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与新生代员工相处之道) 978755162213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对话(与新生代员工相处之道) 978755162213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3.78 3.5折 39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峰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51622134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31029732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 峰

曾服务于可口可乐及数家集团公司,历任销售、市场、培训等领域的重要管理职务,现投身教育培训行业,在多所高校的干部培训班、企业高管培训班上深受好评。
    在培训中,善于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带动现场节奏,案例解析深刻、精准,见解独到。

 




目录
社会为新生代员工贴上的负面“标签”
  上下级观念模糊,对领导缺乏尊重
  规则意识淡薄
  眼高手低,但自尊心极强,受不得批评
  过于自我,缺乏团队精神
  缺乏工作热隋与责任心
新生代员工的自我“标签”
  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
  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兴趣爱好广泛
  遵守公共规则
  超前消费,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崇尚自由平等,勇于挑战权威
代际关系
  前喻文化时代
  互喻文化时代
  后喻文化时代
  踏准节奏,顺势而为
代际关系下的管理手段
  以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
  以指导为主的管理模式
  以对话为主的管理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员工荒”
从需求层次看差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60后”与“90后”的需求差异
  “80后”与“90后”有什么区别
  价值观的社会称许性
角色意识
  基本性格的表现和由来
  社会性格的表现和由来
  角色意识的表现和由来
  三种性格或意识的轮动
对话新生代员工的核心策略
  淡化权威
  柔化冲突
  强化界限
新生代员工的招聘环节
  招聘渠道的选择
  招聘文案的针对性
  从录用到入职的窗口期管理
  “佛系”与“魔系”——如何招到对的人
  真正优秀的人是挖来的
入职体验期的管理
  为什么员工一入职就辞职
  仪式感的必要性
  对新员工给予充分的重视
  给新员工安排“领航员”
  感觉也是有价值的
扮演职场监护人的角色
  什么是职场监护人
  职场监护人要注意明确界限
  如何做好职场监护人
  职场监护人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职场监护人还要教技术教方法
主动对话
  为什么新生代员工不善于主动对话
  为什么管理者需要主动对话
  叩开新生代员工的“心门”
  了解新生代员工的语言风格和行为模式
  主动沟通时需注意的要点
以信任代替权威
  组织形式变化导致权威式管理式微
  管理者要有足够的气度
  管理者切忌武断
  让子弹飞一会儿
正确对待热情
  邓宁-克鲁格效应
  领导要为员工站台
  即时满足能力与延迟满足能力
  调整薪酬体系,维护工作热情
  具有弹性的激励措施
多肯定,少指责
  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肯定的评价更利于同理心的形成
  要“事出有因”地解决问题,不要“就事论事”地
  解决问题
  多采用“建议”而非“指令”的方式布置工作
  批评也是激励的手段之一
帮助新生代员工融入组织
  传统融入方式存在的问题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设立“项目责任人”
  注意组织的界限
  “三三制”战术与“战前诸葛亮”会议的启示
划清界限,界定准绳
  把职场规则明确化
  明确规则要把握时机
  明确规则要有理有据
  界定准绳能增进组织的协同性
  界定准绳能降低管理的难度、缓解管理的压力
培养系统化的工作能力
  先培养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将个人的问题转化成集体的问题
多给予展示的平台
  什么是“周啥里窗”
  以兴趣激发工作热情
  展示方式不拘一格
  展示不仅仅针对员工
后记  未来已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内容摘要
本书含18篇连环勾锁、浑然贯通的专题性文章,贴合着管理层面从业者当前的工作“困境”,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切入,辅以史实及作者本人亲历的具体事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经管学中的原理性概念,剖析了职场中的现实性问题,进而鞭辟入里地分阶段抽绎管理者与新生代员工的相处之道,从而使原本复杂抽象的管理策略变得切实易行

主编推荐
1.学理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视域广阔。
2.社会性:关注相关社会热点,如“珠三角的员工荒问题”,从而以点带面,增强了本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与典型性。
3.实操性:借助历史故事与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件,精准切中当下职场中普遍存在却往往为人忽视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为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生动性:由于本书脱胎于作者在相关培训班上的讲说文稿,故而语言平易晓畅、幽默诙谐且口语味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跳出单向个人行为的拘囿而时时感受到作者的回应,仿佛能透过纸页,与作者近距离地进行交流。

精彩内容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管理者要管理新生代员工,首先得对他们有足够的了解。这一点似乎并不困难,因为当今社会已经给以“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员工贴上了一
些负面“标签”,概括起来,其特征有以下几点:◎上下级观念模糊,对领导缺乏尊重让很多管理人员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90后”员工似乎普遍不怎么把领导放在眼里,不仅见面不主动跟领导打招呼,甚至一高兴就好拿领导来调侃打趣。读者中如果有与“90后”员工共事的,相信或多或少都有被“怼”过的经历吧?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担任客户经理,他就跟我说起过,他有一次在和技术部门的员工开会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当场“怼”他:“我最烦你们这些不懂技术的人,整天只会无聊且重复地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讲!产品
都还没上线,哪来的客户?还不是你们自己怎么想就在这里怎么讲!”我那朋友反问:“这不是基于我作为客户经理所
积攒的经验而做出的假设吗?”年轻人说:“对呀,还不就是假设吗?那我问你,你作为一个‘70后’,又凭什么以你的经验来预判‘90后’的客户呢?我们不是一代人啊!”我的这位朋友在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相当郁闷,一边喝酒一边叹气:“‘怼’回去吧,显得咱气量小;不‘怼’吧,又实在憋得难受。”◎规则意识淡薄职场中有很多保证组织有序运作的规则,这些规则有的是成文的规章层
面的,比如企业制度、操作规范、员工守则等;有的是不成文的文化层面的,比如接待客户时的礼貌用语、宴请时的主客座次、倒酒或敬酒时的礼节等。对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员工都应该谙熟于心,不用领导再做特别强调。
但新生代员工则往往“特立独行”,对这些规则常常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比如,我们公司曾明确要求,员工对自己的薪资应当保密,但还是有一
些年轻的员工时常随意地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自己的工资:“一个月辛苦下来,就这么点儿工资,还信贷都勉强。这个月又要
‘吃土’了!”有时候,我和年轻的同事一起出差,中午在对方单位的食堂吃个简餐。
出于礼貌,对方负责接待的经理会主动为我盛饭——毕竟我算是以“老师”的身份来这儿的。但与我同来的年轻同事就不会主动站起来说“我来,我来”,而是大模大样地坐在那里。每当这时,我总能感受到对方单位经理内心中的挣扎:要不要给这个年轻人盛饭呢?因为不盛显得不客气,盛又实在觉得不合规矩。
◎眼高手低,但自尊心极强,受不得批评由于新生代员工的职场规则意识确实薄弱,而且工作经验也不是那么丰富,所以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不是那么容易让领导满意。有时候,对于他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势必要予以批评指正,但他们的“玻璃心”就会在这时呈现出来,或者强调理由,或者闹情绪,甚至撂挑子。
当下,很多高校教师都在为一个问题纠结——对学生在学业中产生的问题,应该采取何种态度。
一派人认为,站在教师应对教学质量负责的立场进行考量,教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严对待;另一派人却认为,对于那些虽不严重却易生争端的问题,教师则不妨略加回避、示以优容,毕竟大学校园更需
要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较之授业,教师更应重视树人,所以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方法上而非结果上。
◎过于自我,缺乏团队精神且不论新生代员工的家庭条件是否足够优越,但至少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力,对他们满足得多、要求得少。所以这些新生代员工往往都表现得比较自我,总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和理解方式来处理职场中的各种事务。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