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孩子你真棒--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8个话题(家庭版)/知心姐姐书系 978750079373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告诉孩子你真棒--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8个话题(家庭版)/知心姐姐书系 978750079373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8.53 3.6折 24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勤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00793731

出版时间2009-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4元

货号1607803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关于人的成长的学问是科学。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也要符合科学,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教育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年龄的教育有什么不同?教育是不是就是读书识字?是不是就是讲道理、提要求,甚至打骂训斥?家庭的氛围、大人之间谈话的内容、处事的方式是不是教育?什么样的期望才是符合实际的?实现这些期望需要设置什么条件、经过哪些历程?如此等等问题,细心的读者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启迪。

作者简介
卢勤,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现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以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及独具特色的亲和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
卢勤的著作都是超级畅销书,总发行量超过700万册,荣获国家第六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多种大奖。卢勤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数千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传媒名牌栏目的常邀嘉宾,深受千万家长和孩子的爱戴。

目录
第一章  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交往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第二章  首先改变你自己
  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
    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
    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
    演员变观众——该放手就放手
    施爱变受爱——在乎孩子的爱
    唠叨变忠告——有用的是忠告
    “相同”变“不同”——为孩子喝彩
    对抗变对话——别跟孩子“较劲”
第三章  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
    “把头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尊严
    “我听你说”——心灵成长需要宣泄
    “孩子,你真棒!”——心灵成长需要肯定
    “跌倒了,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磨难
    “你的奇思妙想真不错”——心灵成长需要自由
    “我已经原谅你”——心灵成长需要包容
    “放飞你的梦想!”——心灵成长需要梦想
第四章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
    和谐是美——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
    平安是福——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
    自信是根——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思考是金——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财商是富——给孩子一个发展的世界
    诚信是真——给孩子一个诚信的世界
    父爱是天——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母爱是地——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暴力是祸——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怖的世界
第五章  怎样发掘孩子潜能
  爱孩子的八种办法
    亮点要放大——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鼓励要及时——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
    有人在爱我——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
    榜样胜过言语——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
    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自作必须自受——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
    独立必须自主——用爱的意志磨炼孩子
    爱是不能忘记的——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第六章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
    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第七章  忘不掉的是教育
  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
    培养爱国情感——对世界说:我就是中国!
    树立公民意识——对自己说:这是我的责任!
    享受你的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欣赏你的女儿——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第八章  最宝贵的是亲惰
  寨子同做的七件大事
    亲子诵读,共同进步——和孩子一起学
    为孩子营造和谐的阅读世界——和孩子一起阅读
    找一本好书,大大方方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谈性
    交朋友是需要学习的——和孩子一起交朋友
    做孩子的“知心网友”——和孩子一起上网
    分享的快乐——和孩子一起分享爱
    快乐是可以制造的——和孩子一起制造快乐

内容摘要
 做了三十多年的“知心姐姐”,孩子的“秘密”,家长的困惑、无奈与绝望,成功与快乐,都会向这位充满爱心、可以信任与托付的人倾诉。
卢勤更是尽其所能,救助、抚慰他们,与他们同喜同悲,并将因此得到的切肤感受记述成书。
本书通过8个章节的精彩内容,就是要告诉孩子:你生下来就是最棒的,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就是把你“棒”的地方奉献给这个社会,让世界因为有了你而更加美丽!
本书同时也告诉每一位家长: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所有孩子的潜能最
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父母不必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应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

精彩内容
 “是知心姐姐吗?我女儿报考北京大学,只差几分没被录取,吃安眠药自杀了,现在正在医院抢救……”2003年暑假,那是高校录取通知书下发的日子,一位母亲把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电话里,她泣不成声。
“别哭,慢慢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的心缩紧了。两天前,就有两位因为没考上理想大学的高中生跳楼
自杀身亡。
“孩子成绩很好,一心要报考北大。我和她爸爸也认为没问题。可是录取通知书发下来才知道,只差几分落榜了,被北京另一所大学录取了。
”“这所大学也不错呀!”“我也这么说。可女儿一言不发,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网上和别人聊天。一天傍晚,她对我说,她出去一会儿就回来,可她没有回来呀
……”母亲的声音被哭泣声淹没。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傍晚,她把自己打扮成淑女模样,手拿莲花,坐在公园的长凳上,看着太阳落山。当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她吃下了早准备好的安眠药。幸好被巡逻的人发现,送到医院。”“看来你女儿是有准备的。她自杀的念头是不是很久了?”我试探着
问。
“是的。出事后,我从女儿的书包中发现了许多诊断书,是不同医院开的,症状相同:头疼、失眠,那些安眠药是一点儿一点儿攒的……我怎么这么糊涂,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她爸爸总是说她,女儿烦,不和他讲话……”“先别责备自己,也不要相互埋怨,快去医院看看女儿。只问病情,不问原因,让她好好休息。”我劝她。
几天后,女孩的父母来到我的办公室,哭着告诉我:女儿醒过来,看见我们讲的第一句话是:“你们干吗要救我?早晚我是会死的!”我们的心都要碎了!女儿是我们的全部,可女儿的全部是北大……我一下子明白了问题所在,对他们说:“你们和孩子这两个‘全部’都是错的。你们有自己的事业、生活、责任,怎么只把女儿作为唯一?而女儿的全部就是‘北大’,这是不是太绝对了?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终点,最终还要走向社会。只认一条道,不是逼自己走绝路吗?”我告诉他们,我儿子上大学时,我曾请教过著名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这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
她说,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学习特别好,人称“三脑袋”,物理、数学、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她考我所在的这所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父母非逼她报考,说是让她为祖宗增光;老师也劝她报考,说是为学校增光。她违心地上了我们学校,情绪一直不稳定,妈妈在校园里陪了她很久。妈妈回去后,学校进行了三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名列中下。过去,她一直是当地的“状元”,这样的结果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人学仅3个月,她便跳楼自杀了。她的母亲到学校来“接”她,欲哭无泪,一声接一声地喊:“是我害了我的女儿!是我害了我的孩子!我当初为什么要逼她?!”教授讲这番话时,情绪很激动:“为了进军清华、北大……牺牲了多少孩子?你不是‘知心姐姐’吗,请你转告那些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最好不要上重点大学。”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都要面临同样的考验,从高考状元到成绩平平,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有一年春节,我去看一位大学老师,她告诉我,她教的大四学生中,又有一个男生躲在宾馆里割腕自杀!如果一个孩子把上重点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那么结果可能是悲剧!
当我把这些道理讲给这对夫妇时,他们已是泪流满面。
“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向他们提出了三条建议:1.不要一味地责怪女儿,也不要过分去安慰女儿。而是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她、理解她,耐心听她倾诉。
2.当女儿冷静下来时,和她一起认清生命的价值。妈妈可以和女儿讲一讲怀女儿、生女儿的感受,一起回忆一下女儿小时候的故事,让她重温童年生活的美好。
3.当女儿能清醒地思考问题时告诉她,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生命是“1”,金钱、爱情、大学都是“0”,失去其中一个“0”还会有希望,丢了“1”,一切都没有了。
当这对夫妇离开我的办公室时,京城已笼罩在暮色之中。望着他们的背影,我想起了徐力。
2000年春天,这个刚刚17岁的少年,因为承受不了母亲的重压,失去理智,杀死了母亲。与他面对面地交谈100分钟后,我明白了,正是过高的期望值扭曲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扭曲了一个孩子善良的心,促使他走向了极端!
徐力被判刑12年。我曾四次去少管所看他,每次都给他买些书或衣物,每次都鼓励他重新奋起,好好改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徐力穿着我给他买的红色T恤,考上了成人自考大学。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多次立功受奖,已被减刑一年多。
让我最感震撼的是,2003年5月我再次去看他时,他对我说:“前几天我姨妈来看我,哭着对我说,我妈活着的时候,为了我的学习常在她面前哭诉;可那天我姨妈也在我面前哭诉,为了她自己儿子的学习,还让我劝劝表弟好好学习考大学!今天我才明白,天下的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呀!”徐力哭了,我也哭了。
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