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的觉醒(幸福家庭心理课) 978755264261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长的觉醒(幸福家庭心理课) 978755264261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4.6 4.9折 49.8 全新

库存1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丹|责编:孙秀秀

出版社宁波

ISBN9787552642612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1166973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丹:“FreeKids(自由的孩子)”原生托育连锁品牌创始人,浙江宁波慈溪总工会特聘家庭教育讲师,曾任国际早教品牌“金宝贝(Gymboree)”早教理论培训师,多年来在多家连锁机构担任营运顾问,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数百场育儿讲座。个人公众号“美虹妈妈育儿经”拥有数十万名粉丝。

目录
第一章  用引导的方式正面沟通
  正面沟通
    1.1.1  区分正面沟通和反面沟通
    1.1.2  教育不是立竿见影
    1.1.3  学会与人正面沟通
    1.1.4  甄别什么要说什么不说
    1.1.5  误区一:比较
    1.1.6  误区二:不平等的沟通
    1.1.7  误区三:不流畅的爱
  惩罚与疏导
    1.2.1  打骂之前先想一想
    1.2.2  立规矩也有讲究
    1.2.3  错误的惩罚方式
    1.2.4  沟通之前,先“疏”为宜
    1.2.5  “导”要讲究方式方法’
    1.2.6  放下威严,打破僵局
    1.2.7  包容理解,倾听信任
    1.2.8  爱比控制更重要
  情绪管理
    1.3.1  如何管理情绪
    1.3.2  表达情绪还是发泄情绪
    1.3.3  做情绪的主人
    1.3.4  避免过度焦虑
  信任感和自尊心
    1.4.1  我们的安全感去了哪里
    1.4.2  给孩子正能量的鼓励
    1.4.3  信任是彼此的纽带
    1.4.4  相信相信的力量
    1.4.5  祝福比担心更有帮助
  ……
第二章  给孩子正能量的鼓励
第三章  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取快乐
第四章  言传身教做表率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早教培训机构的创始人徐丹根据自己工作与家庭日常中遇到的案例和问题,总结经验集结成册的读本。分为《用引导的方式正确沟通》《给孩子正能量的鼓励》《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取快乐》《言传身教做表率》四章,讲述家庭教育与家长成长的重要性,让更多家长意识到孩子培养过程中的误区,学会用更科学的方法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真正爱孩子,让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感悟,让更多的家庭和睦圆满。本书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能够为那些疑惑中的家长提供解决之道,附有音频,非常适用于家长阅读和聆听。

精彩内容
1.1.1区分正面沟通和反面沟通让我们不妨来看这样一个例子:爸爸让孩子把红色的裤子拿过来,结果孩子拿了黑色的。此时,爸爸对孩子说:“我要的是红色的裤子,你为什么给我黑色的?”孩子随即表示:“你没有和我讲清楚,我听到的就是‘裤子’,所以我觉得你可能要的是这条。”爸爸不耐烦地说:“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要的就是红色的裤子!”于是,矛盾可能就会在父子之间产生,孩子也会觉得很委屈。这时,看看妈妈是如何缓解矛盾的,妈妈对孩子说:“谢谢你帮爸爸拿裤子。你可以帮爸爸再拿一下他想要的颜色吗?也许他要的是红色的裤子呢?”同样一件事情,爸爸和妈妈的目的相同,但说话的方式不同。你觉得孩子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呢?相信大多数孩子都更能接受妈妈的沟通方式。妈妈的话让孩子心里很开心,因为她看到了孩子帮助家人拿裤子这一良好的举动,并在表示了肯定之后进一步告诉孩子,应该拿一条爸爸所要颜色的裤子。
这个简单的例子,向我们透露了正面沟通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在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要看到孩子做得好、做得对的一面,然后告诉他如何能够做得更好。
有人会说这样太矫情了,自己的孩子还需要拍马屁吗?错了就是错了,怎么还去表扬他呢?这便引申出更进一步的话题:正面沟通到底有什么好处?
日常生活中,孩子会主动去做一些事情,而父母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的进一步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表示肯定、鼓励、赞美,他们便会一直做下去,而且越做越好;如果父母觉得他们做得不好,并提出批评指责,孩子便会对该事情表现出抗拒。因此,肯定孩子的行为,并非在乎事情的对错和结果,而应关注孩子是不是愿意采取行动。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非常劳累,孩子的爷爷奶奶做了一桌子饭菜等着我们去品尝。这时爸爸对奶奶说:“妈,我跟你说了很多次,不要放那么多盐,你为什么总是不听?我现在很不开心,都不想吃饭了!”孩子会从爸爸的言语中学到什么呢?爷爷奶奶辛苦做的饭,因为多放了一点盐,爸爸就不断指责,甚至发火。
如果这时妈妈对奶奶说:“妈,您既要带孩子,又要打扫屋子,做饭的时间肯定很紧张,所以可能不小心多放了些盐,这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摄入太多的盐对身体健康不利,所以希望您下次少放一点盐,可以吗?当然,您那么辛苦,已经很不容易了,真的非常感谢。”在妈妈的这段话中,孩子又学到了什么呢?在沟通中,正面的肯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样是表述一件事情,是正面肯定还是反面否认,得到的结果绝对会不一样,由此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
在交流时,要始终把对方放在平等或高于自己的位置上。你希望别人用什么方式来对待你,那就请你用什么方式去对待别人。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父母的,你的孩子就会怎么对待你。
1.1.2教育不是立竿见影我的儿子在两岁时十分爱哭。那个时候,他的表述还不够清晰,我就对他说:“如果你只是哭,妈妈并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既然你想哭,那就多哭一会儿,等你哭好了,妈妈再来帮你解决问题,你可以跟妈妈交流。”你一定会疑惑,我这样的教育方式有效果吗?事实上,在几年内并没有任何效果。
后来儿子上幼儿园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正好遇见奶奶在家找遥控器。奶奶楼上楼下地跑,就是找不到,她急得直抱怨。这时,儿子对奶奶说:“奶奶,喊叫是无法把遥控器叫出来的,你应该想办法。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一起找遥控器。”听到儿子的这番话,我瞬间明白了,两岁时的那场沟通其实是有意义的,只是见效的时间延迟了三年。教育就是这样,不是即刻有效果,而需要静待花开。
?1.1.3学会与人正面沟通我们都有责任为家庭建立起一个正面沟通的氛围。遇到问题时,先说出“积极”“勇敢”“果断”等赞美之词,让对方接受之后,再去讲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即让对方在情绪上先接受,然后才陈述事实。
我所说的是陈述事实,而不是发现事实。有些朋友喜欢说:“我先说一声,我这个人说话很直的!”这位朋友的意思其实是想告诉对方,“我的话可能会伤到你”。可是你为什么要用伤到他的方式与之交流呢?
好好说话、正面沟通并不代表着撒谎或者歪曲事实,而是用正确的方式,让对方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你的建议。
所以,不如从现在开始,对家人说一句温暖的话,用正面沟通的方法去表扬一下对方,再说出你的想法。
再来分享一下我儿子的案例。他去了加拿大留学,前一阵子我为他寄了几件衣服。某日凌晨两点多,他给我发消息说:“妈妈,我还想要裤子和其他东西。”接着他又说:“希望我没有打扰到你。”看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当时儿子已经14岁了,我很欣慰他在叛逆期时,还能如此委婉地和我说话。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客气证明了我们其实并不那么亲密,但我觉得,他们只是误会了亲密关系的真正含义。
孩子不是生来就喜欢放肆的,他们完全可以好好说话。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行为和思维影响,所以如果想改变孩子,就一定要先改变自己。首先从好好说话开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