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万邦来朝(581-907)/中华历史文脉故事 9787563065400
  • 隋唐--万邦来朝(581-907)/中华历史文脉故事 9787563065400
  • 隋唐--万邦来朝(581-907)/中华历史文脉故事 9787563065400
  • 隋唐--万邦来朝(581-907)/中华历史文脉故事 9787563065400
  • 隋唐--万邦来朝(581-907)/中华历史文脉故事 978756306540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隋唐--万邦来朝(581-907)/中华历史文脉故事 978756306540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9.95 4.3折 69.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薇 著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065400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8元

货号31059563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薇,安徽合肥人,中文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师从韩振江教授。从事文字工作多年,参与出版《讲史学要论》《闻一多讲文学》等多本著作。

目录
隋:昙花一现的大一统王朝
杨坚的帝王之路
南下灭陈
开皇之治
独孤伽罗:『誓无异生之子』
天才建筑师宇文恺
展子虔《游春图》
统兵之才杨素
锥舌之嘱
『慈母』辛公义
揣摩之术
拒贿哭金
盗一钱者死
赵绰执法
独孤陀事件
隋文帝之死
杨广的夺嫡之路
开凿大运河
三访流求
三巡江都
赵州桥
长白山起义
杨玄感起兵
远征高句丽
萤火夜游
杜伏威江淮起义
瓦岗起义
瓦岗领袖李密
窦建德起义
望镜兴叹
嫉贤妒能的炀帝
宇文化及叛变
炀帝之死
唐前期:威震四方 万邦来朝
太原起兵
娘子军
玄武门之变
太宗便桥退敌
一代贤后长孙氏
忠谏之臣魏征
太宗吞蝗毁巢
姚思廉修史
玄奘西行取经
太宗封禅之议
『房谋杜断』
忠贞之将尉迟恭
长孙无忌:君臣情深
药王孙思邈
征讨吐谷浑
文成公主入藏

内容摘要
 隋唐时期,中国回归大一统,民族融合也逐步完成。新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形势在这一时期诞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诗人。本书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时间顺序,将影响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走向的大事件、大人物以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读者可以厘清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隋唐盛世的发展情况,了解文化诞生
的背景。

精彩内容
 杨竖的帝王之路杨坚,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自称祖上为关中名门望族之一的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杨氏。
父亲杨忠曾投于西魏宇文泰的麾下,作为西魏朝堂的重臣,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因此,杨坚又名普六茹坚。
杨坚的出生自带神秘光环。据《隋书·高祖本纪》记载,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六月的一天夜里,在冯翊郡的般若寺里,一男孩降生。顿时,寺庙“紫气充庭”。一名叫智仙的比丘尼
,闻讯而至。她对孩子的母亲说道:“此儿出生甚异,必然不是凡夫俗子,不可在俗间养育。”于是,母亲便把孩子交给了这位比丘尼,设置别馆,由她抚养。一天,母亲来别馆探望孩子。一
见孩子,便又抱又亲,很是欢喜。突然,男孩头上显现触角,身上长满金鳞。吓了一跳的母亲,未抱稳,将孩子掉在了地上。尼姑闻声赶至,不禁叹息道:“这个孩子得天下的时间就此要推迟
了。”这个孩子正是杨坚,即隋朝的开国皇帝。
十四岁时,京兆尹薛善征辟他为功曹。之后,因父亲杨忠的功劳又被授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等职位。
天和三年(568),父亲杨忠离世,杨坚遂承袭随国公爵位。
可能是忌惮于这种天生
的王者之气,杨坚一路遭到了很多人的打击。周武帝在位时,齐王宇文宪就曾请求
武帝将其除之而后快。他断言道:“普六茹坚长相非同一般,每次见他,都让我不知所措,我觉得他不会甘于久居人下的。”但周武帝不以为然。之后,内史王轨也
多次对周武帝言道:“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有反叛的相貌。”周武帝担忧道:“如果一定是天命,将怎么办?帝王自有天命在,旁
人又能奈何!”杨坚知晓后,深知帝王的忧虑会招来杀
身之祸,便开始隐藏自己的锋芒,行事也愈加小心谨慎。
宣政元年(578)六月,周武帝宇文邕崩逝,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因此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所谓“高处不胜寒”,随着杨坚官职越来越高,威望越来越大,宇文赞对他的猜忌、忌惮之心也
是越来越重了。这种情绪甚至波及帝后的日常相处。宇文赟经常怒气冲冲地对皇后杨丽华说:“我一定要杀尽你们九族!”并且在召见杨坚时,让左右侍卫注意杨坚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杨坚稍变脸色,就当场处死他。
杨坚知道后,每每朝见皇帝,都一派镇定自若。
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周静帝宇文阐继位。静帝即位时,年龄幼小,不能亲理朝政。朝臣刘昉、郑译等以杨坚是皇后之父,乃众望所归为由,伪造诏书,带头拥立杨坚为辅政大臣,统领朝廷内外的军队。之后,在李德林的提议下,杨坚成了大丞相,手握朝政大权。直至北周大定元年(581),静帝下诏禅位于杨坚。杨坚三次推脱后才顺势接受天命,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坚即位后,废除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下令让那些曾改为鲜卑姓的汉臣及府兵将领统
统恢复汉姓,他自己也从普六茹坚改回了杨坚。
南下灭陈杨坚登基称帝时,当时天下还未完全统一。在有效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入侵后,杨坚决定转战南方,一统
天下。适时,陈朝占据江南之地。文帝先是灭了江陵的后梁政权,然后以此为基地,开始谋划灭陈之策。
当时,文帝向高颎询问平定陈朝的策略。高颍献计道:“长江以北,气候寒冷,庄稼收获时间稍晚。而长江以南,气候温暖,则收获较早些。若我军在陈军收割之际,佯言征讨陈国,那时他们屯兵御敌,必会贻误农收。如此反复,等到他们发现蹊跷,习以为常之时,我军再行征讨,到时候他们必定不会相信。如此,我军便可安然渡过这长江天险。”文帝听后,也深以为然,采纳了高颍的计策。陈朝受此计策,被隋军玩得团团转,将士皆疲惫不堪。
开皇八年(588)十月,隋文帝终于下达了伐陈的指令。由次子晋王杨广挂帅出征,尚书左仆射高颎担任辅佐,率领主力部队由六合出发,计划渡过长江从正面逼
近陈朝的首都建康。同时,在长江的上游方面,由秦王杨俊率水军自襄阳沿着汉水而下,杨素则率水军从永安出发沿三峡顺流东下与之汇合。
开垒九年(589)正月初一,隋朝的先头部队趁着建康附近笼罩的浓浓大雾,兵分两路,横渡长江。一支部队由贺若弼统率,从长江下游的广陵渡江,另一支部队
由韩擒虎带领五百名士兵组成,自建康上游的和州附近渡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陈国重镇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