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研究 978751617071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研究 978751617071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24.09 5.2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振林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70717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3443094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王振林编著的这本《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研究》的研究路径:从宏观上,系统地梳理与厘清西方哲学漫长而曲折的主体发展理路,从纵向说明认知主体向实践主体、从个体主体向主体际转向的学理上的逻辑必然性;从微观上分析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交往理论的构成、论证方式,思维路向及其理论特点。本书的旨趣在于:揭示各具特色的现代西方交往理论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汇通与共点、批判与改造的思想发展理路与价值取向,从不同的哲学视角,向人们展示交往何以可能的实践发生学及其逻辑结构;阐明与揭示交往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传承、历史演进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位值与作用。

作者简介
王振林,女,1956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知识论学会理事。曾先后到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西方交往理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出版专著有《解析与探索: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际交往》、《人性、人道、人伦——西方伦理道德问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德国交往理论
  第一节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理论
    一  “先验的鲁滨逊”
    二  “先验的鲁滨逊”超越“先验的唯我论”
    三  “先验的鲁滨逊”的南柯一梦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准本体论的共在理论
    一  “胡塞尔正教”的“最新变调曲”
    二  “此在”与共在的本真与本根
    三  共在理论的超越与缺失
  第三节  伽达默尔的语言理解游戏
    一  理解的实践指向
    二  “解释学的原则”:理解的历史性
    三  “解释学的基本维度”:理解就是对话
    四  解释学理解理论的偏颇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一  我思、对话与“生活世界”
    二  理解、反思与意识形态批判
    三  语言、生产与交往行动
第二章  法国交往理论
  第一节  萨特:“他人就是地狱”
    一  存在与虚无
    二  注视与冲突
    三  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梅洛—庞蒂的“他人与人的世界”
    一  “知觉的首要性”
    二  “世界的肉”与可逆性
    三  语言与“交互世界”
第三章  美国交往理论
  第一节  皮尔士的交往的符号学理论
    一  符号学:准备好的画布
    二  人是符号
    三  符号是交往的中介
  第二节  詹姆士的符号现象学
    一  “纯粹经验”:交往的票面价值
    二  彻底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
    三  经验意识本身就是交往的事业
  第三节  杜威的民主交往理论
    一  “理智重建”
    二  民主想象力与社会交往
    三  自然与协作的智慧
  第四节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一  “心灵是交流的产物”
    二  “泛化的他者”
    三  人类社会的理想
后记

内容摘要
 王振林编著的这本《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研究》旨在系统地梳理、分析研究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社会背景条件下的现代西方交往理论。诉诸不同基点上的现代西方交往理论,尽管理论架构、运思路数各异,但它们都是以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为支点,去说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网络结构关系,阐明交往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传承、历史演进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是以消解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突破“方法论的唯我论”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显示出现代西方哲学在从近代哲学的“观念论”向“语言
学”的转换中,已由传统哲学囿于意识的理性主体、
主客问题的研究转向实践主体、主体际问题的研究,以及越来越贴近生活的“实践转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