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江湖越来越小 9787513905473
  • 我的江湖越来越小 9787513905473
  • 我的江湖越来越小 978751390547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江湖越来越小 978751390547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14.22 3.6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才生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

ISBN9787513905473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485564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理来情无存”,是非问题,理为至上,公论之外,无妨把酒言欢。这就是李敖。他与徐复观、章孝慈、钱穆、柏杨、余光中、梁实秋、陈水扁、马英九、谢长廷……有过相识、相交、相知。但又因理念不同而相左、相离、相斥,最终渐行渐远。
作为朋友,他热情奔放,周到细致。但在是非面前,他张牙舞爪、笔锋如刀:什么辈分、情谊、面子全在考虑之外……正因如此,有的人害怕和他做朋友,而有的人盼望和他做朋友。
《我的江湖越来越小》由陈才生著

作者简介
陈才生,男,1962年生,河南林州人,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95年以来主要从事李敖与台湾文化思想研究,主要著作有:《缪斯钟情的女儿——女性作者写作奥秘》《李敖这个人》《李敖的灵与肉——李敖思想研究》《李敖评传》等。

目录
第一章  交友纪
  一 董作宾父子的书法
  二 思想影响到李翰祥
  三 将琼瑶小说作靶子
  四 陈诚去世前的约见
  五 和梁实秋的一段情
  六 凭真牌就可以赢他
  七 和徐复观对簿公堂
  八 三十年的拉锯官司
  九 扑朔迷离的财产案
  十 同施启扬幽明异路
  十一 结识孙立人的参谋
  十二 宋希濂将军的自传
  十三 和刘辰旦的“大字报”
  十四 借力使力孙陵“下水”
  十五 朋友的“样板”陈彦增
  十六 与“台独国父”生前事
  十七 给诗人余光中改诗
  十八 逼导演刘家昌道歉
  十九 警告亲日的马英九
  二十 邻居原来是云南王
  二十一 与三毛、金庸谈“伪善”
  二十二 与刘晓庆的惺惺相惜
第二章  从师纪
  一 与地下党的生死缘
  二 姚从吾的得意门生
  三 胡适帮忙来赎裤子
  四 与胡适的笔墨情缘
  五 成了江冬秀的被告
  六 逼迫方神父上前线
  七 没有走钱穆的道路
  八 劝王作荣弹劾“总统”
第三章  行侠纪
  一 营救柏杨的恩怨录
  二 与殷海光的师生情
  三 卖藏品义助慰安妇
  四 为朋友索赔两个亿
  五 与章孝慈的知遇缘
  六 将死后遗体捐台大
第四章  片言纪
  一 台湾市侩满脑肥肠(10则)
  二 中共的志向与气节(4则)
  三 此真得山水之乐者(7则)
  四 “爱心”不是“送”的(6则)
  五 我的屁股引以为耻(9则)
  六 日本是个“恶国”(3则)

内容摘要
  由陈才生著的《我的江湖越来越小》以李敖交友、从师为线,讲述其在奋斗历程中与朋友、老师、同学之间交往中发生的种种令人扼腕、赞叹的故事。 
 通过本书的讲述,在这位文化怪杰身上,你可以看到他对待朋友、同学、老师以及牢犯、妓女、慰安妇时的快行己意,感受到那种久违了的狂飙与仗义,那种温厚暖人的冬阳般的古典情怀……

精彩内容
 三胡适帮忙来赎裤子1961年8月18日,李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师从姚从吾读研究生。
在口试时,文学院院长沈刚伯坐中间,周围的考官们大都是李敖昔日的老师,一见面,都对他笑,而不问问题,他们对这位早已小有名气的学生已无题可问,最后“主考官”沈刚伯说:“做了研究生后,你还要穿长袍吗?”李敖也嬉笑着说:“还要穿!”考场一片笑声。
当时,李敖住在新店,靠近大自然,睡上了木板床(在“四席小屋”时睡的是行军床),考上了研究所,许多曾令他苦恼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有一个问题依然困扰着他:那就是贫困。他做助理时,由于一些规章不尽合理,薪水总是往后拖,李敖要花钱、还钱,不堪其拖,也不向姚老师借钱了,索性直接写信给老师的老师胡适(胡适为“中央研究院”院长,主管此事)。他在10月6日给胡适信中写道:我们做助理的人与研究讲座教授和领甲乙种补助的先生们不同,他们有教授、讲师的本薪,补助的钱对他们是“安定费”,是本薪以外的“补”与“助”,可是我们“助理级”的就不同了,早几天或晚几天发薪对我们所生的影响是不能跟他们比的,每月唯一
的1000元,它是我们的本薪,它迟迟不发,对“专任”两个字是一种讽刺,并且使我个人不好意思再向姚先生借钱,使我三条裤子进了当铺,最后还不得不向您唠叨诉苦,这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谋的不臧我不清楚,说句自私的话,我只不过是不希望“三无主义”在我头顶上发生而已。
胡适收信后,在次日就将限时信寄到李敖的新店山居,他写道:李敖先生:自从收到你7月4日的长信和那一大盒卡片之后,我总想写信请你来南港玩玩,看看我的一些稿件,从吾先生说:“等他考过研究所再找他吧。”后来我见报上你考取了研究所的消息,那时我又忙起来了,至今还没有约你来玩。
过了“双十节”,你来玩玩,好不好?
现在送上1000元的支票一张,是给你“典当”救急的,你千万不要推辞,正如同你送我许多不易得来的书,我从来不推辞一样。
你的信我已经转给科学会的执行秘书徐公起先生
了。他说,他一定设法补救。祝你好。
胡适
1961年10月7日夜这张支票可以在台北馆前街土地银行支取。
收到钱后,李敖非常高兴,也很感动,他认为胡适对他的赏识,完全是基于他的治学成绩,是胡适看出了他的潜力。他并没有向胡适借钱的意思,但胡适
却主动帮助了他,他决定不把这1000元作为赠款,只作为贷款,过一阵子后,再还给他。
三天以后,李敖回信胡适,表示他的感谢。在信中他讲述了自己的一些身世,其中包括他与严侨的关系,和在严侨被捕、死去后,他如何受到胡适自由主义的影响,因而在思想上得到新的境界,等等。信写得很长,有5000多字,也写得很动人。
据说胡适收到信后,深受感动,许多朋友来看他,他都拿出来给大家看。但李敖做梦也没想到,正是由于胡适让别人看了这封信,后来生出许多事端。
2004年的秋天,李敖回到了祖国大陆,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神州文化之旅”。并向北京大学捐献了35万元人民币,要求为胡适塑铜像。他说:“我捐钱要塑的胡适,是新文化时代的胡适,不是跟蒋介石交朋友的胡适。”并且说,“我用当年胡适赠款的一百倍的钱来报答他对我的帮助,也算是这段文坛佳话的外一章了。”_?四?与胡适的笔墨情缘李敖在上高中时,就读到了胡适的《胡适文选》,并且深受其思想影响。他曾写过一封两千字的长信给胡适,讲述其思想的形成与理想。到台大后,1957年3月1日,他在雷震主办的《自由中国》杂志发表了论文《从读〈胡适文存〉说起》,并在““中央日报””发表了关于胡适的文章数篇,引起远在美国的胡适的关注。
1958年4月26日,胡适从美国归来,在台北“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上发表演说,姚从吾携李敖一起去听。演说结束后,姚从吾特别向胡适介绍李敖,胡适
立刻约李敖去聊聊。当天晚上,两人在台大校长钱思亮家相见。胡适热情地对李敖说:“呵!李先生!连我自己都忘记了、丢光了的著作,你居然都能找得到!你简直比我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谈话之中,胡适对李敖治学的褒奖溢于言表。
在这次会面时,李敖就已萌生出一个愿望:要给胡适写一本传记。但他并没有把这一想法当面告诉胡适,而只是提到了批评胡适的几本书,如李季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批判》、叶青(任卓宣)的《胡适批判》、谭天的《胡适与郭沫若》等,而对《胡适与郭沫若》一书,胡适根本就不知道。这次会见,当是李敖写作《胡适评传》的最早萌芽。
应该说,在台大期间,李敖与胡适能有一段笔墨情缘,一方面缘于他的奇才,另一方面离不开他的导
师姚从吾的极力举荐与撮合。在他的《大学后期日记》甲集、乙集中,可以看到姚从吾在李、胡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在李敖第一次见胡适之前,他与殷海光已渐疏远,他的精神领袖也只有胡适一位了。一方面他的狂傲使他并不以胡适思想为最高境界,认为胡适
“没有多少好‘吸收’的”;另一方面,由于胡适的学术成绩和地位,他又绝不放弃与胡适交往的机会。
因此,他对胡适的印象也就时好时坏。
1958年6月8日,是个星期天。李敖赴南港见胡适
,这天他写《札记一则——再访胡适》:十时半抵南港,在参观民族学研究所的展览后,我到礼堂找胡先生,推门进去,室中坐着六七位客人,胡先生立刻走过来。一面伸过手来一面叫“李先生
”,我说:“我拿来点纸,请您替我写些字。”胡先生满口答应,我接着说:“您忙吧,我走了。”刚要
走出来,他叫住我道:“Mr.李,我送你一个小玩意。”我随他进了卧室,他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此文原载《史语所集刊》第20本上册)给我,我说:“好,好。”我走出后,他又道“再见”。此君真是礼貌周到,亲切可人。
这次见胡适后第六天,“胡适先生送来字,午睡醒来(二时前)看到”;第七天,李敖在日记中对胡适有了非议:“‘国’实无人,如胡适之老是卖老货,殷海光也老是那一套,即可受欢迎,但他们又何其狭窄。”“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了呵。唯美主义的李敖,岂胡适、殷海光等无艺术人生者所可及!”“对胡适有些反感,过去吾之态度不正常。”第十天,他又称胡适为独一无二的“popular(大众)式学者”了;第18天,他又要“写封信给胡适”了。到同年11月6日,他写道:“前晚迎胡适以来,油然于努力一途,‘出山要比在山清’之自勉殊殷,对与女人为伍事颇厌。吾终当脱尘缘而上升为胡适等第一等之人耳。”11月23日,他羡慕胡适之“手勤”。
12月20日,他又说“胡适的拔尖心与首席心太重”。
1959年1月2日,他借他人之口,说“胡适已不能领导
李敖了”,又说“胡适等安足以为吾师哉”。1月14日又写道:“深觉鼓舞一时风潮当从马戈采罗曼罗兰等著书之法,胡适等法不行也。”3月1日记:“傍晚复徐高阮一长信攻击胡适以下的老朽们。我对胡适那种‘好话说三遍’的态度愈来愈不满意。”4月3日记蒋廷黻对胡适的评价:“适之先生的个性要比我温和得多,即以他目前在国内发表的若干谈话来说,都非常含蓄婉转,有时使人弄不清楚他到底是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但我的个性却喜欢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从李敖时冷时热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他对胡适态
度的矛盾性。如果把胡适与此时的殷海光相比,李敖不难看到胡适的老惫。殷海光曾多次对学生说,早期
的胡适,无论是新文学运动,还是《独立评论》上的文章,对民主科学的宣扬,甚至《中国哲学史》上卷,都称得上光芒万丈;中期的胡适,包括任驻美大使和北大校长,表现平平;晚期的胡适已沦为一个十足的“乡愿”,连一个知识分子都不够格,爱热闹,爱人捧,一点硬话不敢讲,一点作为也没有。如果给胡适的一生打分的话,早年的胡适可打80分,中年的胡适可得60分,晚年的胡适只有40分。对此,李敖是认同的。但由于中学时代受胡适思想的影响太大了,加上胡适在台湾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李敖眼中,胡适的魅力,依然是任何人也难以比拟的。
P189-19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