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儒学讲稿(精)/周桂钿文集 978753347616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儒学讲稿(精)/周桂钿文集 9787533476168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7.87 4.6折 60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桂钿

出版社福建教育

ISBN9787533476168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3882947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周桂钿著的《中国儒学讲稿(精)/周桂钿文集》是著名学者周桂钿教授的儒学讲义,对儒学的开合发展、系统纲格与义理宗趣做了深入浅出的综述,对儒学忠与孝,儒学在当代社会中是否妨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违背社会文明等也做了深广详审的厘清。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研究透彻,讲解起来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作者简介
周桂钿,男,1943年生,福建长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199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曾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曾获北京市社科联学术成果奖,学术成果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等。主要著作有:《王充哲学思想新探》、《王充评传》、《虚实之辨》、《董学探微》、《秦汉思想史》、《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十五堂中国哲学课》、《十五堂中国国学课》、《十五堂中国儒学课》等二十余部,发表文章四百余篇。

目录
前言
引言  儒学概况
    一  儒·儒家·儒学
    二  儒家经典
    三  著名儒家代表及学派
    四  儒学的基本精神
    五  儒家重要遗址
    六  关于孔子标准像
【上编】  儒学历程简述
  第一讲  先秦儒家——孔子、孟子与荀子
    一  孔子生平
    二  孔子的贡献
    三  孔子的影响
    四  孟子的生平和思想
    五  荀子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讲  秦朝焚书坑儒
    一  先秦儒家独立精神
    二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  焚书坑儒
  第三讲  汉朝独尊儒术
    一  儒学创新,服务政治
    二  从《史记》看汉朝的独尊儒术
    三  从人才选用看汉朝的独尊儒术
  第四讲  汉唐经学
    一  经学是独尊儒术的结果
    二  五经简介
    三  汉代经学
    四  唐代经学
  第五讲  两宋理学
    一  二程“天理”
    二  朱熹理学
  第六讲  宋明心学
    一  陆九渊心学
    二  阳明学
  第七讲  传承革新与近代批判
    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二  传承改革,综合创新
    三  势非圣意,理在民心
    四  旧儒新潮,五四运动
【中编】  儒学关键词
  第八讲  儒家谈孝
    一  孝出于报答养育之恩
    二  《孝经》的内容与孝的意义
    三  对应原则与孝的误解
    四  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五  现代的孝德分析评价
    六  关于孝的两大争议
  第九讲  儒家谈仁
    一  孔子论仁
    二  孟子仁政
    三  董仲舒说仁
    四  对内德治
    五  治世以大德
    六  对外德治
  第十讲  儒家谈义
    一  义与利
    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  讲义“功贤于耕织”
    四  义者,宜也
  第十一讲  儒家谈中
    一  中
    二  中庸
    三  中和
  第十二讲  儒家谈和
    一  和而不同
    二  团体内部:家和万事兴
    三  国家内部:和谐
    四  和为贵:和平共处
    五  齐物我: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  和谐与竞争
  第十三讲  儒家谈礼
    一  礼与乐
    二  礼治与刑政
  第十四讲  儒家谈德
    一  重德轻才
    二  唯才是举
    三  无求备于一人
    四  德才须分析
    五  亲近来远
  第十五讲  儒家谈教化
    一  教化为治国大务
    二  太学为教化本原
    三  人性是教化的根据
    四  儒术是教化的原则
    五  儒术的主要内容
    六  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七  教师
【下编】  儒学与当代社会
  第十六讲  批判儒学以后的反思
    一  儒学妨碍经济发展吗?
    二  儒学妨碍科技进步吗?
    三  儒学违背社会文明吗?
    四  儒学是否过时了?
  第十七讲  当代儒学与中国政治
    一  儒学不是一阵风
    二  儒学就像一江水
    三  儒学滋润政治神经
  第十八讲  儒学与人的和谐发展
    一  经济上的调均思想
    二  政治上的仁义原则
    三  精神上的和谐观念
  第十九讲  儒学现代化
    一  什么是现代化
    二  儒学已经现代化
    三  儒学需要继续现代化
    四  新儒家——以徐复观为例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