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河(恒河逆旅人)(精) 9787559824042
  • 走河(恒河逆旅人)(精) 9787559824042
  • 走河(恒河逆旅人)(精) 9787559824042
  • 走河(恒河逆旅人)(精) 978755982404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河(恒河逆旅人)(精) 978755982404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2.57 4.8折 68 全新

库存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旺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24042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0826488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谢旺霖,1980年生,台湾地区东吴大学政治、法律系双学士,台湾地区清华大学台湾地区文学所硕士,目前为文字工作者。曾获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赞助,因为流浪而开始文字创作的生涯。2008年出版《转山》简体版,2011年《转山》改编为同名电影上映。2018年出版《走河》繁体版,获台湾地区文学奖散文金典奖。

目录
推荐序
  走在众生的道路上 林怀民
  走河的人,暂时歇息,大概又要出走了吧? 蒋勋
  没有尽头的行脚 刘克襄
  这是个天生要说故事的人 骆以军
  一趟叩问生命的大旅行 郝誉翔
河下游
  之一 大河出海
  之二 慢慢地快
  之三 卡莉的断头台
  之四 他们的“口水”
  之五 乞丐与黑洞
  之六 安迪谈种姓
  之七 无处不在的活力
  之八 两河交汇
  之九 细小的杀戮
  之十 逆流而走
  之十一 地图上的边界
河中游
  之十二 猜火车
  之十三 梦燃
  之十四 多看一眼
  之十五 绕道王舍城
  之十六 巴士上
  之十七 走进菩提伽耶
  之十八 菩提伽耶的台湾日
  之十九 恒河在瓦拉纳西
  之二十 巴布与茱莉亚
  之二十一 我的洗礼
  之二十二 摆渡人
  之二十三 又见车夫
河上游
  之二十四 另一种观看的方式
  之二十五 克里希那之城
  之二十六 重返恒河
  之二十七 前进!前进!
  之二十八 关于一〇八
  之二十九 等待
  之三十 朝向大河尽头
后记 不明所以

内容摘要
三十岁那年,作者到了印度。后来,他又退了博士学业,一去再去。起初,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去印度,又为什么“走河”。直至多年后,当他用文字艰难回顾那些旅程时才发现,原来,曾经那一连串不明所以的步履,正是为了带领他度过八年漫漫写作的长日,以及日后更为漫长的时光。
《走河》讲述作者只身前往印度,沿恒河及其支流行走,一路溯河而上,最后抵达恒河源头的故事。从大河出海口到大河源头,作者写尽了旅途中的试探、寻径、前进、孤独、执着、荒谬与惊险。他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真实所见的印度,以及印度的平民、苦行僧、外国背包客,形形色色的大城小镇、贫穷村落,寺庙圣地,宗教节庆……他冷静地看待印度社会的繁华与贫穷并存、信仰与世俗交织的热闹生活,在极简用度、回归本真的流浪途中体味心灵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接近。

精彩内容
 之一
大河出海我背着背包,带着经书起身了。沿着河水往下走,踩着自己的影子。路过沿岸的野花、芦苇与尸体。为了一条或来或去的河流。为了看见,为了记忆。为了体会那些原
本不懂的,也为了那些看不见的——或将把我的眼睛,重新打开。
河下游。越往南走,越是水网密布,渠道纵横,把完整的冲积平原,又切碎成一畦畦的农田、回塘、沼泽和沙洲,以及跟随季风云雨,河水涨落变化不定所吞吐的湿地、陆块与岛洲。
我沿着河流左岸,继续往南走,往下走。眼前逐渐开
展的泱泱大河,宛若一面辽阔的海。据说大河的出海口,位于一座岛上,那岛的最南端,是印度教的圣地。
在加格迪布(Kakdwip)码头,赶上当日最后一班的渡轮,准备航向萨格尔岛(SagarIsland)。海鸥伴随着
渡轮盘旋。几名香客把装在铜罐的骨灰,撒向空中。骨灰乘着风飞,或飘落河流。舷边溅起细雾泡沫水花,味道是苦淡的海咸。
翻腾的白沫水花,聚了又散。我张望四周泥黄墨绿不断波荡的水面,仍分不清楚这段航程,到底是渡河,还是出海。为什么大河的出海口,不在沿岸更往南延展的陆路尽头,而是悬在两遥遥边岸间,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上?
下了渡轮,仍有种飘然在海上的错觉。眼见水岸边无路,前后不着村落,而其他当地居民和香客,陆续被亲友或牛车接走。最后只剩我,独自徘徊码头边,一时不知该往哪里走。
小女孩突然出现,向我伸出那蜷曲如鸡爪的小手。俨然患了麻风病。我愣了一下,尽量不露出异样的表情,我以为她想讨钱。
然而,她只是轻轻拉动我的衣角,引领我走向那条我刚已走了一段,却折回头的路上。
我想她应该理解我,于是我去牵起那只干萎枯硬的手,竟好像碰触到某种禁忌。我俩都不禁缩手一颤。
小女孩仰起那疮痂的脸,歪扭变形的五官,似乎想绽开笑容,露出凹凸不一、歪七扭八的细粒的牙齿,粉色的牙龈占满了半张嘴。我也试着微笑,多么希望她能了解,我想牵着她那也许长久以来刻意与人保持疏离的手,却又多么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弄疼她。
随着路一弯,前方就有台冒着乌烟的公交车。小女孩止步在车尾,示意我快向前去。一上车,末班公交车便发动了,一张张黝黑的面孔瞪大眼直盯着我瞧,仿佛怪我脱队,害得整车人都得专程等我似的。
当我探出窗外想道声感谢,却不见小女孩的身影了。
公交车由北往南,行经连绵的稻田,水塘,林野,竹篱茅草的农舍,一间水泥小学,褐灰扑扑的聚落,尖塔型的印度教寺庙……一路上,就这么一台车而已。司机不时停下,载上路边步行的学童,或让那些孩子自个儿爬上车顶,搭一段免费的顺风。
岛的面积,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后半程,整车仅剩我一个乘客。
到了末站,天已黑了。司机喊了声地名,催促我下车。算一算,这趟路,约莫三十公里,而我始终还迟迟望不见,也听不到,这大岛上哪里有一条河流,一面海洋。
公交车掉头离去,周遭的影子几乎就被吃掉了。
月光照见一片幽暗的林带,尤其是那拔高在树梢上的尖塔。沿着泥路寻去,榕树芭蕉林间是一家可供住宿的僧院。钨丝灯泡光,忽弱,忽灭。白发长须的老住持,持着
蜡烛领我走进潮湿脏黑漫着霉味的住房。他说,附近商家早关了,快熄灯了,岛上一天仅供电三小时。
我饿着肚子入睡。被这久未人住的房内的跳蚤,骚扰得整夜几乎不得成眠。
从僧院的大门右转,顺着林荫间的泥径,经过几户低矮的茅舍,再穿过一带防风林,就豁然展开一面辽阔灰褐的沙滩,视线再远一些,连着布满轻微皱褶的大海和云天。
……P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