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惠施公孙龙(大字本)/钱穆先生著作系列 978751089030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墨子惠施公孙龙(大字本)/钱穆先生著作系列 978751089030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8.02 4.6折 39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90307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30881910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目前占有重要的一席。

目录
《墨子》
  序
  第一章  墨子传略
    一  墨子的姓名
    二  墨子的国籍
    三  墨子的生卒年代
  第二章  墨子书的内容
  第三章  墨学述要
    一  初期的墨学
    二  墨家的钜子制度一一墨学的正统派
    三  南方墨学的崛起——墨子的再传弟子许行
    四  中原墨派的新哲学
    五  辩者和别墨
    六  墨学的衰亡
    七  墨者年表
《惠施公孙龙》
  惠施传略
  惠施年表
  惠施历物
  惠学钩沉
  公孙龙传略
  公孙龙年表
  公孙龙年表跋
  公孙龙子新解
    序
    白马论
    指物论
    通变论
    坚白论
    名实论
    跡府  附
  公孙龙七说
    一  有意不心
    二  有指不至
    三  有物不尽
    四  有影不移
    五  发引千钧
    六  白马非马
    七  孤犊未尝有母
  辩者言
  名墨訾应辨
  再辨名墨訾应
  坚白盈离辨驳议

内容摘要
 《墨子》别具一格,力图解决一些墨学里纠纷的问题。先生自言:像“墨家得名的由来”“墨子的生卒年代”“墨学的全部系统”“别墨和墨经”等处,以及许、宋、尹、惠、公孙诸家和墨学的关系,在本书里均是想独辟蹊径、自造一贯的见解。
《惠施公孙龙》简要
叙述惠施和公孙龙的生平,为二者列年表,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阐析。

主编推荐
异军特起,别备诸家未备之一格

精彩内容
 第一章墨子传略一 墨子的姓名墨子姓墨,从来都如
此说。直到清末江瑔著《读子卮言》,论墨子非姓墨,始开异议。他文中凡列八证,最要的是:(一)古者诸子派别,共分九流,凡传其学者皆日某家。所谓“家”者,言学派之授受,非言一姓之子孙。故周秦之前,凡言某家之学,不能系之以姓。若墨既为姓,复称墨家,则孔子可称孔家,不合古人称谓之例。
(二)九家之名,详于《汉志》。墨家而外,若儒、道、名、法、阴阳、纵横、杂、农,莫不各举其学术之宗旨,以名其家;即九家外之小说家亦然,并无以姓称者。若墨为姓,是以姓称其学,不合九家名称之例。所以他说:古之所谓“墨”者,非姓氏之称,乃学术之称也

他继续说明“墨”字之义云:墨字从黑,故古人即训“墨”为“黑”,(《广雅·释器》:“墨,黑也。”《孟子》:“面深墨”,即面深黑之义。)又训为“晦”,(释名:“墨,晦也。”)引伸之为瘠墨,为绳墨。是则所谓“墨”者,盖垢面囚首,面首黎黑之义也
。墨子以自苦为极,其学适深合于“墨”字之义,故以“墨”名其家,人亦咸以墨子称之。又日:墨子之称墨,为学问道术之称,而非墨子之姓。其得名之故,实由于瘠墨不文,以绳墨自矫而来。
今按:江氏疑“墨”为道术之称,其论极是;至说墨字之义,则尚有未尽。
余考“墨”乃古代刑名之一
。《白虎通·五刑》:“墨者,墨其额也。”《尚书》《周礼》《汉书》《孝经》诸注疏,均以“墨”为黥罪。郑云:“墨,黥也
;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见《周礼·司刑》注)墨罪是五刑中最轻的,古人犯轻刑,往往罚作奴隶苦工。郑司农说:“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见《周礼·司厉》注)孙诒让亦谓:“古人凡轻罪俘虏,亦人罪隶舂橐。
”(《周礼正义》卷六九)故知“墨”为刑徒,转辞言之,便为奴役。墨家生
活菲薄,其道以自苦为极
,故遂被称为“墨”了。下面是墨为奴役之称的证据:(一)《墨子·贵义篇》:“子墨子南游楚,楚王使穆贺见子墨子。曰:‘子之言则诚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日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穆贺以墨道为贱人所为,下面墨子也自以农夫庖人相比,这是“墨”字有劳役的意义之第一证。
(二)《吕氏春秋·高义篇》:“墨子弟子公尚过为越王迎墨子。墨子曰:‘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
,比于宾萌,未敢求仕。’”(比于宾萌,《墨子·鲁
问篇》作“比于群臣”,误,故改从《吕氏》。)高注:“宾,客也;萌,民也。”宾萌的意义,譬如
现在所说的客籍流氓。许行至滕,也说“愿受一廛而为氓”。许行也是主张亲操劳作的,这是“墨”字有劳役的意义之第二证。
(三)《墨子·备梯篇》:“禽滑厘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淮南子》上也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见《泰族训》)做墨子弟子的都要服役,这是“墨”字有劳役的意义之第三证。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