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9787517092384
  •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9787517092384
  •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9787517092384
  •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9787517092384
  •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9787517092384
  •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978751709238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978751709238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3.87 3.1折 45 全新

库存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晓艳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9238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31103462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我们都曾受过伤,却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1·1  0 ~ 1 岁:依恋与安全感
1·2  2 ~ 3 岁:自主性与羞耻心
1·3  4 ~ 6 岁:三元关系里的冲突与竞争
1·4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迷乱与探索
1·5  心理之病:在先天气质与后天创伤之间

第二章?化解生命中的情绪,掌管自己的生命模式
2·1  一条叫“抑郁”的黑狗
2·2  焦虑:从崩解焦虑到超我焦虑
2·3  匮乏之苦与分享之痛:从嫉羡到嫉妒
2·4  无法控制的愤怒
2·5  情绪的狂暴与情感的隔离

第三章?爱的能力:如何正常地爱和被爱
3·1  你是真的独立,还是无法走进亲密关系
3·2  为什么我们彼此相爱,却又彼此伤害
3·3  亲密关系里的“强迫性重复”
3·4  沟而不通:伴侣间的沟通困境
3·5  家庭关系中的“三角关系”

第四章?自我的探索与建立 
4·1  群体之中,我想做个“隐形人”
4·2  无法独立的“妈宝男”
4·3  “学霸”的自负与自卑
4·4  “中国式好人”总是习惯攻击自身
4·5  追名逐利背后的“自我迷失”

第五章?完整成长:我们此生都在成为自己 
5·1  从依赖到迈向独立
5·2  自体的发展
5·3  自我的发展
5·4  客体关系的发展
5·5  哀悼丧失,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专业精神分析老师为当代受各种心理问题困扰,饱受情绪之苦,无法走进关系,无力胜任爱与工作,无法拥有理想人生的年轻人而写的心理学自助读本。
各种情绪问题、人际关系困境、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受限,其实都与从小养成的心理习惯和关系模式有关。本书立基于人格发展的脉络,从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定任务开始,论及什么样的养育对人格的发展形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分别论述人格成长受困带来的三大问题:情绪的、人际关系的、自我统整的,引导读者由内到外梳理自己,彻底了解心理困境的本质和问题的根源,从而拥有完整的人格,回归到一个更自知的状态,更理解关系和他人,更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最终获得治愈。

主编推荐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国内精神分析学派资深心理咨询师王晓艳代表作品,我们都曾受过伤,也有治愈自己的良方,写给每一位因心灵困厄而受苦的你。

精彩内容
第一章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当小婴儿被剪断脐带,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虽然他在身体上完成了与母亲的分离,从母婴的融合状态中独立了出来,但他对母亲的依赖远未结束,心理上的分化也尚未开始。
一株幼苗的成长,因着不同的种子,在普遍性需求的基础上,应给予特定的照料。越稚嫩,越需要悉心的呵护,才能让其成长得足够强大,去抵抗风雨;受伤越早、伤得越重,越容易发育不良,也越难面对外界的挑战。人的成长也是如此。
先天气质和后天养育的错综交织,形成了成年以后的人格,而我们的人格水平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走向。心理之病,本质上是人格之病;心理之苦,本质上是情绪之苦。伤在哪里,痛在哪里;伤得越深,病得越深。
0~1岁:依恋与安全感
从动物界的划分来说,人类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但和其他一些生下不久就能站立行走的哺乳动物相比,人类新生儿只能算是“半成品”。想象一下刚出生的婴儿,平均体重3公斤,平均身高50厘米,脑部尚未发育成熟,几乎没有抵抗能力,非常脆弱娇嫩,根本无法独立存活。
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一岁时,他们的体重大约会增至9公斤,约是出生时的3倍;身高一般会增长到75厘米,约是出生时的1.5倍;他们的脑部在迅速发育,脑的重量约是出生时的2.5倍。同时,感知觉和动作能力也在迅速发展。
他们通过眼、耳、鼻、舌、身(触觉)来了解和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他们从无力的仰卧到翻身、坐着、爬行、站立、行走;五指逐渐分化,能够更灵活和协调地抓握物体;性格开始萌芽,关于自身身体的体像也开始慢慢建立;从无意识的交流发展到有意识的交流,从咿呀学语到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开始发展出对重要他人的依恋,并能够分化出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总之,婴儿在这短暂而高速发育的第一年,在为他们的“自我”塑造,并进入由语言所构建的人类社会,做着最基础且重要的准备。而对于“完全依赖”的稚嫩婴儿,能否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以及稳定可靠、促进成长的依恋关系,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Bowlby)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他由生物的本能行为出发,论及了“依恋行为”,即婴儿向主要照料者(通常为母亲)靠近并保持亲密距离这一存活和安全的基本需要。
于是,便有两条路径由此展开——照料者是否能够提供婴儿所需的“养育行为”,是帮助婴儿顺利度过其特定的发育“敏感期”,还是带来了程度不一的创伤,甚至是毁灭性的伤害。
▲作为“安全基地”的依恋对象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基本的安全感。作为社会性的人,我们毕生都要生活在或近或远的人际关系中,于是,人际间的安全感便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最初的安全感,则来源于我们的主要照料者。
约翰·鲍比的重要合作者,被称为“依恋理论之母”的玛丽·安斯沃斯(MaryAinsworth)曾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过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被试者为1岁左右的婴儿及其母亲),并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其中,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能够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在安全范围内自由地探索外部世界,分离时他们会不安,但当与母亲重聚时,他们又能够从联结中得到安抚。也就是说,他们能够亲密,能够分离,也能够重聚。尤其是重聚时的表现,更能呈现出其安全型依恋的特征。
沃尔夫(DeWolff)等人的研究显示,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态度积极,能够与婴儿的情绪同步,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能够敏感地做出恰当的回应,她们还会常常引导婴儿的行为。
而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则呈现出对依恋的漠不关心,不论母亲在与不在,他们似乎都无动于衷,而是不停地探索外部世界。他们看似独立而平静,但在分离的场景中,他们的心率是加快的,并且其皮质醇(压力荷尔蒙)水平明显高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
也就是说,他们的独立是一种“假性独立”,是对依恋行为中的拒绝和创伤的自我保护(防御)。安斯沃斯等研究者观察到,回避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没有回应,对婴儿的情绪表达不敏感,甚至表现出退缩、抑制或过激的反应,对与婴儿的身体接触表现出厌恶或抵触。
至于矛盾型依恋的婴儿,他们对于母亲在哪儿太过关注,以至于无法自由探索。母亲离开后,他们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当和母亲重聚时,他们要么生气,要么无助,无法很好地重建连接。安斯沃斯等研究者发现,矛盾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在抚养过程中表现不一,但一般都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不敏感,让婴儿的需要不能稳定地满足,她们似乎也在阻碍着婴儿的独立。
后来,安斯沃斯的学生玛丽·梅恩(MaryMain)又发现了第四种依恋模式——混乱型依恋。拥有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处在两难的境地中,因为安全感的来源同样也是危险的来源。混乱型依恋的婴儿易产生于虐待型的环境或特殊(如贫穷、有精神疾病史、药物滥用等)家庭中。
无论如何,安全的依恋关系是我们生存发展的第一要义,也是身体上的“我”和心理上的“我”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石,它们就像大厦的地基,坚固与否,会逐级影响到“上层建筑”。研究显示,婴儿期开始形成的依恋风格会对人生后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自尊、注意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产生广泛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