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喜八事(精) 978754554796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欢喜八事(精) 978754554796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29.12 4.3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天地

ISBN9787545547962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729102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汪曾祺37篇文章选入《语文》课本和中高考试卷,被誉为“唯一能和鲁迅共同承包语文课本的扛把子”,阅读汪氏作品是提升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版本相比,本书类型更全面,内容更多元,一本书囊括汪氏作品精华:人间草木——畅销过百万的草木散文。
人间滋味——眼睛也能吃的美食散文。
慢煮生活——把寻常日子过得有滋味的生活散文。
俗世奇人——沈从文、金岳霖、梅兰芳……尽现一个时代的优雅和风度。
汪曾祺,读这一本就够了。在消费降维时代,让阅读体验升级。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一事  人间草木
  夏天
  花园
  人间草木
  葡萄月令
  草木春秋
  蜡梅花
  冬天
  岁朝清供
二事  四方食事
  五味
  葵·薤
  萝卜
  韭菜花
  豆汁儿
  贴秋膘
  手把肉
  家常酒菜
  四方食事
  故乡的食物
  昆明菜
  果蔬秋浓
  宋朝人的吃喝
三事  鸟兽虫鱼
  夏天的昆虫
  昆虫备忘录
  草木虫鱼鸟兽
  猫
  录音压鸟
四事  闲情偶寄
  泡茶馆
  寻常茶话
  名优逸事
  读廉价书
  谈幽默
  读诗抬杠
  颜色的世界
五事  无事静坐
  多年父子成兄弟
  “无事此静坐”
  自得其乐
  随遇而安
  和尚
  闹市闲民
六事  三两知己
  跑警报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老舍先生
  闻一多先生上课

内容摘要
 《欢喜八事》是被誉为“当代八大散文家”之一
的汪曾祺作品小全集。从汪氏作品200万字中精选25万字,囊括其经典美食、草木、亲情、谈艺散文和获奖小说,一本书读遍汪曾祺作品精华。
本书从人生态度和生活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豆瓣、知乎等青年平台的高分推荐作品,将汪曾祺作品
细分为草木、美食、交友、书画、旅游、亲情、写作和静坐等八大篇章,针对当下焦虑不安的社会情绪,从生活的细节中表现出智慧、从容的生活之道——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人生,有闲情才有欢喜。

精彩内容
 夏天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尖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
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玉,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白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我觉得红“倌人”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髻边花更为刺激。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
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
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奇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蛤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蛤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作“叫蛐子”。叫蛐子有两种。一
种叫“侉叫蛐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咶咶咶咶”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蛐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