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腔北调集 978702015267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腔北调集 978702015267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4.32 5.1折 2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2674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31346014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十九种,文学史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两种,另有《两地书》《鲁迅书信》《鲁迅日记》行世。

目录
目录
题记
一九三二年
“非所计也”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
我们不再受骗了
《竖琴》前记
论“第三种人”
“连环图画”辩护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自选集》自序
《两地书》序言
祝中俄文字之交
一九三三年
听说梦
论“赴难”和“逃难”
学生和玉佛
为了忘却的记念
谁的矛盾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萧伯纳在上海》序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
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
考古学之一)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关于女人
真假堂吉诃德
《守常全集》题记
谈金圣叹
又论“第三种人”
“蜜蜂”与“蜜”
经验
谚语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给文学社信
关于翻译
《一个人的受难》序
祝《涛声》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儿童
“论语一年”
小品文的危机
九一八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关于妇女解放

论翻印木刻
《木刻创作法》序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总退却》序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

内容摘要
鲁迅杂文51篇一本书读懂鲁迅杂文的嬉笑怒骂
内容介绍《南腔北调集》收鲁迅1932年至1933年所作杂文五十一篇,1934年3月上海同文书店初版。包括《为了忘却的记念》《论“第三种人”》《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小品文的危机》等。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精彩内容
题记一两年前,上海有一位文学家,现在是好像不在这里了,那时候,却常常拉别人为材料,来写她的所谓“素描”。我也没有被赦免。据说,我极喜欢演说,但讲话的时候是口吃的,至于用语,则是南腔北调。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而且近几年来,这缺点还有开拓到文字上去的趋势;《语丝》早经停刊,没有了任意说话的地方,打杂的笔墨,是也得给各个编辑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的,于是文章也就不能划一不二,可说之处说一点,不能说之处便罢休。即使在电影上,不也有时看得见黑奴怒形于色的时候,一有同是黑奴而手里拿着皮鞭的走过来,便赶紧低下头去么?我也毫不强横。
一俯一仰,居然又到年底,邻近有几家放鞭爆,原来一过夜,就要“天增岁月人增寿”了。静着没事,有意无意的翻出这两年所作的杂文稿子来,排了一下,看看已经足够印成一本,同时记得了那上面所说的“素描”里的话,便名之曰《南腔北调集》,准备和还未成书的将来的《五讲三嘘集》〔3〕配对。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净,题目上有时就玩些什么《偶成》,《漫与》,《作文秘诀》,《捣鬼心传》,这回却闹到书名上来了。这是不足为训的。
其次,就自己想:今年印过一本《伪自由书》,如果这也付印,那明年就又有一本了。于是自己觉得笑了一笑。这笑,是有些恶意的,因为我这时想到了梁实秋先生,他在北方一面做教授,一面编副刊,一位喽罗儿就在那副刊上说我和美国的门肯(H.L.Mencken)相像,因为每年都要出一本书。每年出一本书就会像每年也出一本书的门肯,那么,吃大菜而做教授,真可以等于美国的白璧德了。低能好像是也可以传授似的。但梁教授极不愿意因他而牵连白璧德,是据说小人的造谣;不过门肯却正是和白璧德相反的人,以我比彼,虽出自徒孙之口,骨子里却还是白老夫子的鬼魂在作怪。指头一拨,君子就翻一个筋斗,我觉得我到底也还有手腕和眼睛。
不过这是小事情。举其大者,则一看去年一月八日所写的《“非所计也”》,就好像着了鬼迷,做了恶梦,胡里胡涂,不久就整两年。怪事随时袭来,我们也随时忘却,倘不重温这些杂感,连我自己做过短评的人,也毫不记得了。一年要出一本书,确也可以使学者们摇头的,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以中国之大,世变之亟,恐怕也未必就算太多了罢。
两年来所作的杂文,除登在《自由谈》上者外,几乎都在这里面;书的序跋,却只选了自以为还有几句可取的几篇。曾经登载这些的刊物,是《十字街头》,《文学月报》,《北斗》,《现代》,《涛声》,《论语》,《申报月刊》,《文学》等,当时是大抵用了别的笔名投稿的;但有一篇没有发表过。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夜,于上海寓斋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