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精) 9787542669032
  •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精) 978754266903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精) 978754266903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28.22 4.8折 59 全新

库存13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木心|责编:徐建新

出版社上海三联

ISBN9787542669032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0903695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出版说明】  木心的九堂文学课,陈丹青的五册原始笔记
【 第一讲 】  谈自己的作品 (1993.3.7)
同步阅读:《即兴判断》代序、《塔下读书处》
【 第二讲 】  再谈萨特,兼自己的作品 (1993.3.21)
同步阅读:《九月初九》
【 第三讲 】  续谈萨特,兼自己的作品 (1993.4.4)
同步阅读:《S. 巴哈的咳嗽曲》、《散文一集》序、《明天不散步了》
【 第四讲 】  谈加缪,兼自己的作品 (1993.4.18)
同步阅读:《明天不散步了》、《童年随之而去》
【 第五讲 】  续谈存在主义,兼自己的作品 (1993.5.9)
同步阅读:《哥伦比亚的倒影》
【 第六讲 】 谈法国新小说派,兼自己的作品 (1993.5.16)
同步阅读:《哥伦比亚的倒影》、《末班车的乘客》
【 第七讲 】  谈访谈 (1993.6.13)
同步阅读:《仲夏开轩》
【 第八讲 】  再谈新小说,兼自己的作品 (1993.6.20)
同步阅读:《遗狂篇》
【 第九讲 】  谈《素履之往》 (1993.9.11)
同步阅读:自序、《庖鱼及宾》、《朱绂方来》
【 后记 】  总算还原了《文学回忆录》全貌 / 陈丹青

内容摘要
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课业”并不是听讲世界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这是先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渐入所谓现代文学。其时众人与老师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样一来,旧话重提,我们又要他谈谈自己的写作、自己的文章。3月间,木心终于同意了,拟定前半堂课仍讲现代文学,后半堂课,则由大家任选一篇他的作品,听他夫子自道。
木心极郑重地说,“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陈丹青说,什么叫做“私房话”呢,这就是私房话。全本《文学回忆录》的真价值,即在“私房”。他谈到那么多古今妙人,倒将自己讲了出来,而逐句谈论自家的作品(《木心谈木心》),却是在言说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这可是高难度动作啊,爱书写的人,哪里找这等真货?眼下,隐然而欠雏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动。《木心谈木心》面世,应是大可寻味的文本,赏鉴木心而有待申说的作者,会留意他所谓“精灵”的自况、所谓“步虚”的自供吗——承老头子看得起我们,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论,诚哉所言非人:这是文学法庭再严厉的拷问也难求得的自白啊。

精彩内容
 (金高今天重返书院。
)今天,破例,讲文学写作——讲我自己的作品。
三个比喻:画家,画,你们看到的是最后的效果。
有说是把画家画画全过程拍下来的,我就是说这写作过程。其次,舞台、后台,我把我的后台公开。再其次,过去的音乐家,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肖邦演奏自己的作品,最好。
今天算是木心文学作品
演奏会。
不卑不亢地谈。许多艺术上不允许讲的话,我在课堂上讲——我们相处十年了,开课四年了,其实很少有机会我来讲自己写作的过程。从来没有深谈过。
说得性感一点:这是不公开的。最杀手的拳,老师不教的一写作的秘密。对你们写作有好处。前几年的课,是补药,现在吃的,是特效药。好处,是你们已经铺了一些底。
是尝试。可以松口气。
我每次要备课三天,两万字,有事忙不过来,这样穿插可以调和。
众人打开木心的书(台湾版)。
今天讲《即兴判断》里的“代序”和《塔下读书处》。
前一篇是答客问,后一
篇是讲别人。诸位将来都会遇到这种事——讲下去,你们会知道写作有那么一点奥妙。
“代序”,在音乐上类似
序曲。有时可以取巧,用另一篇文章“代序”,很老练,用不到直接来写序。
凡问答,采访,不能太老实。要弄清对方意图。这篇访谈,事先知道是对许多作家的采访,包括问哪些问题。我要知道说给谁听——要刺谁。
发表后,别人的“答”也
都发表了,正好给我骂到。
我不愿和他们混在一起,所以单独取出作代序。
《即兴判断》代序丁卯春寒,雪夕远客见
访,酬答问,不觉肆意妄言
——谓我何求,谓我心忧,岂予好辩哉。鲜有良朋,贶也永叹,悠悠缪斯,微神之躬,胡为乎泥中。
——阅录稿后识先要来个“招式”,不宜用问答语,宜用文言(“阅录稿后识”。“识”,音同“志”。而且不能写“木心阅稿后识”,要去名字。从前人家多用自己名字,不必要)——“丁卯春寒,雪夕远客见
访”,是文言的美。“不觉肆意妄言”,是退开,是谦虚。
“谓我何求,谓我心忧”,《诗经》的典故,简化了。
“岂予好辩哉”是孟子的话,意思是我好辩吗?不得已也。难道是我好辩吗?这样,就把“肆意妄言”解了。
“鲜有良朋,贶也永叹”(“贶”,音同“况”,赐的意思),取《诗经》,意思是少有朋友和我长叹长谈了。
“微神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句,意思是“若不是为了你的缘故,我不会在泥中打滚”——若非为了艺术,我不会在泥中打滚。
今文,古文,把它焊接起来,那疤痕是很好看的。
鲁迅时代,否认古文,但鲁
迅古文底子好,用起来还是舒服。
这么一段序中之序,说老实话:搭架子。搭给人家看。懂事的人知道,“来者不善”,不好对付。
要有学问的。
问:您对作品的畅销与否的看法如何?
答:作品畅销,必然成名,而历史上一路过来的不朽之作,当时大抵未交“畅销运”。成名与成功很难兼
得,通常是两回事,成名不一定成功,成功不就此成名。
畅销书,也有确实可称成功的。如果并非成功,只是交了“适逢其会”的好运,那么,后来自有结果:一时成起来的大名,缩小了,没了。
各国各族的书市,总有各种热门的东西,无可厚非,在当时,厚者是非不了的——值得省视的是:畅销书标示着那个畅销范围的文化水准,一般都着眼于谁写了畅销书,其实问题不在作者而在读者,所以问题很大、
很重,重大得好像没有问题似的。
访者的第一问,你要想想,他问的是什么意思,什
么心态(问,一定要别人问,左手挠右手,不痒,要别人挠,才舒服)。
答,是讲实话。平平实实讲。
答到第二段,转个弯,口气很安静:“一时成起来的大名,缩小了,没了。”第三段,“各种热门的东西”,开始讲“东西”,用白话文了。最后几句,讲本质,钉子敲下去。
不是俏皮话,是真话——注意:凡是第一个问题,要
用点力气。
问:您最喜欢的中文的文学刊物是哪些?
答:正在寻找中。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