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茶录 978756808287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斗茶录 978756808287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39 4.2折 59.8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明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82877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8元

货号31480158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明云南昭通人,现居昆明。茶文化研究者、文史爱好者,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写作多年。已出版“民国茶事”系列作品《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林徽因的下午茶》,另参与编撰图书三部。

目录
目录(节选)

斗茶诗:卿云缦缦日光华
成都雅集:刻意裁诗忘品茶 
重庆唱和:清友言如初煮茶 
贡井之约:白首亲知酒当茶 
乐山交游:肥遯将搜陆羽茶 
峨眉吟咏:呼灯旋瀹云母茶 
香岛风骨:革命初焙富士茶 
陪都人际:散席分尝胜利茶

普洱茶:净涤诗肠养谷神
由云龙:茗味耐咀嚼 
许廷勋:松炭微烘香馞馞 
黄炳堃:滇人首推普洱贵 
李根源:茶树青青绣谷中 
袁嘉谷:普山茶味睡乡来 
张宗祥:浓艳缤纷胜晚霞

采茶辞:始终效命只斯茶
胡浩川:满身云气满腰茶 
陈子展:苦荼从此是甘茶 
李兴传:何如静坐一杯茶
谭开云:不采仙桃只采茶 
蔡钧:卖与有闲人品茶 
高桂英:汤火功夫此艺茶 
童晓轩:真武披云采碧茶 
郭豫才:不敢抽烟又没茶 
谢湛如:山家滋味旧相知

……

后记
参考资料

内容摘要
茶诗在反映时代茶事方面自有其价值。当然,诗歌和历史并不能等量齐观,必须要明白两者界限,才能更好地“诗史互证”。茶史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充满了暗流和交叉小径。作为研究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并尽可能从这些只言片语去还原历史图景。那些因茶而形成的典故、风俗、人物,隐藏在历史和诗词中,也漂移在日常生活中。
——作者本书以民国时期名家的茶诗往来为线索,展示了在战争背景下民国文人的生活及创作日常,涉及包括大学西迁、茶厂初建与发展,以及茶专业的大学建制等重大历史事件及茶业发展的关键事件。作者以茶入手,以茶诗创作的交集为骨架,铺就了动荡时期的历史画卷。

主编推荐
▼ 一本严谨又不失文采的文学作品本书以民国时期名家的茶诗往来为线索,展示了在战争背景下民国文人的生活及创作日常,涉及包括大学西迁(西南联大)、茶厂初建及发展以及茶专业的大学建制等重要内容。作者以茶入手,以茶诗创作的交集为骨架,铺就了动荡时期的历史画卷。▼ 茶业中兴的高光时刻本书主要写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的文人茶诗创作雅集活动,穿插重大历史事件及茶业发展的关键事件,从茶诗的视角有血有肉地展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文人生活面貌及茶业发展的脉络。▼ 精装典藏从全书品质到装帧设计,作者均亲自把关,严谨校订。裸脊锁线精装,潘通色印刷,进口品质纸,以松木纸浆为原料,拥有植物纤维,纸色护眼,精致双封呈现。

精彩内容
正文(节选)陈毓华原配为曾国藩的曾孙女,“管理”丈夫很有一手,连老上司端方都知其“怕”老婆。某次,端方以电影招待客人及下属,忽有“陈仲恂怕老婆”字幕映出,群情哗然。陈与端方关系极好,这个玩笑也开得别出心裁。陈毓华晚年颠沛流离之际,有一吴姓美姬相随,陈为其取字“竹君”,亲友称其为吴先生。“毒舌”钱锺书总结过:“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救不了。”红袖添香夜读书听起来很美,只有身边老友才知其中苦。与章士钊、陈毓华颇有交情的潘伯鹰有诗云:“忽惊半面啼妆恶,亦与夫人较后先。”2该诗题为《同行丈嘲陈仲恂夜半为妾所诃》。
陈毓华与晚唐诗人李商隐经历颇有相似处,少年以才名闻达于前辈,富诗才,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给人当幕僚3。李商隐活不过五旬,陈毓华也才活了六十二岁。李商隐《锦瑟》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陈毓华一生作斗茶诗二十三首,自遣抒怀,述说友情,多有可观之处。与其他斗茶诗一样,陈诗多用关于茶的典故。茶当酒、酒当茶之类的典故,由于大家都在用,用得多了,容易成为套话,旁人读得多了,也以为诗人在敷衍,岂不知读诗亦如品茶,年岁不同,心境各异,茶味、诗味自然也不一样。即便是同一典故,在不同诗作上,往往也充满了言外之意,值得细细品味。
与章士钊、赵熙、江庸都有关系者是书法家高二适(1903—1977)。1937年,高二适由画家陈树人推荐,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科员。 1937年10月,高二适随立法院院长孙科居独石桥,公事之余常读孟浩然诗集。孙府园中有无名小亭,章士钊前往作客,指着小亭说,湖北有纪念孟浩然而修的孟亭,这座亭子不妨叫做“高亭”。自相识以来,章对高始终高看一眼,常在友朋间为其延揽声誉,甚至让高二适代他抄诗寄给赵熙(《调二适钞诗代寄香宋翁并呈翁一笑》2)。赵熙工诗擅书,高二适长于章草,这番安排引荐之意十分明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