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国学精粹 978751136623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解国学精粹 9787511366238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25.3 3.7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梦华|责编:紫岚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66238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902543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蒙学篇
  三字经
  千字文
  弟子规
经学篇
  尚书
  礼记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左传
  诗经
  周易
史学篇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三国志
诸子百家
  孙子兵法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集篇
  楚辞
  菜根谭
  世说新语
  说苑
  文心雕龙

内容摘要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国学包括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
国魂、国本,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本书精选古代文化经典里的精华篇章,分为蒙学篇、经学篇、史学篇、诸子百家、集篇,收录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字,通过原文、注释、译文等栏目,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经典提供了一条捷径。此外,精选数百幅精美图片,用直观的方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精彩内容
 三字经人之初①,性本善②。
性相近③,习相远④。
【注释】①人之初:人在刚刚生
下来的时候。初,开始。②性:天性,人天生具有的性情和气质。本:原来、原本。善:善良。③相近:相似
。④习:积习、习染,这里包括主动接受知识和被动受到影响两种情况。相远:互相远离,差别越来越大。
【译文】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可以说,大家的天性十分相似
。但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便出现了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开
始相似的本性越来越不同,使每个人逐渐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才有了善与恶、
好与坏的分别。
苟不教①,性乃迁②。
教之道③,贵以专④。
【注释】①苟:如果、假如。教:教育、教导。②乃:于是、就。迁:改变、转变。③道:规律、法则。④贵以专:以“专心致志”最为重要。
贵,宝贵、重要,值得重视;专,专一,专心致志,一
心一意。
【译文】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恰当的引导,那么,他生来就具有的纯洁善良的本性,就会因为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导致最后迷失本性,逐渐变坏。
教育的根本法则就是“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地教诲,一心一意地学习,可以让人真诚善良。
昔孟母①,择邻处②。
子不学③,断机杼④。
【注释】①昔:过去、从前。孟
母:孟子的母亲。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②择:选择、挑选。邻:邻居。处:居住。③子:孩子,这里指孟子。④断:割断、折断。机杼: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对选择好的邻居这一点十分重视,为了挑选到适合孟子学习的居住环境,曾多次搬家。
孟子一开始贪玩不爱学习。有次他偷懒逃学回家,母亲非常痛心,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严厉地训诫孟子:“不能认真有恒心地学习,就像这梭子一样,梭子断了,就不能织布了,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这样半途而废是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的。”窦燕山①,有义方②。
教五子,名俱扬③。
【注释】①窦燕山:五代人,本名窦禹钧,由于他住在燕山附近,人们就称他为“窦燕山”。窦是人的姓。
②义方:(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办法。③名:名声。俱:全,都。扬:显扬、传播。
【译文】五代的窦燕山有五个儿子,在他的严格教育下,都成了品学兼优的人才,每个人都很有成就。声名传播四方。
养不教①,父之过②。
教不严③,师之情④。
【注释】①养:养育、抚养。不教:不教导、不教育。教,教育、教导。②之:的。过:过错、过失。③不严:不严格。严,要求严格。④惰:懒惰、懈怠,马虎不尽责,与“勤”相对。
【译文】父母如果认为只要将孩子们抚养长大,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却没有教给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这是父母的讨错。
而老师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导致学生因为放任自流
而荒废了学业,这是老师怠惰,没有认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子不学①,非所宜②。
幼不学③,老何为④。
【注释】①子:子女、孩子。②非所宜:不应该。非,表示否定的意思;宜,合适、应该。③幼:年纪小的时候。
④老何为:年纪大了能做什
么。老,年老的时候;何,表示疑问的语气,什么;为,作为。
【译文】如果父母和老师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却不好好读书,这是不应该的。
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等到年纪大了,什
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①,不成器②。
人不学,不知义③。
【注释】①玉:玉石。琢:雕刻加工玉石。②成:成为。器:器皿、用具。③知:知道,懂得,明白。义:义理,公正合宜的事,思想行为的规范。
【译文】璞玉刚开采出来的时候,看上去和普通的石头差不多,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雕刻加工,就不能成为珍贵的饰品和器皿。
人也是一样。一个人无论有多高的天赋,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为人处世的正确道理,原本优良的天赋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注释】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