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史话(精)/鸿儒国学讲堂 978755460944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国史话(精)/鸿儒国学讲堂 978755460944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15.66 4.1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古吴轩

ISBN9787554609446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941129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三国史话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辨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辨诬
  姜维和钟会
史话之余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其他文章
  后汉乱源与三国始末
  袁曹成败
  论魏武帝
  曹嵩之死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奖率三军,臣职是当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马钧
  关羽欲杀曹公
  李邈
  姜维不速救成都
  孙策欲袭许
  边章、韩遂
  张纯之叛
  君与王之别
  罢社
  吞泥
  三国之校事
  山越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宦”字的意思,本来并非指阉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阉割的人所做的官。
我们所谓五经,中间有一部唤做《礼记》。《礼
记》的第一篇是《曲礼》,《曲礼》里有一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学就是进学校,宦是什么呢?
须知道古代所谓学校,和现代全然不同。现代的学校,必须要传授这知识技能,古代的学校则全无此事。古代的学校亦分为大学小学,所谓小学,只是教授一些传统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间的礼节,如洒扫应对进退之类。又或极粗浅的常识,如数目字和东西南北等名称之类。根本说不上知识,更无实际应用的技能。
至于大学,其中颇有些高深的哲学,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浓厚的。《礼记》里又有一篇,唤做《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说:当时大学中所教的,是诗、书、礼、乐。这并不是现在的《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须知古代的人研究学问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却较后世人为深。当时的人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后世,学术和宗教是分离的,在古代则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学问只存于教会之中,而教育权也操在教会手里。古代教会中非无较高深的学问,然总不能全脱离宗教的意味。至于实用的知识技能,则是他们所看轻的,学校里并不传授。所谓诗、书、礼、乐:礼即宗教中所行的礼,乐即宗教中所用的乐,诗就是乐的歌辞,书大约是宗教中的记录。在古代,历史和宗教中的经典,也是分不开的。印度和西藏都是如此。古代学校中有所谓养老之礼,其仪式非常隆重。天子对于所养的老人,要
自己割好了肉,捧着酱送去请他吃。吃了,还要自己斟酒,给他漱口,就因为他是一个宗教中的长老,与不带迷信色彩的师长不同。《礼记》上还有一篇,唤做《王制》。《王制》里有一句说:“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释奠是一种祭祀之名。发兵出去,打了胜仗,回来却在学校里去举行祭礼,就可见古代学校不是一个学术机关,而其宗教意味极为浓厚了。古书上说学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说他是子虚乌有,然而从没见古书上记载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就是为此。
然则古人没有应用的知识技能么?不然。我们知道:所谓i代之世,已有较高度的文明,其时有许多事情,已非有专门知识技能不能办,就是现在所传的几部先秦子书,其中包含专门的知识技能也颇多,不能说全是后人伪造的。然则古人的知识技能,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从宦之中得来。
古人解释“宦”字,有的说是学,有的说是仕;的确,这二者就是一事。因为在古代,有些专门的知识技能,就是在办理那件事的机关里,且办事且学习而得的。从其办事的一方面说,就是仕;从其学习的一方面说,就是学。
P6-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