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同外传(精) 978710806126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哈同外传(精) 978710806126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4.77 5.5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铸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1263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30163365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哈同,是旧上海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荣辱兴衰,往往辐射整个时代和社会变幻的风云。为哈同立传,正是作者观察和叙述历史的一个特定角度,正如作者所说,他写这类传记的目的是“记住昨天,努力在今天,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从徐铸成著的《哈同外传(精)》中,可以让读者领略民国上海的风貌。

作者简介
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学家。1927年进入国闻通信社从事新闻工作,后在《大公报》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总编辑,系上海和香港《文汇报》主要创办人,先后任总主笔、总编辑和社长,是中国现代报业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参与者,亦是半个多世纪政海波澜中许多重要人物及活动的见证人。一生著述颇丰,撰写了大量新闻评论和通讯、游记和杂文,晚年除了撰有不少回忆新闻生涯中亲历亲闻的文字外,还从事传记文学创作,并致力于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兼任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教授,主持创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对一些新闻理论问题和实践活动做了回顾和总结。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引子
  “征途”
  待机
  直升
  膨胀
第二章
  创业
  风波
  赐面
  筑园
  斗法
  仓圣
第三章
  女学
  祝寿
  北行
  登龙
  辛亥
第四章
  转篷
  阴谋
  浊浪
  兼容
  土缘
  罗苑
  攀亲
第五章
  吸血
  跌霸
  晋京
  陛见
  秋游
  赋归
第六章
  大丧
  孤鹊
  趁火
  收场
  余音

内容摘要
 在徐铸成先生晚年的著作中,有一部题材别致的人物传记,曾在文坛引发较大的影响。这就是《哈同外传(精)》。它先于1982年间在上海《新民晚报》上连载,后由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年出版。哈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上海滩上的“闻人”。
徐铸成先生为他立传,既是普及历史知识,也是拨开
迷雾,重述史实。“外传”则是以史实为基础,“加了一点‘浪漫主义’的手法”,“添上一点夸张的描述”。这也是作者的探索和尝试。

精彩内容
 筑园在《苏报》案发生和轰动中外的时候,那时的哈同花园正在积极兴筑,接近完工了。
租界扩大以前,哈同就在静安寺以东迤南收进了二百多亩土地,其中有一大块是原德军的军营,大概
是德军在来往青岛(当时被德占领)、欧洲间在沪临时驻扎时,强占这块荒地作为安扎和操练之用的。哈同勾结当地官兵、地痞,把它占下来,并在四周半抢半买,收了这一大片土地。
等到这一带也被划入租界范围后,哈同更想照抄他得意的老“文章”,或高价出租地皮,或在这上面造些店面、住宅,以获取暴利。但罗迦陵却另有打算,想在这里造一幢别墅和花园,享享清福。自从结识了乌目山僧后,她这主意就更坚决了。哈同在家庭是采用“内阁制”的,夫人一再坚持己见,他也只好改变自己的想法,划其中的五十多亩,请乌目山僧全权规划。画图样,引水凿池,堆垒假山,建造楼台亭阁
。居中是一座富丽堂皇而有当时“现代化”气魄的别墅(迎旭楼),还建立了不少附属房舍。园角则建了一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佛寺,招了七八个大小僧徒,由乌目山僧亲任住持。
1904年初,园林房舍已内外一新,哈同夫妇就搬了进去。他们原在自来水桥北堍的公馆(即今河滨大楼旧址),也有三四亩面积,除正楼外,也有附属建筑,也布置了一个小花园;而且地段好,滨苏州河,离英领事馆和哈同洋行都不远。哈同是迫于“内阁”的命令,才忍痛搬离的。自然,他不会白白搁置,高价出让,也得了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
这座哈同花园,由乌目山僧取了一个相当肉麻的名字——爱俪园,自然是爱敬这位爱蕤夫人的取义。
过了不到三年,这位夫人又嫌园子不够气魄,还要再扩大。那时,哈同的财力更大,权势更甚,他和捕房勾结,把附近的土地一下又圈了一百多亩,在周围打了篱笆墙,强迫以每亩六百元的代价,要原地主卖给他。其中已有建造房屋居住的,强令拆迁。他还勾结当时工部局的律师高易(英人),威胁居民,说违抗工部局命令,要抓起来吃官司;一面把这些零散房子的出路、水源全截断。在这高压下,所有产主和居民只得含泪忍愤撤离了。只有名医张骧云(即张聋)坚决不屈服。他有一块祖坟在里面的东南角上,哈同用尽威胁利诱的手段,他绝不迁让,而且和哈同打官司打了几年。最后,租界法院迫于愤激的舆情,判了张聋胜诉。这块坟地,始终成为哈同花园拔不掉的眼中钉。
张的儿子汝炳,后在《龙华张氏宗谱》里写了一
段经过:吾十七世祖武在公及十八世祖瞻源公葬在邑城西涌泉浜之阳,世世祭扫。迨沧海桑田,极端变幻,墓四周尽为犹太人哈同之地,且图强权将墓地圈入园林,填浜断路,致祭扫无门。迭经坤弟奉父命交涉,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