑冰

内容摘要
本书收入彭程《头脑中的旅行》《漂泊的屋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等精品散文九篇。 文章或谈论读书与写作,或追忆过往的人与事,分享着作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与人生感悟。行文优美流畅,真切细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寻。另外,书中提及的作品可做成一个私人推荐书单,感兴趣的读者尽可找来阅读,相信定会收获满满。

主编推荐
应时而生的《旅伴文库》其主旨便是倡导“带一本书在路上”,让精品图书成为旅行者的精神伴侣,在旅行热潮扑面而来的同时,也要让全民阅读热潮相伴而去,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现实。

精彩内容
总?序(节选)聂震宁
“带一本书去旅行”,其直接的用意是让人们在旅行途中闲暇时刻不至于无所事事。古人主张“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那么,人在无所事事时,第一等好事更应当是读书了。人在旅途中,休闲时也要保持着优雅的生活姿态,而阅读正是一个人最优雅的生活姿态。旅行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带一本书去旅行”,既可以读书明理,也可以直接帮助我们丰富旅行知识,探寻美的存在,增加旅行的深度和厚度。旅行即意味着暂时摆脱日常世俗生活的纷扰,暂时忘却生活中某些庸俗无聊的烦恼,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让身心得到休养,那么,“带一本书去旅行”,可以借一本好书帮助我们超凡脱俗,让一本好书高雅的气质陪伴我们的灵魂,让一次次旅行成为与一本本好书相伴随的精神之旅。
应时而生的“旅伴文库”,其用意就是倡导“带一本书去旅行”,让精品图书成为旅行者的精神伴侣。在全民旅行热潮扑面而来的同时,也要让全民阅读热潮相伴而去,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成为现实。
别一
别:分离。举例:告别,临别纪念,久别重逢。
这是《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别”字的第一种字义的解释和举例。汉字以字义丰富著称,但在词典释义中排在最前面的,无疑该是一个字最重要、最普遍的意义。
表达分离意义的“别”字就是如此。它是一个动作,一个场景,一种状态,而所有这些又都归结为一种情感。近人李叔同的那首广为人知的《送别》正是集中体现了这些成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离愁淡淡,仿佛眼前萋萋芳草,向着天边伸展绵延。
诗为心之声。因此,在诗歌中被描绘最多的,也总是最能够叩击心灵的、让人时刻念兹在兹的情感,离别无疑排在最前面几位。以古诗词为例,如果说它仿佛一片浩瀚无际的水面,那么吟诵离情别绪的诗句,就是其间一排排汹涌的波浪。
在南朝江淹的《别赋》中,我们听到了浪涛拍岸的訇然声响。开头第一句,就是令人心惊的裂帛之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接下来他通过一连串的场景描写,次第描绘了各种类型的离别,涉及戍人、富商、侠客、游宦、道士、情人等,“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既有共通的分离之苦,也有各自的悲愁凄恻,“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堪称是有关离别的总括和集大成。千百年后读来,依然心魄摇荡。
……二谁的人生,不是一连串的离别?
告别,分别,辞别,惜别,伤别,痛别……围绕这同一个动作,汉语中衍生出一系列的词汇,情绪的调门层层升高,从静水微澜,到惊涛骇浪,对应了情感的诸般滋味,灵魂的种种悸动。尽管差异,但它在本质意义上都是感伤的,佛家更是将其归入生命的本体层面,人生“八苦”之一即是“爱别离”。人们常说的“喜相逢”,正是一种来自反面的对应和印证。
离别,是生活和生命的常态,仿佛自然界的日月运行,春秋代序。一个生命自呱呱坠地,便踏上了一条告别的不归路。它总是在两个维度上展开。
离别首先是在时间里运行。告别童年、少年和青年,走入中年、壮年和暮年。告别明眸皓齿,秀发如云,走入发苍苍视茫茫,齿牙动摇。告别身手轻快,走入步履蹒跚。离别是成长的必要代价。动物将稍稍长大的幼崽赶出巢穴,母亲把哭闹打滚极不情愿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只有如此,一个生命才能走向独立。蝉蛹蜕去外壳才成为蝉,告别中孕育着新生和成长。
离别也是在空间中发生。一个身影在广袤的天地间,时行时止。告别家乡的树林和池塘,山野和牧场,小院和窄巷,走向遥远陌生的地方。曾经漫长的农业时代,大多数人会终老一地,脚步迈不出方圆几十里的范围,但在地球成为一个村落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人,身影会穿行于广阔的疆域,会在众多的异地置放自己的生涯。从此地到彼处,空间的不断位移,意味着生活和情感的持续变易与更新。
生命中有多少种离别?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式。更早的不说,另类的不说,从最普遍最常见的说起。毕业是告别校园走入社会,自平静单调走进复杂难测。结婚是告别漂泊与浪漫,学习从平淡庸常的日子中培植爱、容忍和责任。退休是告别职业生涯连同它附带的符号和油彩,此后的日子更为接近生命的本真状态。各种各样的离别,连接起了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这个过程,伴生的是不断转换的外在身份,是五味杂陈的内心感慨。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