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紧兜裆布(长声闲话)(精) 978710804782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系紧兜裆布(长声闲话)(精) 978710804782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20.7 5.4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长声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7823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2963257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李长声被誉为当今“文化知日第一人”,《长声闲话》是三联书店为他首次推出的精选作品集。从作者迄今发表的随笔作品中甄选佳作、厘清脉络、堪称定本。
李长声的随笔以日本为写作对象,而所涉范围极广。从历史、文学、艺术到饮食、风物、民俗,从阳春白雪到大众流行,从文坛掌故到社会百态,几乎无所不包。
《系紧兜裆布》为《长声闲话》第二册,收76篇。

作者简介
李长声,1949年生于长春,曾任日本文学杂志副主编。1988年东渡日本,一度专攻日本出版文化史。自励“勤工观社会,博览著文章”,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北京、上海、广东、台湾等地的报刊写随笔专栏,结集为《日知漫录》《居酒屋闲话》《风来坊闲话》《东京湾闲话》等十余种,近译有藤泽周平著《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 

目录
君从何处来
国号
年号
日之丸·君之代
旧历
万岁
家徽
单一民族是怎样炼成的.
马·洋马·骑马民族
万世一系的尴尬
从《古事记》到《女神记》
阴阳师
天满宫
从《源氏物语》到西乡隆盛
内战
镰仓大佛
织田大屠杀
信长密码
叶隐
武士与骑士
江户城
江户人
忠臣藏
踏绘
新渡户稻造及其《武士道》
清兵卫黄昏出的城
系紧兜裆布

龙马传说
明治维新是一个夸张
从西装到劝学
脱亚
江户以至东京
另半个漱石
大正浪漫
司马辽太郎的战车
白旗从何时竖起
一手菊花一手刀
英国派头
俳旬日本论
孤立无援的思想
无思想人
太郎一戳惊天下
世纪
文化的时间与空间
东与西
表与里
人与猴

神道
宗教
国语问题
学历的今昔物语
大翔与阳菜
高三
说“道”
缩小
夸张
没法子
真是没法子
道歉的习惯
改造梁山
揣着明白装暖昧
明天刮什么风
中庸与二重性
一字之妙
工作狂与陶渊明
幼稚
辞世歌
葬礼上的笑颜
吃骨灰
混浴的复兴
日语将消亡
代后记:“贩日”二十年

内容摘要
 李长声创作的《系紧兜裆布》为《长声闲话》第二册,收76篇。兜裆布即“犊鼻裈”,在中国早已不传,在日本却至今犹见,一句“系紧兜裆布”,颇能为大和精神传神。这一册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谈日本的精神与文化,前半部大致依时间顺序谈起。从“君从何处来”的史前、到有了“国号”、“年号”的时代,到“日之丸、君之代”,一路解读“单一民族是怎样炼成的”和“万世一系的尴尬”。从《古事记》到《源氏物语》、从遣唐使到镰仓大佛、一路谈到明治维新与大正浪漫。后半部或从空间贯穿着谈起,如“东与西”、“表与里”;或拈出国民性特征立论,如
“缩小”、“夸张”、“道歉的习惯”、“揣着明白装糊涂”等等。至于“葬礼上的笑颜”、“吃骨灰”等篇,别辟蹊径指向日本文化的特异性。篇末立足当下,以“混浴的复兴”和“日语将消亡”作结。

精彩内容
 日边瞻日本,云里望云端。
远游劳远国,长恨苦长安。
辨正作《在唐忆本乡》,收在日本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中。诗前有汉文小传:“辨正法师者,俗姓秦。性滑稽,善谈论。少年出家,颇洪玄学。大宝年中,遣学唐国。时遇李隆基龙潜之日,以善围棋屡见赏遇。有子朝庆、朝元。法师及庆在唐死。
元归本朝,仕至大夫。天平年中,拜入唐判官,到大唐见天子。天子以其父故,特优诏厚赏赐。还至本朝,寻卒。”此诗引人注目之处是“日本”二字。日本宪法定国号为“日本国”,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日本的呢?
“大宝”是文武天皇的年号。701年,三田五濑谎称在对马提炼出黄金,天皇大喜,改年号为“大宝”。日本正式采用年号是645年,即孝德天皇的“大化”,此后断断续续,自“大宝”才制度化,以至于当今的“平成”。大宝元年,参照中国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从此确立中央集权体制,小帝国像模像样了。信心满满,于是时隔三十三年重新派出遣唐使。翌年6月,遣唐使船从与大陆交通的门户筑紫启航。
因为跟朝鲜半岛的新罗打过仗,关系紧张,不能走北路,只好冒更大的风险走南路和南岛路,驶向长江口岸。《续日本纪》里记载:执节使粟田真人一行到了唐国,有人过来问:“你们是哪里来的使节?”“我们是日本国使,这是什么地方呀?”“是大周楚州盐城县界。”“原先是大唐,现在叫大周,国号怎么改啦?”“永淳二年皇帝驾崩了,皇太后登基,叫圣神皇帝,国号大周。常听说海东有一个大倭国,是君子国,人民活得富足快乐,讲文明,懂礼貌,现在见到你们,衣冠楚楚,相貌堂
堂,看来真是那么回事哩。”问话的人聊了几句,“语毕而去”,不会是海关人员。大概
他认为改朝换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则,无须问一
句“原
先是大倭,现在叫日本,国号怎么改啦”,径把大倭国和日本当作一回事。可是,遣唐使到了长安却有点麻烦。《旧唐书》记载:“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或日: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对于国号很重视,但问来问去,日本人支支吾吾。大唐朝廷做出三种揣测,最
终认为“日本国”与“倭国”是两回事,以至分别列传,把真人来贡当作日本国第一次通使。虽疑焉,但圣神皇帝也不以为怪,还赐宴德麟殿,吃“中华料理”,并且给粟田真人封
了个司膳卿。
《续日本纪》是797年纂修的正史,接续《日本书纪》,记697年至791年之间的史事。从上面引述的文字来看,13本使臣觉得中国改变了国号很奇怪,至于本国的国号,明知中国人如堕雾中却不辩一辞。究其原因,恐怕是那时13本对国号并没有明确的意识。607年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国书的抬头写得蛮浪漫:“日出处天子,致书13没处天子,无恙云云”,没有国号。“多自矜大”,与大隋天子平起平坐,炀帝读了就不悦。后世当作摸老虎屁股的壮举,很喜欢渲染此事,但隋炀
帝不过对外交部长说了句以后不要再给我看这种无礼
的东西而已。小野妹子再度使隋,国书的写法改为“东天皇”、“西皇帝”,还是没国号。
粟田真人的遣唐使团中有一位山上忆良,日后大大的有名,回国前写了一首和歌,其中有“早日本边”的字样,这个“日本”读若yamato,即“倭”。粟田真人于704年回国。
720年编就的日本第一部正史《13本书纪》是面向国外的史书,书名使用了“日本”。13本人创造“日本”这个汉语词,读音和“倭”字相同,实质上只是改变了对外的汉字表记。
可能正因为这一点,日本人不认为国号有变,却教习惯于易姓革命的中国人难以理解。尽管莫名其妙,但名从主人,大唐很快就叫开了,似乎没有人反感其美称,偏坚持叫倭国或倭奴国。
753年以藤原清河为团长的遣唐使团返日,李隆基赋诗送
行,题目是《送13本使》。诗云:“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此诗见于《全唐诗逸》。江
户时代汉诗人市河世宁从日本存留的中国典籍中搜辑唐诗,成《全唐诗逸》三卷,于1804年付梓。其中八十二人是《全唐诗》里没有的,中国在1823年翻刻。“矜尔畏途遥”正是《旧唐书》所谓“太宗矜其道远”——考虑到道远途遥,九死一
生,太宗告诉下边管事的,不要叫日本年年来朝进贡,但日本人似
乎从古到今也不曾领会这种外交气度。P4-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