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父母的17堂必修课 978751534068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做父母的17堂必修课 9787515340685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5.48 4.8折 32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剑锋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40685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494331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做父母你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在孩子婴幼年时学习做父母,不要在孩子青春期时才去求帮助,更不要在孩子成年不幸福时去懊悔。
叶剑锋著的《做父母的17堂必修课》是一本针对婴幼儿教养的心理学知识的科普之书。书中不仅仅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更是在大量研究和主张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论述。

作者简介
叶剑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硕士,人社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培训项目讲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和心途网“儿童心理资本提升”合作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边博士直播间家长问题合作咨询。12年的心理学理论学习与研究积累,9年的育儿及家长讲座咨询,累计为800多个家庭提供服务。CETTIC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目录
引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源于父母爱得正确
第一章  教养与沟通
  第一课  不同的教养方式教出不同的孩子
  第二课  专制的教养——压制下产生的冰与火效应
  第三课  溺爱的教养——爱得越多,孩子的成长能力越弱
  第四课  民主权威型教养——自主和自律的双丰收
  第五课  平等和尊重的沟通——实现民主权威型教养
第二章  在关键期培养孩子的人格
  第六课  形成信任感(0~1.5岁)
  第七课  培养自主意志(1.5~3岁)
  第八课  培养主动性(3~7岁)与培养勤奋(7~12岁)
  第九课  与人格培养有关的敏感期
  第十课  培养乐观品质
第三章  培养正确的学习教育观念
  第十一课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第十二课  学习有什么好方法
  第十三课  如何进行早期教育
第四章  经营和谐的家庭关系
  第十四课  家“和”先于教育
  第十五课  爱是最重要的品质
  第十六课  自我成长的一种方法
  第十七课  亲子因缘树
重新启航
附1:书中心理学家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附2: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叶剑锋著的《做父母的17堂必修课》是一本育儿经验与科普知识相结合的图书,一本写给初为父母和希望全面深入了解育儿知识的父母的书,也是从事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必备书。
从一名孕期妈妈到一名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作者把自修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通过17堂课分享给更多的父母。书中涉及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国学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解答了1-10岁孩子的教养问题。比如,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学习动力,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最重要的是,每一堂课都结合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和关键点,不仅让父母们明白育儿的科学依据,还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和技巧。

精彩内容
 不同的教养方式教出不同的孩子我和谨约定的第一个周六很快就到来了,一早我就驱车赶到了谨的住处。在谨的院子里已经有5位女士围坐在茶桌旁,茶桌上摆放着点心和矿泉水,茶桌正前方摆着一个可移动的白板,一旁的蝴蝶凳上放着电脑,并连着投影仪。
谨正在泡茶,看到我来了,笑着对我说:“这几位妈妈想了解孩子的教养与沟通。接下来几周是个小小讨论会,我给大家讲,但是大家可以随时打断讨论,我会根据大家的想法随时调整内容,整个形式是以妈妈们为中心,相当灵活的。”我点着头接过泡茶的工作,于是,谨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准备开始了。
“好,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讨论如何教养孩子的,大家都想了解什么才是科学的教养方式是吗?在打开
PPT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在怎么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样的困惑?”谨微笑着开场。
“老师,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啊!打骂好像也不好,可是不打骂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做啊。我们小时候,做错了事,挨打是常有的事儿。”一位年长的妈妈回答。
“老师,怎么和孩子说话,孩子才会听?”“老师,我自己觉得和父母存在代沟,不好交流
,所以担心以后我和我的孩子也不好沟通……而且,现在中国传统教育方法和西方教育方法好像存在很多冲突,中国传统教育讲‘严’,西方教育讲‘民主’……我特别困惑,将来要怎样教自己的孩子。”一位戴着眼镜的妈妈提出的问题很宽泛,但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困惑。
“大家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些都是让我们这一
代父母困惑的问题。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用几节课的时间,大家不要着急,我争取讲得详细一些,好吗?”谨见大家表示同意,接着说,“我先来分享一个案例,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她自己的故事。”谨打开电脑:我的儿子初一时,进入逆反期,成绩一塌糊涂。
他开始抽烟,开始染头发,穿一些古怪的衣服。有一
天他甚至跟我说:“妈妈,我一无是处,我就是个人渣。”听到孩子这么说,我的心像刀绞一样。他的行为就像-个问题少年,自暴自弃。可是,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理智,我没有像以往一样斥责他,而是冷静下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的喜好是什么,他为什
么那样做。
至于成绩,我改变以往要求严厉的方武,反而宽慰他和鼓励他。
我只有一个信念:我的孩子本质是好的,一切青春期的变化只是暂时的。
我甚至开始直接表达我的爱,妈妈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很快乐。我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就不爱他,我也不会因为孩子的行为怪异就放弃他。
奇迹出现了,孩子越来越好,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我终于明白,信任就是一种磁场,无条件的爱是最大的力量,赞美就是一种引导。一切都是正能量带来的。
我很庆幸,我当时没有失去理智,没有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到孩子身上,没有因此而大发雷霆,如果那样,孩子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很美,很感人。”“这个妈妈信任自己的孩子。”“这个妈妈很有智慧。”“这个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她的想法都是正向的。”谨边听边点头笑着:“大家说得很好,我们今天就先来说说心理学上关于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首先我们所提的这个理论来自于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以后我们简称他为埃里克森。
我们先来看看他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成果。
“埃里克森及他的研究者指出,从儿童期直至青少年期,家庭教养方式有两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
方面是父母的接纳和反应性,另一方面是父母的要求
和控制性。
“接纳和反应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和关爱程度。接纳反应性高的父母,时常给予孩子微笑、赞赏、
鼓励,表达大量的疼爱。而接纳反应性低的父母则经常贬损、处罚或是忽视孩子,很少与孩子交流。
P7-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