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乡巨变 978702014100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乡巨变 9787020141005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34.76 6.7折 52 全新

库存1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立波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41005

出版时间195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30199213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周立波著的《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
它由正、续篇组成,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说明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的第二次暴风骤雨。
如同《暴风骤雨》一样,《山乡巨变》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作者简介
周立波(1908—1979),原名绍仪,湖南益阳人。1928年入上海劳动大学,并开始写作。1932年因参加罢工运动而被捕。1934年出狱,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赴华北前线。翻译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和基希的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1939年任《救亡日报》编辑,并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1944年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去东北解放区参加土改运动,后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1955年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其作品思想深刻,笔调轻松幽默,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个人风格。还著有长篇小说《铁水奔流》、短篇小说《湘江一夜》等。 

目录
上卷
  一  入乡
  二  支书
  三  当夜
  四  面胡
  五  争吵
  六  菊咬
  七  淑君
  八  深入
  九  申请
  十  途中
  十一  区上
  十二  离婚
  十三  父子
  十四  一家
  十五  恋土
  十六  决心
  十七  夫妻
  十八  山里
  十九  追牛
  二十  张家
  二十一  镜面
  二十二  砍树
  二十三  辛劳
  二十四  回心
  二十五  捉怪
  二十六  成立
下卷
  二十七  早起
  二十八  社长
  二十九  副手
  三十  分歧
  三十一  老单
  三十二  竞赛
  三十三  女将
  三十四  烂秧
  三十五  大闹
  三十六  纠葛
  三十七  反目
  三十八  牛伤
  三十九  短见
  四十  调查
  四十一  奔丧
  四十二  雨里
  四十三  插田
  四十四  涨水
  四十五  双抢
  四十六  认输
  四十七  露底
  四十八  震惊
  四十九  欢庆

内容摘要
 周立波著的《山乡巨变》可以说是《暴风骤雨》的续篇,虽然一个写的是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一个写的却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它们是中国农村的两次暴风骤雨。
小说集中深入地描写了一个僻静的山乡,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引起的异常深广的变化:相沿几午年的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古旧的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等,在一个短时期中被连根掀翻。作者用细腻的自我批评,带着亲切的乡士气息,刻画了几个革命干部和农民的形象,其中邓秀梅、李月辉、陈在春、盛佑亭等,各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和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彩内容
 二支书邓秀梅赶到清溪乡,天色还不晏,家家的屋顶上已飘起了灰白色的炊烟。冬闲时节,清溪乡的农家只吃两餐饭,夜饭都很早。
这个离城二十来里的丘陵乡,四围净是连绵不断的、黑洞洞的树山和竹山,中间是一片大塅,一坦平阳,田里的泥土发黑,十分肥沃。一条沿岸长满刺蓬和杂树的小涧,弯弯曲曲地从圾里流过。涧上有几座石头砌的坝,分段地把溪水拦住,汇成几个小小的水库。一个水库的边头,有所小小的稻草盖的茅屋子,那是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碾子屋。
虽说是冬天,普山普岭,还是满眼的青翠。一连开一两个月的白洁的茶子花,好像点缀在青松翠竹间的闪烁的细瘦的残雪。林里和山边,到处发散着落花、青草、朽叶和泥土的混合的、潮润的气味。
一进村口,邓秀梅就把脚步放慢了。她从衣兜子里掏出她的那块蓝布手帕子,揩了一揩额上和脸上的细小的汗珠。邓秀梅生长在乡下,从小爱乡村。她一
看见乡里的草垛、炊烟、池塘,或是茶子花,都会感
到亲切和快活。她兴致勃勃地慢慢地走着。一路欣赏四围的景色,听着山里的各种各样的鸟啼,间或,也
有啄木鸟,用它的硬嘴巴敲得空树干子梆梆地发出悠徐的,间隔均匀的声响。
走了一阵,她抬起眼睛,看见前面不远的一眼水井的旁边,有个穿件花棉袄的扎两条辫子的姑娘,挑一担水桶,正在打水。姑娘蹲在井边上,弓下了腰子。两根粗大、油黑的辫子从她背上溜下去,发尖拖到了井里。舀满两桶水,她站起来时,辫子弯弯地搭在她的丰满的鼓起的胸脯上。因为弯了一阵腰,又挑起了满满两桶水,她的脸颊涨得红红的,显得非常的俏丽。邓秀梅停步问道:“借问一声,乡政府是哪个屋场?”姑娘微微吃一惊,站稳身子,回转头来,顺便把挑着的泼泼洒洒、滴滴溜溜的水桶,换了换肩,上下打量邓秀梅一阵,才抬起右手,指着远处山边的一座有着白垛子墙的大屋,说道:“那个屋场就是的。”接着她又问:“同志你是来搞兵役工作的?”邓秀梅走上几步,跟挑水的姑娘并排地走着。从侧面,她看到她的脸颊丰满,长着一些没有扯过脸的少女所特有的茸毛,鼻子端正,耳朵上穿了小孔,回头一笑时,她的微圆的脸,她的一双睫毛长长的墨黑的大眼睛,都妩媚动人。她肤色微黑,神态里带着一
种乡里姑娘的蛮野和稚气。邓秀梅从这姑娘的身上好像重新看见了自己逝去不远的闺女时代的单纯。她一
下子看上了她了,笑着逗她道:“你为什么猜我是搞兵役的呢?怕你爱人去当兵,是不是?”挑水姑娘诧异而又愉快地抬起眼睛,撅着嘴巴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