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故事(走近远去的城市记忆) 97875671364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故事(走近远去的城市记忆) 978756713641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30.43 6.3折 48 全新

库存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王明远//李霞|总主编:乐建强//戴骏豪

出版社上海大学

ISBN9787567136410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696086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栏目《上海故事》的同名图书,是2018年出版的《上海故事--一座城市的温暖记忆》的续篇。本书从该栏目2011年开办起的近400期节目中精选30篇,对节目进行故事化的改写,以反映上海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人文风貌。内容文化艺术、日常生活回忆、手工技艺、中外名人在上海等几个板块,旨在展现上海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和上海人几十年的乡愁记忆,使之成为上海当代社会生活史的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目录
用镜头记录上海
城市,是轮子滚出来的
地铁春秋
春节记忆
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
吃在云南路
编织美丽生活
搪瓷的美好记忆
剃头
浴室风情录
弄堂里的叫卖声
恋曲1980
六十岁再出发
我的家在武康大楼
白相城隍庙
快乐的大世界
上海杂技团往事
影院往事
那些年,我们一起唱的歌
快门声里的往事追忆
从年画到年历片
M50:艺术在这里聚集
淘书乐,乐淘书
出版社的故事
精武人生
沪剧情缘
海上中医
寻找饶家驹
安东尼奥尼与上海
外国人在上海

内容摘要
 《上海故事》是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影像工作室”制作的一档电视纪录片栏目,节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用生
动的笔触来演绎“城市”的含义。节目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寻访过去历史时代的亲历者,将这些历史见证人的真实讲述与珍贵影像资料有机结合,关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和民族命运的故事,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上海故事》节目着力把上海的历史和当下链接起来,较全面、较系统、较深入地反映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展现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特征。
本书中所收录的故事,即精选和改编自《上海故事》栏目开播以来的各期节目。

精彩内容
 用镜头记录上海上海有一批城市发展的记录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追赶着城市前进的脚步。20世纪90年代,上海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摄影提供了天然的拍摄素材,摄影家们在自己成长生活的地方,用镜头记录着苏州河两岸的巨大变化、正在消失的石库门生活,重大工程、历史建筑、特色街区也都是他们的镜头聚焦的对象,活跃在城市各个地方的摄影者们希望尽可能地为人们多留住一些美好的弄堂记忆,并用黑白或彩色照片来讲述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故事。
从沙龙摄影到纪实摄影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和严肃讨论的年代,在摄影界,当时上海一批观念超前、志同道合的摄影家发起成立了“天马摄影艺术沙龙”这一摄影学术团体。摄影家杨元昌因为1979年的摄影作品《师徒》而声名鹊起,被选为沙龙的主席。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后来成为《新民晚报》首席摄影记者的雍和,当时是这一沙龙的副主席。雍和回忆,当时在中国摄影界占统治地位的是沙龙摄影,喜欢拍一些光影,追求唯美的效果,拍摄对象多为小桥、流水、落日等,所以和现实生活是脱节的。杨元昌也认为:“当时主要还是搞唯关的比较多一点,而一些创新的东西,在摄影领域里面,没有占到主导地位。”在那个充满理想主义和严肃讨论的年代,一些思想前卫的摄影师却不甘于此,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开始大胆地尝试、探索。1979年早春二月的一天,天寒地冻,寒风凛冽,傍晚时漫天大雪随风起舞,杨元昌在上海街头抓拍到了一老一小两位在劳作的工人,作品取名为“师徒))o他记得那天自己从老师家里出来,在漫天大雪中看到一个老工人和一个小青年,就通过摄影画面表现了对老师傅的敬重。
1988年10月26日,由天马摄影艺术沙龙主办的“天马摄影艺术展”在上海美术家画廊举行,“天马摄影艺术展”为摄影界吹来了一缕新鲜空气,受到参观者的交口称赞。杨元昌记得那个时候正好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也搞了一个国际摄影展,天马摄影艺术展一开幕,很多人都被吸引过来了,参观后都觉得很震撼。
雍和对于纪实摄影的价值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不管摄影者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多多少少是记录了这个社会的一些动态,时光流逝后回过头来看看,非常有味道,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只有把摄影作品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放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当中来看,它的意义才更大。
在《新民晚报》的从业经历,使雍和有了很强的新闻敏感度,他的摄影作品不仅仅局限在艺术方面,更多的是与历史、社会以及城市建设相关。当时司空见惯却又不被现在年轻人理解的一些现象,他都通过照相机忠实地记录下来,留下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味道。他回忆,由于排水不畅,当时的上海每到7、8月份,只要下稍微大一点的雨,不用说小马路,就是像南京路这样的大马路都会积水。当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