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9787556118939
  •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9787556118939
  •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9787556118939
  •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9787556118939
  •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9787556118939
  •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978755611893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9787556118939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8.63 4.1折 45 全新

库存4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6118939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31359141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重读《李鸿章》

李鸿章传(白话文)
序 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李鸿章(下)
第十章 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的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序 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内容摘要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继而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间直至死去。
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战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梁先生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
李鸿章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主编推荐
◆20世纪五大传记图文典藏版,读懂中国古代典型政治家的处世方法和成功之道!
◆畅销五十万册现象级人物传记,还原一个真实的政治家李鸿章,重新讨论中国近代目前颇具争议的重要人物。
◆李鸿章的局限仍是今日国人的局限!看他如何突破内政、外交的困局,展现建功立业者独特的人生沉浮进退、得失成败之道。
◆ 同为晚清政坛风云人物的梁启超倾力创作,近距离讲述李鸿章的功过是非,重视和铭记历史的真实侧面。

精彩内容
李鸿章一定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李鸿章一定是十九世纪世界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既然这样,那么他在历史上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呢?把他和中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呢?在这里我将试着一一讨论。
第一,李鸿章和霍光。历史学家评论霍光都说他不学无术,我评论李鸿章也说他不学无术,那么李鸿章和霍光是一类人吗?我说,李鸿章没有霍光的权力和地位,也没有霍光的魄力。李鸿章是谨慎、守规矩的人,不是一个能根据形势将内心的想法转化成非常举动的人。他一生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比得上霍光呢?不过,他在普通的学问上可能比霍光略强。
第二,李鸿章和诸葛亮。李鸿章是忠臣、儒臣、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历史上同时具备这五大身份又为后世所钦佩的人莫过于诸葛亮。李鸿章手中的资本远远超过诸葛亮,但取得君主的信任与诸葛亮不能相比。他最初在上海起兵时,仅仅靠着三座城市的支持,就能在江南建立大功业,他们创业的艰难也是很相似的。后来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又远远超过了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治理崎岖的四川能够令官员不心怀奸险,百姓都自强自立,而李鸿章身居要职几十年,却不能率领全国人民,令他们跟随自己。诸葛亮死后,家产仅有成都的八百棵桑树,而李鸿章却以豪富闻名天下,这差距有多么大?至于他们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的忠诚,倒是很像。
第三,李鸿章和郭子仪。李鸿章中兴国家、平定祸乱的功劳和郭子仪很相像,他们的福气和好运也不相上下。但郭子仪除了平定祸乱之外,就没有别的大成就了,李鸿章的军事生涯只不过是他终身事业的一部分而已。假如将他们的位置调换,郭子仪未必比李鸿章做得好。
第四,李鸿章和王安石。王安石因为他的新法而遭到世人诟病,李鸿章因为洋务而遭到世人诟病。王安石的新法和李鸿章的洋务虽然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政策,但他们的见识都不是那些责备他们的人所能比的。那些号称贤良士大夫的人都不肯帮助他们,还一起诘难他们,拖他们的后腿,说他们的坏话,弄得他们不得不用一些小人来帮助自己。王安石和李鸿章的处境相同,然而王安石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他对于民政的认真规划,局面宏大,考虑长远,比李鸿章要优秀。
第五,李鸿章和秦桧。中国的无聊文人骂“李鸿章是秦桧”的最多。在对法、对日这两次战争时,这一论调最为流行。倘若出自市井小民、无赖流氓的嘴里也就算了,读书人和有身份的人也这样说,我实在没什么说的了,硬要说,只能说他们像狗一样狂吠。
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关系就像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韩信和萧何的关系。不但如此,他一生的学问、见识、事业没有一样不是曾国藩提携、帮助他成功的,因此李鸿章实际上是曾国藩的门下人物。李鸿章不如曾国藩,这是已经有定论的事情。不过,曾国藩是位儒者,如果让他担当外交的重任,他的权术、智力、机警有可能都比不上李鸿章,这实在是一件未知的事情。另外,曾国藩深守着知足、知止的信条,常常记挂着急流勇退的道理,而李鸿章的血性相当强,无论面临什么大难都毅然挺身自己承担,从来没有畏惧退避的神色,这也是他的特长。
第七,李鸿章与左宗棠。左宗棠和李鸿章在当时齐名,然而左宗棠凭借的是张扬,李鸿章凭借的是忍耐。说他们的气量,则左宗棠远赶不上李鸿章。那些自命清高的湘军老班底曾经想要把左宗棠捧成守旧党领袖来和李鸿章对抗,其实这两个人在洋务方面的见识不相上下,左宗棠不是个能守旧的人,李鸿章也不是个能维新的人。左宗棠幸亏早去世了十多年,因此得以保全好名声,后来的那些困难和责骂都由李鸿章一个人承担了,左宗棠的福气和好运也都可以算得上是高的了。
第八,李鸿章与李秀成。这二李都是近代人中的豪杰。李秀成忠于太平天国,李鸿章忠于清王朝,一个封了忠王,一个谥号为文忠,都称得上当之无愧。李秀成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外交才能都不下于李鸿章,他们一个失败,一个成功,都是天注定的事情。因此我翻遍近代史,想要找两个人合传而没有因不匹配而遗憾的,只有二李。然而李秀成不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李鸿章却杀掉投降的八王(实为四王、四将军——编者注),在这件事上李鸿章还是应该惭愧一下的。
第九,李鸿章和张之洞。近十年以来,和李鸿章齐名的就是张之洞了。但是,张之洞岂能望李鸿章之项背?李鸿章是个做实事的人,张之洞是个浮华的人。李鸿章最不在乎名声,张之洞最在乎名声,不在乎名声就肯任劳任怨,在乎名声就会常常投机取巧。张之洞在外交问题上常常给李鸿章找麻烦,他帮李鸿章出的主意没有一个不是能说不能做的。李鸿章曾经对人说:“想不到张之洞做官几十年,还是书生之见。”这一句话可以概括张之洞的一生了。他的自命清高、心胸狭隘、残忍苛刻与李鸿章的有见识、有大量就有天壤之别了。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