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 9787514389340
  • 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 978751438934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 978751438934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2.78 4.3折 76 全新

库存7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89340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6元

货号31098235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概述 
从塞维鲁王朝到四帝共治
公元3 世纪,处于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中的罗马帝国经历了第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罗马帝国边境不断遭受军事威胁,皇帝权威江河日下,导致政体陷入了军事混乱之中,而出身卑微的士兵也不断染指皇帝宝座。最终,戴克里先确立了“四帝共治”制,恢复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档案: 反抗罗马的纳巴泰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纳巴泰人一直反抗罗马人的统治。纳巴泰王国的某些城市如佩特拉(Pétra)等,是古代最令人心驰神往的中心城市。
从君士坦丁到狄奥多西
公元3 世纪的混乱结束之后,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重新恢复了帝国威严。然而,“四帝共治”制加剧了地方分权,种下了帝国东西方分裂的祸根。公元4 世纪的政治突变在狄奥多西的统治时期最终完成,他是最后一位统治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随后罗马帝国正式分裂。
帝国的分裂
公元5 世纪是罗马帝国分裂和西罗马帝国陨落的时期。几十年来,“蛮族”带来的压力和皇帝权威的逐渐没落,最终导致末代皇帝罗慕路斯? 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e)被东哥特人奥多亚克(Odocare)废黜。西罗马帝国随之覆灭,仅剩东罗马帝国。这或许是最令人震惊的历史事件之一。
罗马帝国晚期的社会
罗马帝国晚期经历了尖锐的经济危机阶段,以前的社会秩序也受到深度的质疑。虽然这段时期的社会流动性更强—这也是过渡时期的典型特征,但经济不平衡现象也不断加剧,贵族阶级、城市寡头政治集团和小农阶级之间的鸿沟逐渐加深,而人口减少和局部动荡对城市的冲击也越来越严重。
档案: 法尤姆肖像
这些墓葬图像被发现于公元1 世纪—公元3 世纪的陵墓中,它们极具戏剧性的特征和充满现代性的现实主义风格让人着迷。
文化的转变 
公元3 世纪—公元5 世纪文化环境的转变是罗马帝国晚期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人们在遵循希腊—罗马古典传统的同时,新的文化、文学和哲学形式也随之出现,并逐渐在普通民众中扩散开来。这是一个被称为“文化大众化”的普及进程。
基督教和罗马帝国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晚期社会的快速传播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基督教虽然经历过多次迫害浪潮,但它逐渐崛起、扩张和巩固,并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即便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基督教对后世也已经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基督教义都成为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之一。
档案: 巴西利卡—新式基督教堂
身处罗马世界之中的基督教会采用一种早已存在的建筑形式来满足文化需求,使其能够容纳越来越多的信徒。
日耳曼王国
从罗马被西哥特人攻陷到拜占庭军队占领意大利,中间隔了一个半世纪。在这段时期,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填补了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留下的政治空白。这些王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催生了新的地域政治版图,未来的西方强国也初现雏形。
附录
公元476 年的欧洲 
对照表: 罗马、东部王国和帝国、西部边疆
从塞维鲁王朝到罗马帝国覆灭

内容摘要
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中,“罗马兴亡六部曲”(《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第六部。
本书解密了罗马帝国衰落时期的历史,完整地呈现了帝国从由盛转衰到瓦解崩溃,再到罗马陷落的历史路径和轨迹,以及对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和宗教的重大影响,真实地再现了西罗马帝国公元3世纪—公元5世纪的衰亡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本系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国际顶级学府学者,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5000幅罕见四色历史图片,为世界项级博物馆珍藏,极具典藏价值。本系列书目如下——《最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近东的王国和帝国》《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辉煌》《中世纪欧洲》《伊斯兰的扩张》《基督教王国和十字军东征》《通往东方的新路线》《中世纪的终结》《征服美洲》《文艺复兴》《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绝对君权》《探险的时代》《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主编推荐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视野宽广,结合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历史文化,堪称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拥有雄心的作品之一。——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法国有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旧题新作,看似老生常谈的题目,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创新性解读,因此,这本普及性读物即便对专业法国史学者亦有重要参考价值。二是图与文相得益彰,本书堪称读图时代最为成功的尝试之一。三是其全球化视野并不仅仅停留在方法论意义上,而是真正做到言之有物。——孙一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地理在欧洲推出的历史丛书系列,在全球史领域很好学者的指导下,按历史事件为主体,以时间流动为线索,从文明的起源到两次世界大战,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到蒙古帝国的扩张,以宏观的视角重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注重历史事件的描述,强调人类文明的互动,语言通俗易懂,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画与解说,特别适合对全球史感兴趣的广大历史爱好者学习使用。——范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博士,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多尼亚校区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与亚洲历史学刊》书评编辑“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篇幅适当,详略适宜,历史事件与物质文化并重,适合世界历史与西方文化的爱好者阅读。丛书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精彩图片,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夏洞奇,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创办的《国家地理》杂志,因科学性、人文性与美学趣味性精妙结合而享誉全球。该学会如今已成为全球优选的非盈利教育与科学机构。它出品的“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是部规模宏大的历史丛书项目。该丛书,着眼对世界历史文明的思索,融考古、地理、历史、语言、制图、摄影、绘画诸多科学艺术门类为一体,旨在全球视野下,以时间为轴心,呈现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的演变与发展、各民族相互联系依存的状态、各国政治经济的进步与动荡,力求建构成一轴立体的、动态的、形象的宏大又微观的清明上河图式的世界历史景观长卷。——汪兆骞,有名文化学者、作家、编审“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丛书视野广阔,论述深入浅出,完整地呈现了不同地区、国家和人种之间的历史。另外,这套丛书图文并茂且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历史爱好者和普通读者阅读。——魏涛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历史系   讲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美国史研究室  助理研究员

精彩内容
罗马帝国陨落的原因尽管罗马帝国的解体是一个漫长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历史过程,但它的陨落却是最让历史学家着迷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让无数学者提出了各种解释,也为大量文学和电影作品提供了素材,尤其是那些涉及重大侵略事件及其后果的作品,如1954年上映的道格拉斯·赛克(DouglasSirk)执导的《异教徒的标志》(SignofthePagan,法语片名为Attila,roidesHuns)和同年上映的彼得罗·弗兰西奇(PietroFrancisci)执导的《匈奴王阿提拉》(Attila,fléeaudeDieu)。
从800年查理曼加冕到1804年拿破仑加冕,欧洲历史在很大程度上都始终处于罗马帝国的影响之下,人们不断地歌颂它的成功和辉煌,但这座在若干个世纪里积累了无数权力和荣耀的大厦却在突然间轰然倒塌,只留下废墟让后人困惑不已。
罗马帝国的“陨落”,自然是和它的“堕落”有关。虽然它在区区几个月的时间里就灭亡了,但它此前的衰落却持续了很多年。对此,人们产生了很多疑问:它的灭亡和衰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它的衰落是从何时开始的?它的衰落是可以避免的吗?
在《关于罗马帝国灭亡的布道》中,希波纳主教奥古斯丁分析了公元5世纪初罗马城被攻陷和洗劫之后罗马帝国的衰落。从奥古斯丁开始,这个问题就一直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最重要的历史谜团之一。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坍塌具有了神话色彩,有人认为它是重要的政治结构不可能长久存在的证据,也有人把它视为文明由盛转衰并最终灭亡的范式,甚至还有人把它视为历史终结的讽喻。所有曾经遭遇过深层危机的文明都可以在晚期罗马帝国身上找到自己的倒影,而20世纪30年代西方遭遇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让人们对古代晚期重新产生了兴趣。
对西罗马帝国陨落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理性派视角,认为这不过是皇帝更替的中断;另一种是系统派观点,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古典文明的崩溃。有的人从内在原因(即罗马帝国的衰落)来解释其灭亡,还有的人提出了一些外在原因,强调了日耳曼民族入侵的影响。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假设轮流占据上风。
如今,外因理论占据主导,更强调日耳曼“蛮族”入侵对罗马帝国的影响,但内因并未因此而被忽视。支持历史是连续性的史学家指出,古典罗马价值观念一直延续到了加洛林王朝时期,他们认为日耳曼“蛮族”入侵对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断并不如穆斯林入侵那么彻底。无论如何,我们可以说,西罗马帝国的陨落并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个事件共同导致的结果。
要在下列事实中确定哪些是关键因素,难度实在太大:自然灾害(传染病、气候变化、人口减少)、局部的经济危机(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农业和贸易缩水导致自给自足模式出现、放弃土地、社会关系的扩张)、社会动乱(城市暴动、社会叛乱、强盗和海盗、传统特权阶级的转变)、糟糕的执政管理(“蛮族”军队和罗马文官的权力争夺、武官凌驾于文官之上、中心地区和边疆地区之间的持续冲突)、军事失败(导致内战出现、篡夺帝位、劫掠、军队暴力)和宗教变化。
如今,人们认为在所有这些原因之中,道德堕落、基督教的扩张和文化多样性的可信度最低。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当时的极端理论和新法西斯理论浪潮的影响下,这三种假设都得到了广泛认同。历史学家对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的理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西罗马的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的分裂导致了文明的毁灭和古典文化的结束。启蒙世纪和18世纪、19世纪的实证主义则认为,从与人类生命相似的进化视角来看,文化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衰落和灭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