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的力量 9787521732573
  • 宁静的力量 978752173257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宁静的力量 978752173257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7.84 6.4折 59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瑞安·霍利迪 著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32573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199938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美】瑞安·霍利迪(RyanHoliday)美国知名作家、媒体战略家。19岁时,霍利迪从大学辍学,之后从事营销工作,并成立了一家名为BrassCheck的创意公司,为谷歌、TASER和Complex等大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还为许多知名作家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尼尔·施特劳斯(NeilStrauss)、托尼·罗宾斯(TonyRobbins)和蒂姆·费里斯(TimFerriss)等。
霍利迪著有十余部作品,包括TheObstacleIstheWay,EgoIstheEnemy等。他的书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总销量超过200万册,给数百万读者带来了启迪与思考。

目录
目录
序 拥有由内而外的宁静 V 
引言 至静力是万物之匙 IX 
第一部分 思想 001 
探索思想之域 002 
活在当下 013 
限制信息输入 019 
清空大脑 026 
慢下来,深度思考 033 
开始写日记 039 
制造宁静 044 
习得智慧 049 
要自信,不要自负 054 
学会放手 060 
继续前进 064 
第二部分 精神 067 
探索精神之域 068 
选择美德 080 
疗愈内在的小孩 086 
当心你的欲望 093 
知足常乐 100 
尽享自然之美 107 
相信的力量 114
拥有亲密关系 122 
学会制怒 129 
一切即一 136 
继续前进 142 
第三部分 身体 145 
探索身体之域 146 
学会说不 160 
多散散步 166 
培养规律 172 
断舍离 179 
寻求孤独 185 
劳逸结合,拒绝过劳死 191 
好好睡觉 198 
找到自己的爱好 204 
不要逃避 211 
勇敢行动 215 
有始有终 221 
后记 守静笃 225 
致谢 229

内容摘要
法国科学家布莱士·帕斯卡说,“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源于他们不能孤身一人在房间里静坐”。可见,“宁静方可致远,心静方可制胜”。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下,剧烈的外部竞争和内在的巨大冲突让我们感到压力重重、无法喘息。疲于奔命的生活状态,导致我们丧失内驱力,不仅在工作上低效、拖延,在生活上也是机械麻木,被动地游走人间。我们既感受不到生活的美,也失去了创造美的能力。
畅销书作家、媒体战略家瑞安·霍利迪通过研究发现,历史上伟大的领导者、思想家、艺术家、运动员、作家大都具备一个闪光的品质,那就是“至静力”——一种能够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保持理智与专注、避免分心,同时加深认知力及洞察力的能力。
霍利迪对东西方古代哲学思想进行了融合,在书中详细阐述分析了多位名人(达芬奇、拿破仑、林肯、肯尼迪,艾森豪威尔、丘吉尔等)在应对危机、完成目标时的经历,他告诉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临在,是一道通向自我控制、自律和专注的大门,而内在的宁静正是那些一往无前的勇者的秘密武器。
内心的宁静仿佛一剂清凉之药,让我们警醒。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不仅深入了解到中西方哲学的精髓以及史上各界名人成功的核心经验,还能够发掘自己内在的至静力,缓解外在的压力与无序,以静制胜,从容智慧地应对生活与工作中的难题,找到达到目标的通途。

精彩内容
序拥有由内而外的宁静时光回溯到公元1世纪末期,罗马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活动家、当时最伟大的剧作家、最睿智的哲学家鲁齐乌斯·安奈乌斯·塞涅卡,在工作上遇到了问题。
那是从楼下街道灌入屋里的震耳欲聋、让人心烦意乱的噪声。
一直以来,罗马都是一个非常吵闹的城市—你可以想象一下纽约的建筑噪声,塞涅卡所在的街区,更是各种噪声的汇集处。在他所住的套房楼下,一群运动员正在体育馆里健身,将哑铃重重砸在地上,一位按摩师在一个肥硕老汉的背上连续拍打,游泳者搅得水声四起。在住所的入口处,一个被逮个正着的扒手正在大吵大闹。马车在石子路上隆隆驶过,与此同时,木匠在他们的店里叮叮当当地敲打,而小贩则在高声叫卖着他们的货物。孩子们嬉戏大笑,狗儿也在汪汪吠叫。
塞涅卡的问题不止窗外的嘈杂,他的生活也在土崩瓦解。危机一个接一个地袭来:国外的动乱让他的经济状况岌岌可危;他年事渐高,感到力不从心;他已被敌人逐下了政坛,又与尼禄皇帝意见不合,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随时随地都可能掉脑袋。
参照我们自己的忙碌生活就不难看出,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样的环境是不适合完成任何任务的,无论是对思考、创造、写作,还是做出明智决定,都无甚助益。就像塞涅卡对一位朋友所说的:只是这个国家的噪声和干扰,就已经足以“让我对我的听力恨之入骨了”。
但事实却证明,这个场景让千百年来的众多倾慕者为之着迷。一个身陷逆境和苦难之中的男人,不但没有被逼到发狂,反而寻得了内心的宁静,能够清晰地思考问题,还写出了很多针砭时弊、文笔优美的文章,其中有些就是在那间嘈杂的屋里写就的。这些文章不仅触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内心,也揭示了少有人能触及的真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塞涅卡对一位朋友解释了他对噪声的看法:“我已经锻炼了自己的神经,可以不受任何这类干扰的影响。我强迫意念集中起来,以免它偏离到外部的事物上去;纵使外面如疯人院一般嘈杂,只需内心静如止水。”啊,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求的状态吗?这是多么强大的自制力,多么强大的专注力啊!能够随时随地无视一切烦恼,屏蔽周围环境的干扰,调动自己的所有能力,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取得何等的成就,又能比以前快乐多少啊! 对于塞涅卡和其他斯多葛学派的信徒而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内心拥有宁静平和的状态—也就是达到斯多葛学派所说的“淡然”(apatheia),那么即使世界一片狂乱,他也仍能保持思维清晰,工作高效,身体健康。塞涅卡写道:“当没有噪声能够打扰你,没有语言能够让你脱离自我—无论这语言是阿谀逢迎还是威逼利诱,抑或只是毫无意义的空洞杂音—这时,你便可以确定自己达到了内心的宁静。”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任何事能够动摇他(甚至连狂暴的君主也无能为力),没有任何情感能够干扰他,没有任何危机可以阻碍他,当下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用来尽情过活。无论学派多么不同或地域多么遥远,几乎所有古代的哲学家全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一令人惊叹的事实,也让这个本就伟大的理念变得更加神奇了。
无论你是公元前6世纪跪在孔子脚下的弟子,还是100年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学生,抑或又经历了一代人之后坐在伊壁鸠鲁花园中的信徒,你都会听到人们对于这种波澜不惊、宁静平和的状态发出的同样迫切的召唤。
佛教用“舍”来形容这种状态,穆斯林用“aslama”来形容,而希伯来人则说“hishtavut”。以战士阿朱那为主角的印度史诗《薄伽梵歌》的第二章中,提到了“samatvam”,即一种“心境的平衡—一种恒常不变的平静”。希腊人的用词是“euthymia”和“hesychia”,伊壁鸠鲁学派则说“ataraxia”,而基督教徒会说“aequanimitas”。
在英语中,这种状态被叫作“stillness”。
在周遭世界天旋地转时岿然不动,不慌不忙地从容行动,聆听需要听到的信息,随时随地拥有由内而外的宁静。去探究老子的“道”、古希腊的“逻各斯”a、基督教的“圣言”、《圣经》中的“道路”的含义吧。
佛教、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基督教、印度教……几乎没有哪个哲学学派或宗教,不将这份内心的平和(或称“至静力”)奉为无可比拟的至善,也是杰出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关键。对于几乎所有古代社会的智慧结晶都一致同意的真理,只有愚人才会选择闭目塞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