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实秋散文集(第6卷)(精) 978753874702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实秋散文集(第6卷)(精) 978753874702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34.24 4.3折 79.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时代文艺

ISBN9787538747027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8元

货号3098918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散文在台港及海外文学界影响颇大,近些年在国内也备受欢迎。究其原因,其散文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选取“普遍的,固定的人性”作为表现生活的视角,对古典艺术美的审美追求和典雅、稳健、传统的情韵美是其散文内在的“神”。另外,幽默的美学品格和优美简洁的文笔也是其散文的出色之处。《梁实秋散文集(第6卷)(精)》一书保留梁实秋散文中最精华的部分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号均默,字实秋。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学者、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一生著有两千多万字,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翻译著作《莎士比亚全集》等。

目录
秋室杂文
  平山堂记
  早起
  骆驼
  晒书记
  送礼
  拜年
  门铃
  散步
  紧张与松弛
  谈话的艺术
  谈学者
  谈时间
  谈考试
  谈友谊
  学问与趣味
  说俭
  谈礼
  听戏
  放风筝
  北平的街道
  北平的零食小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跃马中条记
  “但恨不见替人!”
  关于《胡适的汽车》
  记张自忠将军
  美国去来
  升官图
  悼齐如山先生
  生日
  国庆日感言
  新年献词
  割胆记
  了生死
  谈歌星华怡保及其他
  后记
实秋杂文
  利用零碎时间
  养成好习惯
  胖
  “魑魅惊人须早回”
  文艺与道德
  略谈英文文法
  国文与国语
  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
  所谓“普罗文学运动”
  玛克斯·奥瑞利阿斯——一位罗马皇帝同时是一位苦修哲学家
  《誓还小品》读后
  独来独往——读萧继宗《独往集》
  一个《读者文摘》的读者的感想
  读《媛珊食谱》
  《徐志摩全集》编辑经过
  忆老舍
  悼念道藩先生
  忆冰心
  关于张幼仪与云裳公司
  《实秋自选集》序
  补救
  什么使得一个女人令人难忘
  怀恨的代价
  一篇维护自由的宣言
  莎士比亚来到加拿大
梁实秋札记
  自序
  亲切的风格
  纯文学
  莎士比亚与性
  莎翁夫人
  莎士比亚与时代错误
  玛丽·兰姆
  拜伦
  那施
  林肯告别春田
  沉默的庞德
  绥夫特自挽诗
  布劳德斯基的悲剧
  约翰孙的字典
  《造谣学校》
  奥杜邦
  沙发
  猫
  《大街》
  《布道书》
  亚瑟王的故事
  桑福德与墨顿
  《不管怎样》
  《扫烟囱的孩子》
  虹
  《忽必烈汗》
  鹰的对话
  读杜记疑
  《曾孟朴的文学旅程》
  剑外
  《登幽州台歌》
  陶渊明“室无莱妇”
  五斗米
  《词林摘艳》
  《唐云麾将军碑》
  金缕衣
  《传法偈》
  悬记
  竹林七贤
  “寒梅着花未”
  “管仲之器小哉”
  四君子
  《饮中八仙歌》
  “万取干焉,干取百焉”
  生而日讳
  如意
  复词偏义
  《海晏河清图》
  关于苹果
  《饮膳正要》
  闲暇
  《钱神论》
  树犹如此
  酒壶
  《国王不会错》
  孝
  由熊掌说起
  “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相鼠》
雅舍杂文
  《咆哮山庄》的故事——为我的一部旧译补序
  群芳小记
  猫话
  火山!火山!
  清华七十
  酒中八仙——记青岛旧游
  漫谈读书
  黑猫公主
  听戏、看戏、读戏
  莎士比亚的演出
  《现代学人散记》新版序
  谈幽默
  想我的母亲
  回首旧游——纪念徐志摩逝世五十周年
  徐志摩的诗与文
  关于徐志摩的一封信
  记黄际遇先生
  悼念王国华先生
  悼沈宗翰先生
  悼叶公超先生
  叶公超二三事
  忆周老师
  怀念陈慧
  关于老舍
  读书苦?读书乐?

内容摘要
 《梁实秋散文集(第6卷)(精)》是梁实秋杂
文的集合,包括《秋室杂文》《实秋杂文》《梁实秋札记》《雅舍杂文》四集。梁实秋的杂文在分析评判之余,更多了一种充满智慧的调侃,不是冷眼看世界的漠然,也并非愤世嫉俗的狂热,而是饱含深情地静观世间万象。

精彩内容
 居住的地方不该砌起围墙。既然砌了墙,不该留一个出入的门口。既然留了门口,不该按上一个门铃。因为门铃带来许多烦恼。
门铃非奢侈品,前后左右的邻居皆有之,而且巧得很,所装门铃大概都是属于一个类型,发出哑哑的、沙沙的声音。一声铃响,就是心惊,以为有什么人的高轩莅止,需要仔细的倾耳辨别,究竟是人家的铃响,还是自己的铃响。一方面怕开门太迟慢待佳宾,一方面怕一场误会徒劳往返,然而必须等待第二声甚至第三声铃响,才能确实分辨出来,往往因此而惹得来人不耐烦,面有愠色。于是我把门铃拆去,换装了一个声音与众不同的铃。铃一响,就去开门,真正的是如响斯应。
实际上不能如响斯应。寒舍虽非深宅大院,但是没有应门三尺之僮,必须自理门户,由起居之处走到门口也还有一点空间,空间即时间,有时还要脱鞋换鞋,倒屣是不可能的,所以其间要有一点耽搁。新的门铃响声相当洪亮,不但主人不会充耳不闻,客人自己也听得清清楚楚。很少客人愿意在门外多停留几秒钟,总是希望主人用超音速的步伐前来应门。尤其是送信的人,常常是迫不及待,按起门铃如鸣警报,一
声比一声急。有时候沿门求乞的人,也充分的利用这一设备,而且是理直气壮地大模大样的按铃。卖广柑的,修理棕绷竹椅的,打滴滴涕的,推销酱油的,推销牛奶的,传教的洋人及准洋人,都有权利按铃,而且常是在最令人感觉不方便的时候来使劲的按铃。铃声无论怎样悦耳,总是给人以不悦快的预兆时为多。
铃是为人按的,不拘什么人都可以按,主人有应声开门的义务,没有不去开门的权力。开门之后,一
个鸠首鹄面的人手里拿着烂糟糟的一本捐册,缘起写得十分凄惨,有“舍弟江南死,家兄塞北亡”的意味,外加还有什么证明文件之类。遇到这种场面,除了敬谨捐献之外,夫复何言?然而这不是最伤脑筋的事,尤有甚于此者。多半是在午睡方酣之际,一声铃响,令人怵然以惊,赶紧披衣起身施施然出。开门四望,阒无一人,只觉阴风扑面,令人打一个冷战。一条夹着尾巴的野狗斜着眼睛瞟我一下匆匆过去,一个不信鬼的人遇见这样情形也要觉得心头栗栗。这种怪事时常发生,久之我才知道这乃是一些小朋友们的户外游戏之一种,“打了就跑”。你在四向张望的时候,他也许是藏在一个墙角正在窃窃冷笑。
有些人大概是有奇怪的收藏癖,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电铃的盖子,否则为什么门口的电铃上的盖子常常不翼而飞呢?这种盖子是没有什么其他的用场的,不值得窃取,只能像集邮一般的满足一种收藏的癖好。但是这癖好却建筑在别人的烦恼上。没有把你的大门摘走,已是取不伤廉,还怨的是什么?感谢工业的伟大的进步,有一种电铃没有凸出的圆盖了,钉在墙上平糊糊的只露出滑不溜丢的一个小尖头在外面供你按,但不能一把抓。
按照我国固有文明,拉铃和电铃一样有用,而烦恼较少。《江南余载》有这样一条:“陈雍家置大铃,署其旁日:‘无钱雇仆,客至请挽之。’今之拉铃,即其遗风。这样的拉铃简单朴素,既无虞被人采集而去,亦不至被视为户外游戏的用具。而且,既非电化器材,不怕停电。从前我家里的门铃就是这样的,记得是在我的祖父去世的那年,出殡时狮子“松活”的头下系着的几个大铜铃,扎在一起累累然挂在房檐下,作为门铃用。挽拉起来,哗啷哗啷的乱响,声势浩大。自从改装了电铃,就一直烦恼,直到于今。
这一切烦恼皆是城市生活环境使然。如果是野堂
山居,必定门可罗雀,偶然有长者车辙,隔着柴扉即可望见颜色。“门前剥啄定佳客,檐外孱颜皆好山”,那是什么情景?P19-2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